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语言互补性与经验识解

2013-04-29 23:15赵清丽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互补性视角

赵清丽

摘要:视角是识解的一个方面,是认知主体在经验识解中所采取的观察描述角度;认知主体的个性差异以及语境的不同会使同样的经验从不同的认识视角被识解。这种视角差异折射在语言中会呈现出互补的表达形式。语言的互补性特征是识解复杂人类经验的需要。

关键词:视角 互补性 经验识解

一、引言

语言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Halliday & Matthiessen指出,语言是意义的资源,是经验的理论。但是人类经验是如此的复杂,每个人识解经验的视角又各不相同,语言对其表达不可能总是一对一的相似关系,也就是说一种经验不可能只有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实际上,无论表达什么经验,语言通常会提供给语言使用者多种表达方式。在英语中,“疼痛”这一经验现象可以由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I have a headache(我头疼); My head aches(我的头疼); My head is aching(我觉得头疼);在上面三个句子中“疼痛”分别被识解为事物、过程和状态,是互补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言语者在描述“疼痛”这一经验现象时的不同视角。

总之,人的认知视角、语法的互补性与经验识解三者紧密相关。那么,视角、语言的互补性和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在经验识解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本文将对其详细阐述并结合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二、基本概念解读

(一)经验识解

人类如何识解日常生活的经验,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分别作出了不同的理论阐述。

识解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术语,指人类用不同方式来理解、表达同一现实情景的能力,也称作心理意象。词汇和语法这些语言成分在表达概念“内容”的同时也对其进行特定的识解,识解在句子意义的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描述同一情景的不同语言表达会产生不同的意象,从而会产出截然不同的语义。如下面两个经典的例句所示:

a. The glass is half-full [杯子一半满着];

b. The glass is half-empty[杯子一半空着]。

由于在情景识解时依据不同的背景,a、b两句表达不同的意思。在a句中,half-full以杯子空着的部分为基准来判断差多少容体杯子才能满;而在b句中,half-empty恰恰表示相反的意思,即以杯子满着的部分为基准来判断空着部分的容积。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提出了不同于认知科学的经验识解观,把经验看作是语言构建的意义。Halliday把词汇语法资源看作是一个整体,把它们分工协作完成的表达人类经验的巨大任务称之为“识解”,识解就是“符号建构和经验的意义转换”。

Halliday & Mattiessen认为语言是人类把经验识解为意义的巨大动力库,因而是一个多维的语义空间,具有高度的弹性。这个语义空间存在各式各样的互补性,有多种可选的甚至是矛盾的经验构建方式,有不确定性、歧义和整合,因而语法作为经验的总体理论,没有任何一维的经验表征方式,各种语言形式并存且相互妥协。总之,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都强调了语言在经验识解中的重要作用。

(二)视角

不同的语言研究者对视角概念进行了不同的界定和阐释。

Langacker指出,视角是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指的是对一个场景的观察方式,包括图形/背景组合, 优势点, 和主体间性几个方面。

Sandig提到,在话语分析中,视角概念指的是人们在谈论事物时所暗指观察这些事物角度的方式。话语中对任何事物的表述都会同时暗含对其表述的角度。Sandig还指出了描述语篇视角的几条重要原则:视角渗透在话语之中;视角化概念以视角化的人和视角中的物为前提,视角即话语中两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视角指的是说话人自己的视角了;话语中,说话人的谈话源于某个视角或者有关某个视角;视角不是静态的或者预定的,它是选择的结果。

Brian认为句子的展开依赖于视角的积极建构,视角指的是言语者或者听者积极参与一个句子的方式。因此,视角通常是句子的起点,言语者与听者对句子的起点一致认同,并从该视角建构句子。不同的起点会产生不同的视角:

a.好多箭都没有击中靶心。

b.靶心没有被很多箭击中。

第一句的视角和起点是“好多箭”。基于该视角,这句话描述的意象是许多箭散落于靶下。第二句的视角和起点是“靶心”。 基于该视角,该句暗示的意象是少数几只箭在靶上。由此可以看出,这两句话在正值方面并不相同,而这与认同过程相关。

Renkema把视角比喻为摄影角度,提到话语研究中有三种视角,即思想意识视角、叙事者视角和言语者视角。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对视角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意视角是一个心理方面的概念,视角的不同基本上是由我们认识能力的本质决定的,影响人们对经验表达时的词汇语法选择。

(三)视角与语境

视角的不同在于语境的不同,语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Halliday所说的语境概念包括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两个层面。Sperber 和Wilson提出了“语境假设”, 语境即个人的认知语境,也就是个体做出的清楚明晰的一系列假设;是其物理语境与认知能力的相互作用。Van Dijk从社会认知的角度阐释了他的语境理论:“语境是话语参与者对交际情景的主观阐释,可以被定义为语境模型。”

总之,语境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多方面因素。作者认为除了包括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还包括认知语境和思想意识等;即语境既包括个体间差异,又包括个体自身在不同语境下的认知差异。经验识解的不同视角可以从以上几个角度进行解释,也就是说语境决定视角,语境的复杂性决定了视角的多样性。这是因为,我们人类是积极主动的世界观察者,而语境的差异导致了在经验识解过程中的不同视角:不同的人对同一经验的识解有差异;由于视角不同,同一个人对同一经验的识解也会有区别。

(四)语言的互补性

Halliday讨论了语言的互补性。互补性指的是语法在识解复杂经验中所提供的互补模式,这是复杂的人类经验域对自然语言的语法提出的极端要求。语言的互补性体现在结构、词汇和语境三方面。

结构上的不同选择是语言提供的一种互补方式,下面以施事语法中体现的互补性为例进行说明。外部世界过程如何发生可以有两种语法理论来解释:过程的及物性理论和作格理论。

过程的及物性理论是“动作者,+/- 目标”——即“施事者”的理论,施事的对象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这是一个线性的模式。

作格理论认为过程的发生依赖于中介,这是一个循环型的模式。中介是过程实现的实体,而Causer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及物性和作格性是对同一现象的两种观点,两者都反映了物质过程的本质以及参与者与过程的关系;同时,及物性和作格性也是两种不同的现象——一些过程以作格的模式出现,其他的以及物性模式出现。及物性和作格性是言语者在用语言表达时所采用的互补性结构。

此外,语言的互补性还体现在词汇选择和语境选择方面。词汇选择指的是在描述同一事实时,言语者可以从丰富多样的词汇中选择。语境选择指的是在谈论事物时,说话人要决定其选择的语言表达可以明确阐明什么信息以及什么信息需依赖于语境。

三、视角、语言互补性及经验识解之间的关系

语言的互补性特征是识解复杂人类经验的需要。具体来说,视角与互补性之间是一种双向辩证关系:视角的不同表现为语法词汇方面的互补性;反过来,不同的语法词汇反映了认知主体在经验识解时的不同视角。而经验识解是视角与互补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得以体现的基础。

一方面,我们在经验识解中的不同视角会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即语法表现出互补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把经验识解为过程;而在科学建构中,经验通常会被识解为事物,语言系统则要借助于隐喻的力量,也就是语法的互补表达方式。例如下面的两组表达方式。

a. [ The 36 class only appeared on this train] when loadings were reduced, or the engine failed.

b. [ The 36 class only appeared on this train] in times of reduced loading, or engine failure.

在句子a中,作者把“引擎失灵”这个经验识解为一个过程,从该视角出发,相应的语言采用小句when loading were reduced, or the engine failed来表达。句子b是一种语法隐喻,把“引擎失灵”这个经验识解为一个事物,从该视角出发,相应的语言采用名词化reduce loading或者engine failure来表达。

另一方面,自然语言赋予我们表达某一特定视角的力量,语言的表达方式影响我们对经验识解的视角,也就是说在意义的识解中词汇语法是非任意的,一种语法形式只能表达一种意义,一种视角,语法的互补性体现了不同的视角,是表达人类经验的需要。比较下面的句子。

a. 酒吧里有位男士。门开了,一位妇女带着孩子进来了。

b. 酒吧里有位男士。门开了,一位妇女带着孩子走进去了。

c. 酒吧里有位男士。门开了,他抬头看了看,一位妇女进来了,后面跟着个孩子。

d. 一位妇女给那个孩子打开了门。他走进去看到酒吧里坐着一位男士。

以上四句话描述的都是酒吧里有位男士,一位妇女和孩子进去了,但每句话的视角不同。在a句中,叙述者位于酒吧内,所以看到一位妇女和小孩进来了。在b句中,叙述者显然不可能在酒吧内,否则他不可能说“走进去了”。叙事者也许正在酒吧外的某个位置,透过窗户能够看清里面的那位男士,同时也能看到有人走进去。在c句中,故事是从酒吧里那位男士的视角叙述的,门开了,他抬头看了看,瞧见一位妇女进来了,后面跟着个孩子。在d句中,故事是从走进酒吧那个孩子的视角叙述的,所以他走进去看到酒吧里坐着一位男士。

四、结语

综上所述,视角、语言的互补特征以及经验识解三者相互依赖,关系密切。在识解复杂的人类经验过程中,由于语境的差异,认知主体会对同一经验持有不同的观察描述角度,即不同的视角。这种视角差异折射在语言中会呈现出互补的表达形式。总之,语言表达既是认知主体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建构,又同时是认知主体的心理建构,所以有关语言的研究应该从多个学科角度展开进行。

猜你喜欢
互补性视角
视角、对话与真情
《呼啸山庄》的叙事技巧分析
真实世界的寓言
郭沫若与惠特曼诗歌比较研究述评
论电影中角色参与的心理快感
浅析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对象的选择
中国园林欣赏的两种模式及其互补性——对陈从周园林欣赏理论的环境美学反思
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管理及其“情境”培育
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