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
很多癌症患者和家属谈癌色变,除了担心肿瘤能否控制外,最担心的就是癌症带来的疼痛。据统计,新诊断的肿瘤患者中,约1/4的人会经历疼痛;而在中晚期肿瘤患者中,大约2/3的患者合并有疼痛。
浙江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钭春凤遗憾地说,尽管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在全球推广“癌症疼痛的三阶梯规范治疗”,提出到2000年使癌症患者基本不痛的目标,但到今天都还没实现。
在医院里,钭春凤主任接诊癌症患者的时候都要主动问患者痛不痛,很多患者告诉她痛得生不如死。为什么会这样?钭医生说,主要原因是因为癌痛的规范化治疗在中国还没有普及,不仅患者不知道,很多医生也不甚了解。她表示,癌痛是可以缓解的。
疼痛可能是癌症的初期症状
对付癌痛,首先从认识癌痛开始。引起癌痛的原因很多,有些是肿瘤本身引起的,有些则不是。
肿瘤患者也会患其他疾病,比如风湿性疾病、带状疱疹。肿瘤患者免疫力低,患带状疱疹的很多,也会引起疼痛。肿瘤的治疗也会带来一些类疼痛,比如手术之后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疼痛,这种疼痛一般不严重。另外,一些治疗如化疗、放疗也可能引起疼痛。比如鼻咽癌、食管癌,放疗是主要手段,可能引起黏膜损伤、口腔溃疡、食道溃疡,吃不下东西,患者感觉很痛。
肿瘤本身也会引起疼痛,有时候这种疼痛可能是癌症的初期症状,要引起重视。以最常见的肺癌为例,在早期,肿瘤会被肺组织包围,那里没有神经,所以不会痛;但当肿瘤侵犯到胸膜、肋骨、椎体,就可以引起疼痛。有些人比较麻痹大意,一开始总把腰痛都当成骨质疏松、腰肌劳损治疗,殊不知是肺癌已经转移到了腰椎。
所以,慢性疼痛可能是一些癌症的初发症状,不能当常规慢性病来对待,要到医院做正规的检查。
有多痛,患者说了算
为了选择合适的止痛治疗,治疗癌痛之前,要先对各种因素进行评估。其中一条就是疼痛的性质和程度。
医学上对疼痛的定义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绪体验。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身体损伤;二是感觉。
感觉是非常主观的,仪器测不出来。无法定量,那么谁说了算?医生,还是家属?都不是,患者说了算。有时候即使症状很轻,疼痛感也很强烈,一定要相信患者的感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描述和检查,评估疼痛等级和性质,再根据疼痛程度合理给药。
一般医生会问,痛起来是什么样,刀割样痛、烧灼痛、绞痛,还是刺痛,或者是放电一样的痛?
为什么要问得那么详细?这是因为有些疼痛跟疾病的病理机制有关。比如放电样疼痛可能是神经受压迫或刺激引起的,处理方法就不一样。
这样用药止痛药成瘾率小
很多肿瘤患者来见医生问的第一句话都是:医生,我的病能不能治?如果不能治愈,能不能让我少点痛苦?到时是否要用杜冷丁?
其实,有比杜冷丁更好的止痛药,止痛药只要使用得当,90%以上的癌痛是可以得到缓解的。但是很多患者很抵触止痛药,担心会成瘾,会缩短寿命或者影响治疗。这些担心是源于不了解。有机构做过一个调查,长期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的两万名患者中,成瘾的只有4个,成瘾率非常小。
用药的基本原则是按阶梯给药、口服首选、按时给药、注意个体化。
按阶梯给药:按照WHO的阶梯给药原则,对于轻度疼痛,给非阿片类药药物,扶他林就属于这类药物,在药店就能买到;对于中重度疼痛,给强阿片类药物,这类药物是目前已经发现的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毒副作用相对小,成瘾发生率也很低。
口服首选:口服给药方便,不用到医院去打针,效果跟静脉注射一样好。而且,口服给药采用的是缓控释制剂,不会突然在身体里形成高浓度,不容易成瘾,也不容易产生耐药。
按时给药:这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疼痛若长期没有控制,容易造成痛觉的敏化,影响止痛药物的疗效,也影响患者的体质,最终影响患者的寿命。正确的做法是按时给药,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药间隔,比如12小时一次,不管痛不痛,12小时到了都要吃药。这么做的目的是维持血药浓度,防止下一次疼痛的发生。
(摘自《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