周琴
小学生的特点是爱动,无拘束,无纪律观念且热衷于参加各项活动,尤其是游戏。同时,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都不愿因自己的行为失误或行动迟缓而破坏全队的成绩或名次,更不愿因自己违反规则而令全队受处罚或取消资格。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组织更多的富有生活性、趣味性的游戏,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游戏的选择,好的游戏可以令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没有组织好的游戏,会让整个课堂乱作一团。
一、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意义
曾经有位学者说:“文化是游戏的方式产生的,文化一开始就是游戏做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游戏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的趣味性、竞争性对青少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游戏中不同的故事情节反映了当代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引人入胜。游戏竞争性强,可以激发人体潜能,间接有效地提高游戏者学习、生活、劳动的技能,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体育游戏还能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这对树立现代人生观和对青少年进行吃苦耐劳教育有很大意义。如游戏“大鱼网”,一部分学生扮演围网捕捞的渔民,另一部分扮演活蹦乱跳的鱼儿。学生在游戏设计的精巧情节中,体会了捕鱼的过程,了解了渔民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了渔民辛勤劳作的生活。
2.培养训练学生的素质,提高思想品质
体育游戏一般是以获得成功和胜利为目的的,有的学生与同伴竞争而获得成功,也有的与自身竞争获得成功。在游戏时,学生的各种品德行为、作风、优缺点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加彻底,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十分有利的机会。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寓德育于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例如:在竞赛性的体育游戏中,学生往往会求胜心切,忘乎所以,将课堂纪律抛在脑后,急于表现自己或者将通过牺牲同学的利益来获得自己的成功。此时,教师不仅要制止,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因势利导,指导他们以集体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互帮互助,胜不骄、败不馁。要让学生通过游戏,感受到获得集体荣誉的幸福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意识。
同时,体育游戏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游戏包含一定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受到了教育。例如游戏“长征”,由5个立定跳远(翻过高山)、4个前滚翻(走过草地)、钻过3个栏架(躲过敌人的火力区)、20米绕竿蛇形跑(穿过树林)等组成,用战争背景音乐创设游戏情境。在进行“长征”游戏前,笔者先向学生讲解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历史意义,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要求他们发扬革命传统。在练习中,要求学生勇敢果断、团结合作,充分体验“长征”,从而锻炼了身体,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二、选择体育游戏的原则
无论什么游戏,都必须具备学生、场地、器材、规则等条件。如何在使用游戏的同时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去选择体育游戏,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组织游戏教学应注意以下原则:
1.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辅助部分
体育游戏始终是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辅助部分,是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身心尽快进入良好的运动状态,并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如果把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比作大楼的地基和框架的话,那么体育游戏就是这幢大楼的装饰。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游戏是体育课中的選修内容,可有可无;也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随便使用体育游戏,而置教学内容于不顾;要根据具体的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如:在快速跑教学中,采用“20米的迎面接力”游戏;在篮球“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采用“迎面行进间传球接力”的体育游戏。
2.体育游戏选择和创编要注重趣味性
体育游戏的生命力就是趣味性,一旦失去了趣味性,体育游戏也就失去了对师生的吸引力。小学生的年龄在7~13岁之间,正是不知疲倦的年龄,多动、不喜欢约束、缺乏纪律性。如果上体育课时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书本教授是没有多大的作用的。因此游戏的选择和创编要出乎学生的意料,只有使体育游戏带有趣味性、新奇性,才能诱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才会跃跃欲试。一些普遍性的游戏已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能否在原有的游戏基础上稍加改编呢?比如改变游戏规则或者评价方式。如篮球运球教学时,可以用运球追赶比赛,让一个球性较好的学生在前面运球,其他同学运球追赶,追赶上的小组得分。这样既符合了学生好动的特点,又满足了他们的集体好胜心,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3.体育游戏要结合实际,便于教学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选择和创编体育游戏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环境等情况来区别对待。同样的游戏,有的可能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小学生,但对于高年龄段的就未必适合了。比如在小学里面做游戏“老鹰捉小鸡”,低年级学生有很高的热情,但是高年级学生就不喜欢玩,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这是“弱智的游戏”。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抓住适用性原则来选择和创编游戏。
另外,还应建立“有赛有练,先练后赛”的教学常规。有些游戏很受学生欢迎,但学生在练习时,不是犯规就是失误,甚至出现伤害事故。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有赛有练,先练后赛”的游戏教学常规。以“迎面接力”为例,游戏时不练习就比赛,学生虽然高兴,但由于规则生疏,技术不熟悉及身体上毫无准备,比赛时犯规掉棒再所难免。如果光练习不比赛,虽然无大的差错,但学生会感到没有兴趣。只有做好技术和身体等方面的准备后再进行比赛,才能顺利进行。
总之,游戏教学是小学重点教材之一,它深受学生喜爱,又有很好的锻炼效果。我们要不断地深入研究教材、教法,发挥游戏的作用,把游戏教学教好、教活,充分发挥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实践证明:恰当地运用体育游戏这种“特殊的练习方法”,对于完成教学训练任务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齐慧侠.试析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01).
[2]陈冬.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
[3]詹光斗.试论体育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四川体育科学,1982,(01).
[4]王丽琴.中小学生的游戏性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2).
[5]陈钟梁.浅谈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