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强
参加市级骨干教师(语文学科)培训时,语文教研员向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教自己的孩子学语文,你怎么教?”一石击起千层浪,大家讨论地很热烈,结论却惊人的统一,那就是:多背诵经典古诗、古文,广泛阅读国内外名家的著作。这个结论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要素,这就是:积累。
首先,背诵是积累的一条主要渠道。
积累语言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维材料、情感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人的终生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它們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益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基于此,加强背诵是一种积累的好方法。语文知识主要靠记忆,没有记忆,语文教育只能在狭隘的路上越走越远。其实语文学习从婴儿一出生就开始了,婴儿在积累了大量的字音之后,从牙牙学语到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期间都是孩子语言积累的一个重要过程。“狼孩”在幼年语言积累的缺失,造成人类语言表达的障碍,就是这方面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孩子进入学龄阶段后,由无意识的背诵转向有意识地背诵。除了课本所提供的课文以外,经典古诗、古文地背诵是非常必要的。我国拥有灿烂的文化,上下五千年文学积淀在经典著作中,这些典范语言表情达意洗炼,浓缩着几千年中国人的智慧和语言精华。汉语表达的简洁与精炼为世界赞叹,语言学家季羡林的一项研究表明,“英语要1分钟讲述的,汉语只要5秒”。经典典著作中许多成语典故至今仍活跃在现代语言中,离开了经典著作的背诵,势必会导致汉语表达贫乏,失去汉语博大精深的美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语言的继承与发扬也要求我们要重视经典作品的背诵。“五四”以来,人们崇尚西方教育,在向西方学习之时,对传统语言著作学习有一度曾全盘否定,这可能是人们对经典作品学习轻视的源头。随着人们认识水平地提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意识到背诵经典著作对于民族语言的重大意义。《新课程标准》中,在四个学段总共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并在附录中开列了古诗文篇目120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是针对普遍学生的情况而言的,其实还需要增大背诵的数量,才能进一步提高语言素养。像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等人的诗作,以及《世说新语》中短小的文言文、成语故事之类短小的文言文,是比较适合初中的认识水平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背多学习。同时必须立足于课堂文言文和古诗教学,夯实常用文言词语的意思,教会学生一些赏析的技巧,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以课内学习带动课外学习,完成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除了《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优秀诗文的背诵外,还要积累各种语言材料,“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要求学生养成背诵的习惯,把搜集到的语言材料分类整理,并且印刻到脑中去,为写作积聚语言材料。
其次,阅读是积累的必经之路。
谈到读书心得,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孔子也曾“韦编三绝”,可见,读书不仅要求“质”,同时也要“量”,广泛地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条“不教之教”的途径。《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并明确规定学生“每学年阅读三部名著”,也就是说7—9年级要阅读的名著总量将不少于6—9部。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阅读教学,教师以课本所选的优秀篇目为范例,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教师要立足于课堂,同时要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各家的著作,在阅读中开阔眼界,丰富情感体验,并在作品中寻找情感的共鸣。让学生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需要。我想这也许是语文教育应该达到的一种境界,这才是语文教育的使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