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世界里的那一抹红

2013-04-29 10:57:22梁娟崔乃丹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电影音乐小提琴

梁娟 崔乃丹

摘 要 音乐在电影中属于一个重要的元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首好的电影音乐,是诠释电影的纽带,巧妙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情愫及内容。《辛德勒名单》,在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最佳原著音乐大奖的获得者,伴着小提琴演奏的平静中,给人以心灵的震颤和内心深处的哀伤。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哀伤 小提琴

《辛德勒名单》,这部拍摄于1993年的片子,在世界电影史上抹上了浓重的一笔。在1994年的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大典中,它以沉重的黑白色调获取7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剪辑、最佳摄影、最佳原著音乐。影片运用黑白影像构造了一个鲜活的主人翁形象,并通过其心理变化描述了一个沉郁的故事。在影片黑白画面的变换和焦距的转换之中,主人公的高大形象被刻画的淋漓尽致,战争的残酷、法西斯的邪恶与荒谬也被描绘的酣畅淋漓。而作为影片的又一大点睛之笔——影片的主题曲也为整部影片画龙点睛。

《辛》片主题曲是由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所作,曲中揉合了大量犹太民族音乐的旋律。演奏家帕尔曼先生的小提琴演奏为全片营造了一种平静却无可奈何的基调,哀而不鸣、压抑却无法言语,与斯皮尔伯格导演的黑白描述浑然天成,切合了整部影片风格,达到了很好的共振效果。在这部影片里总共出现了罕见的几次彩色画面,而它们均以红色作为基调。帕尔曼高超演奏犹如影片中那一抹红,使影片的画面更为延伸饱满,给整部影片以更深的层次感和高度感,给人以心灵的震颤和内心深处的哀伤。

这是一部黑白为主色调的影片,而这样的色调也注定了故事本身的沉重与压抑,强烈的黑白色调对比使得整个故事都让观众在绝望、恐怖、挣扎、无助和无奈中起伏。故事是残酷的,无奈的是那个时候即便善良的人也无法改变整个德国现状。

影片中那抹红第一次出现在影片开始,在教堂的钟声之中,牧师在诵读教义,画面投放到桌上的一枚蜡烛,微弱的烛光在微微闪动,那是一株暗红色的光彩,几近飘忽之后奄然熄灭在落日的余晖之中,只余下袅袅的白烟。我不知道斯皮尔伯格大师是在影射着什么,只是这一刻,心中总会有着别样的思绪。灰色的影片就在这暗红的烛光熄灭的背景中开始。

此时开篇的小提琴演奏犹如细细的溪水,娓娓而来,没有一丝波澜,细腻婉转,凄凉得沁入人的心扉,而不管是从影片画面还是音乐自身,我们在思绪上彷佛也没有很大的起伏。导演斯皮尔伯格从影片开始到结尾都没有极度愤怒或是谴责的影片表现,彷佛是故意为之,影片始终是在一种平缓的方式中进行故事的叙述,音乐温和没有特意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在小提琴的演奏下,我们深深地沉浸在这种灰色的色调中,跟随着犹太人民的境遇转变。

帕尔曼先生的演奏出现在影片的几个关键承接处。

在影片中,那个身着红色连衣裙的小姑娘是整部电影中的另一抹红。她的出现让我们压抑无奈的思绪有了一份寄托。

从德国女孩大声骂出“滚蛋,犹太人”,从纳粹士兵在街头滥杀无辜,再到纳粹军官用枪逼迫犹太人劳动并枪杀动作缓慢的犹太人,从犹太人们麻木的表情对生的绝望,从辛德勒小车上厚厚的一层犹太人的骨灰,这部缓缓叙述的影片没有给我们任何强迫的讯息来表述残酷、绝望,却让所有人无时无刻不绝望、无奈。小姑娘的出现,或者说是,整部影片中那抹红的出现,让我的血液都沸腾了。在经历长时间的灰色记忆后,我们期待着那抹红能幸存。一直到影片结尾,我们都在等候那抹红的出现,期待着她出现在最后幸存的人群中露出胜利的微笑。遗憾的是,在结尾处,那抹红的出现确实以悲剧收场,她躺着一辆满是犹太人尸体的车上,镜头仍然没有过多渲染,唤起的却是无尽的悲伤。

小女孩的出现和消失在这段演奏的重复中完成,黑白影像通过小提琴独有阴郁低沉的音色让人心中感慨万千却又无法言表,在空旷曲调之中,表达出一种幽怨、柔婉的情感。面对法西斯纳粹的血腥屠杀,音乐始终以一种近似低鸣的手法进行着诉说,小提琴的忧郁婉转的音色让整个画面都倍感痛楚。

人们常说,微笑着流泪,而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却是——心头压着千斤重石舞蹈。思绪始终逃脱不了那份黑白色,每一位观者或是听者都无法在这样平缓的曲调中安静,心头激愤万分却无法动弹,思绪压抑无比却无法释放。

在影片的结尾出现一处唯一的彩色画面。那是一片贫瘠的土地上,蓝色的天空下,辛德勒所解救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子孙后代手挽着手并排走在那片土地上,在娇艳的阳光下慢步前行着。他们神情凝重地来到辛德勒的墓前。此时,合唱结束,音乐开始回到先前舒缓的曲调之中。拜祭辛德勒先生的人群绵延到了远处,人们尽量放缓着脚步,他们都拿着一块小石头,轻轻地放到他的墓碑上,表达着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场面极为庄严肃穆。此刻,小提琴的深情演绎婉转、哀伤,令所有人动容。旋律在那片宽阔的地域之上久久回荡直上天际。

影片本身是沉重的阴郁的,曲调也一如影片地深沉,只是更多了些幽怨、柔婉,为黑白影片加入了缕缕明亮,更烘托陪衬出战争的残酷,让电影本身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影片是黑白的,所以,窗子是白的,钢琴是黑的;天空是白的,大地是黑的;皮肤是白的,外套是黑的;雪花是白的,鲜血是黑的。”

小提琴琴身是黑的,琴弦是白的。黑白的搭配让故事舒展开来。黑白的旋律让死亡本身造成的恐惧因此被淡化,而纳粹的残酷暴行并未因此褪色,反而更加深刻。令人深思的不仅仅是对残酷战争的控诉,更应该是对历史的一种沉思、对人类的思考,影片配乐使这段历史在黑白的色彩世界里被推向了极致。

《辛德勒名单》的导演、主题曲作曲、演奏是三个不同的犹太人,从一个犹太人的角度而言,这部影片应该满是对法西斯的控诉,然后,三者表现出的是更一种从人类与战争角度的温纯的省思和缅怀。经典终究是经典,无论时空如何阻隔,这部影片和它的主题曲永远如同世界电影里的那一抹红,独自散发着属于它的魅力!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电影音乐小提琴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轻音乐(2022年1期)2022-02-11 09:07:02
Hey Diddle, Diddle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小提琴演奏之心理“意识”初探
心声歌刊(2021年6期)2021-02-16 01:12:42
电影音乐主体性对电影情节的刻画与塑造
艺术研究(2016年2期)2017-02-15 18:49:54
青春外衣下的生命思考
浅谈陈凯歌电影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5:07:30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青春岁月(2016年20期)2016-12-21 08:47:33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戏剧之家(2016年21期)2016-11-23 18:45:56
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年电影音乐文化内涵研究
出版广角(2016年3期)2016-04-21 22: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