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
尽管近年来物价翻番,由于老妈精于计算,处变不惊,一家老小的生活被她打理得有条不紊、有滋有味。这是因为她有一套独特而快乐的理财经。
有取有舍,每月供资保重点
老妈曾开玩笑道,现在都市里生活,除了空气和睡眠免费,早晨一起床就有人开始收钱。开灯、看电视就耗电费,出门买早点买菜更不用提,像宽带费、话费、有线电视费、水费、物业管理费、小车油钱、维护费等不胜枚举,不确定的因素不少。费用虽千头万绪,但几样是要确保的:一是要留出充足资金看病,每月固定抽出一千元做医疗专项资金,日积月累是笔不小的数字。如果没人生病,那就是“节约”的。虽然医保实现了“全覆盖”,但真正看病时往往入不敷出。家里无论谁不舒服,老妈总是强令其去医院,否则小病拖成了大病,花钱成了无底洞。二是孙子的教育费用,譬如请家教、上培优班,以后上大学的开支,老妈开了两个存折,活期用来支付日常教育费用,定期留作以后用。这两样舍得,家情就稳。
前几年,我们凭一时的兴趣买了辆小车。油价不断上涨,还有维修费和保险费等。去年我和老婆都换了单位,离家更近,地铁也通了。鉴于这种情况,老妈果断地把这个耗钱的家伙卖了,每月一下子为家里省了一两千元。我虽失落,老妈劝我,过日子不是给别人看,遇上急事打的一样有面子,更合算。想想也是,养个车还要交车位费,还有堵车的烦恼。
有进有出,良性循环促和谐
跟老人一起搭伙吃饭,老妈在这方面充分显示出“老财会人”的职业特点,毫不留情面,不允许我们三口“啃老”,账算在明处,每月两个大人雷打不动交2000元,儿子酌情交500元,而且还随物价变化而有所调整。他们也一样,各拿1000元充作公共开支,随退休金上调按比例填进。这是老妈的最大进项。老妈的财务彻底公开,全透明。逢月底,每月的开支细项都在她原始账目上查得到,结余或是赤字都看得一清二楚。在保证不拖欠任何账单的前提下,保证一家老小吃饱穿暖。在每月的理财小结里,老妈还对不必要的浪费提出批评,限期整改。否则,下月上交罚款。这样一来,各种公共开支有了分摊,保证了每个人经济上的自由度,没吃大锅饭,有效地抑制了浪费。我家既像一个大单位,而每个人又像一个个小部门。
如果出大于进,就会出现赤字。老妈在这方面有一套备用方案,鼓励个人创收,提存比例比较合理,像我业余写稿,每月有千把块钱的收入,只象征性地交百分之二十。老婆有时帮人代课,大头自留。另外,老妈还把退休金上调的“余钱”、门面收益、存款利息等公之于众,这些对应对物价上涨、不可预期的开销是有益的补充,促进了家庭财务的和谐循环。
总之,老妈的理财观是有主有次,讲究月月有盈余,这样生活得更从容,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指数。这样做账理财我们觉得很麻烦,可老妈却乐此不疲,比起以前单位的财务管理要简单得多,得心应手。老妈常对我们说,精明的主妇把家管理得顺风顺水、活色生香,对她这个“老财会”来说是事业的延续,极有成就感和愉悦感。
编辑/王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