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锋等
到达响沙湾之初,我就在思考两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多游客选择沙漠之旅?为什么这么多摄影人要拍摄沙漠?这次摄影周的主题是“现实与超现实”,一个貌似复杂的命题。在我看来,沙漠旅游本身就是超现实的,那些出现在大漠里的人和事以及各种元素的混搭就变得那么的耐人寻味。在人类的刻板印象里,沙漠代表着荒芜。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人联想到死亡,但是在响沙湾,我却处处看到了生命的张力。在我眼中,人类对沙漠旅游的开发是以娱乐精神面对大自然的一种倔强。源源不断的游客选择沙漠旅游是对大自然的一种本能的探索和挑战。而我要拍摄的就是这种超现实的影像奇遇。从这个层面上说,我把响沙湾拍得越现实就越超现实。
—李锋
响沙湾—沙漠里的魔幻世界,她充满着魔力。走进响沙湾,就如同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她让我着迷,刺激我的腺体,令我投入其中,追逐光影,捕捉瞬间。透过镜头,我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进入这魔幻的世界。
响沙湾在我脑中是片段的,梦境的,似音符、似梦呓、似信号、似电波在不断闪现,她是影像的叠合与重构。为了表现我的响沙湾—魔幻的响沙湾,我运用相机多重曝光的功能,将响沙湾的影像叠合,产生时空的交合,通过变焦将距离推远拉近。物体、建筑、人物,大小比例视觉更迭,矛盾、错位、荒诞的意象,魔幻般地展示了人类神秘的精神世界。当今社会超速发展,时空因科技变换,精神更加疲倦,响沙湾俨然一个魔幻的乐园……
—吴旗
响沙湾埋藏着无尽的探索和追求。现实的摄影追求纪实,超现实的摄影更注重艺术上的探索。我的作品还只是在向各位老师学习中迈出的一小步。在巨大的压力下,努力突破自己,是这一次我走进响沙湾的动力。即景也就是看到什么拍什么,被什么吸引拍什么。现在看我的作品还较散,缺乏统一的主题,风格上也不够一致。但走出一步即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次摄影周把众多摄影家逼上梁山,也恰恰是这一逼,使很多人走出了自己崭新的一步。我会努力的,我感谢主办单位。
—冯凯文
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游客的话,我可以拍很多很多的照片,关于风光、留影、纪念等等。显然,这不够分量的东西不足以成为作品。面对沙漠,我不能用荒芜来形容,因为“沙漠”一词本身就带有强力的比喻能力,它自身就是缺少生机的自然。唯有天上的云,它一直在变,像动物一样的浮云成为沙漠这一冰冷词汇的反义词,它在荒漠的上空成了一种超乎荒漠本身的景象,是现实中的超现实。
—黄晓亮
冲浪大船驰骋在金色的沙海—悦沙岛、仙沙岛。沙涛上留下了疑似在陌生星球上的车辙,抑或是童话般的幻境……
响沙湾的魅力,在于她为摄影的观看提供了一个具有无限可能的现实空间。
形象的记录,寓于意蕴,充满想象,一双双生命意念的翅膀,在一声声快门响起的那一刻,被自由地放飞了。
—于德水
我的照片中大部分都是表演者和活动参与者。摄影周的活动规模越来越大,一年比一年办得好,前来参与的人们都越来越开心,也都从活动中受益匪浅。这一点很清楚地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尤其是孩子们,他们的幸福和喜悦溢于言表。响沙湾被称作沙漠中的迪士尼,我深表赞同。我在这里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超现实”—在这里,又不在这里。此次摄影周的工作人员,包括景区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方式都非常令人称道。我希望每年都能来,在故地重游中捕捉再投资带来的乐趣。
—埃里·里德(Eli Reed)
照片本身就表达出了我的思想。我喜欢用照片说话。如果别人看了我的照片,还不知道我想表达的主题和思想,那我的照片就不是好照片。
在我看来,超现实就是疯狂的,混乱的,无逻辑的。
—伊恩·贝瑞(Ian Berry)
我不想对我的作品做过多描述,我想把这个权利留给大家。在我的作品中我情愿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有歧义的角色。这样,不同的观者对我的作品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次摄影周有20~50位摄影师在同样的场景中拍摄。我只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有别于他人,能够带给观者不同的感受。在我看来,生活本身就是超现实的。
—米沙·厄韦特(Misha Erwi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