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蕙质
中山路1号,不仅是一个老街的起点,更凝缩了青岛的历史,承载了青岛这个城市的记忆。
青岛的历史虽只有120多年,但这个城市却一次次地被打上异国的烙印。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山路1号竞毫不遗漏地一次次被来自异国的风吹过。
第一阵异国风来自德国。德占青岛始于1897年11月,几个月后,德国人开始修筑的第一条路就是今天的中山路。对于这个签订了99年租借合同的城市,到1904年的时候,德国人开始考虑修建俱乐部的事,而俱乐部的地址就选在位于今天中山路1号的地方。
毋庸讳言,中山路1号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建筑。作为德国文化的传播者,其设计者库尔特·罗克格和其他的德国建筑师一样,要以自己的努力将德国文化强势楔入青岛。正是这种努力,使得今天的青岛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中德交流的主力。的确,青岛就是一个被德国文化晕染过的城市,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我们都不得不承认青岛所具有的这种德国气息。
这个设计于1910年的建筑,其最初的名字是青岛俱乐部。自从1911年建成后,这里就成了德国人的乐园。以至于今天的人们,一想起当年上层社交的场景,就会先想到这里,所以讲述青岛开埠初期历史的电视剧《青岛往事》会选择在这里开机。
但中山路l号中并不乏中国建筑元素。其进门后,要顺斜对角方向绕进宽敞的长厅,再由长厅尽头走上楼梯,这一设计与中国建筑传统中的“照壁”如出一辙。与其说,这是德国人对中西建筑进行融合的一种尝试,不如说这是德国人意欲对青岛进行长治久安打算的一种无意识的表露。
第一次日占时期,青岛又被打上了一层日本烙印。当中山路周边的很多地方纷纷摇身一变,成了宪兵分队、军司令部和囚禁所时。中山路一号也迎来了来自日本的第二阵异国风。这个在当年的街区图上名为“法官部”的地方,由“青岛俱乐部”变成了日本守备军军事法庭,而且一变就是八年。这种功能上的“亦庄亦谐”,恐怕早已背离了当年设计和建设这个建筑时的初哀,但同样的变换在之后却仿佛“昔日重现”般再次被表现了一次,这不能不说是历史老人同中山路一号开的一个大玩笑。
1922年底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中山路一号再度恢复了俱乐部的身份,但称呼不再是青岛俱乐部,而是国际俱乐部。一词之差,好像在告诉世人,青岛已经不再是一个被异族统治的城市,所以与其强调这个俱乐部是青岛的,不如强调它的国际性。因为,青岛这个已经由中国人自己管理的城市,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它应该拥有一个国际俱乐部。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上流人士汇聚的国际俱乐部为青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形形色色的政客、名流纷至沓来,使这里俨然成为青岛这个国际化城市的缩影。
只是,好景不长,青岛再次沦陷于日本人手中。太平洋战争期间,国际俱乐部易址到迎宾馆,中山路1号再次被赋予了军事使命,被日军征用为海军司令部。两度成为俱乐部,又两度被赋予军事使命,青岛的历史,就这样在中山路1号得到了“同期声”般的展现。
抗战胜利后,青岛虽没像德占、日占那样再出现一个美占时期,但大批美军驻扎青岛却是不争的事实。抗战初期,这里成为美海军陆战队第六师司令谢勃尔的住宅,并被美国红十字会俱乐部借用。谢勃尔曾主持了中国战区青岛地区的日军投降仪式,当时在青岛可谓是头号人物。为了讨好谢勃尔司令,美国红十字会俱乐部索性改名为谢勃尔俱乐部。
1946年7月,这里再次被还原成国际俱乐部,回到中国人手中。没想到,几年后,异国风又一次吹过。这一次,它的名头换成了中苏友好协会。在上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协会、中山路3号的中苏友好馆和成为中苏友好阁的栈桥回澜阁,遥相呼应,倒也不失为一景。
根据档案显示,随着中苏交恶,1964年4月这里变身成为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似乎忘记了曾经从这里吹过的那些异国风。文革期间,这里曾被强行抢占并被当做“裴多菲俱乐部”。
本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开始呼吁改造中山路1号,主张恢复它曾经的俱乐部功能。2009年,市科协搬离中山路一号。一年多后,这里被打造成集休闲、餐饮、商务于一体的餐饮会所,100多年前国际俱乐部的功能终于得以重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