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群的媒介时空偏向特征研究

2013-04-29 19:57鲍立泉
编辑之友 2013年9期

摘要 哈罗德·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论”和保罗·利文森的“技术补救理论”为传播媒介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技术思维模式,解读了媒介形态的演化机制。媒介形态演化遵循空间性能突破,导致媒介时空失衡、时间性能补救失衡的发展路径。以此理论为基础,媒介可按照不同时代的传播时空性能进行划分,当下的各种新媒体可看做拥有类似时空性能的一个媒介群体,新媒介群实现了对传统电子媒介空间偏向性能的时间平衡补救,从技术上为人类传播系统的时间空间性能平衡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文章提出按照英尼斯和利文森的理论,在狭义相对论的视野下,未来传播媒介难以形成对空间性能的再次突破,这也就意味着当前的媒介系统的技术时空平衡是带有终结性的,这种时间和空间性能的平衡状态将是未来传播媒介的演化基础。

关键词 新媒介群 媒介偏向 时空平衡 补救

鲍立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新媒介发展与媒介融合。

本研究是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项目《中国传统媒体门户网站应用需求与开发策略研究》的中期成果(2011WC022)。

关于媒介形态演进的研究一直为学界和业界所关注,随着各类新媒体的大量涌现,此类研究更加成为关注焦点。然而,数字信息采编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发展很快,导致新媒介种类繁多,大量针对个案的研究,难以准确把握媒介系统的发展脉络,难以形成对媒介演变历史与趋势的准确认识。如从技术视角,利用媒介时空偏向性能对媒介发展历程进行归纳,将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形成的各种新媒介看做一个组群,将会更有利于对媒介演变历史和趋势的准确解读。

一、媒介偏向论思维下的媒介系统演进

1. 媒介偏向论与技术补救论

哈罗德·英尼斯的媒介偏向论和保罗·利文森的技术补救论是多伦多传播学派的典型观点。媒介偏向论认为,任何媒介都具有时间或空间上的倾向性,偏向时间的媒介易于长期保存,但难以远距离运输;偏向空间的媒介易于远距离运输,却难以长久保存。偏向时间的媒介实现了对时间(历史)跨度的控制,而偏向空间的媒介则实现对空间(地域)跨度的控制。[1]在英尼斯看来,媒介的时间或空间偏向性能主要来自于媒介技术(或称为媒介的载具),媒介技术的演进引发了媒介系统偏向的发展和跨越。

技术补救理论是对媒介偏向论的延伸,利文森认为,媒介的时间或空间偏向性能不完全由媒介的既有特征决定,人类往往会将社会规则强加于媒介之上,而使媒介表现出不同的偏向结果。[2]利文森将这种现象解读为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技术对媒介的补救。数字媒体的空间传播能力强大,可在极短时间内传播到全球,但数字媒体的既有时间性能极差,外界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碰撞等微小因素都可能导致数字媒体信息丢失,不过人类设计了多种技术方案来对数字媒体中的信息进行保护,防止其丢失。这种利用其他技术改善媒介固有时空偏向性能的行为,就是利文森所提出的技术补救论,在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中,类似补救案例很多,此处不再赘述。

2. 以时空偏向性能划分的媒介群及其演进逻辑

媒介群是用媒介时空偏向性能进行媒介类型划分的一种思维方式。媒介时空性能的不断进步是媒介发展的技术线索,这条线索并非是连续变化的,存在明显的技术时代特征。在英尼斯的研究结论中,媒介多表现出时间或者空间的偏向,即要么偏向时间而空间性能较弱,要么偏向空间而时间性能较弱,根据这一结论,媒介的时间空间偏向性能可用函数XY=C来解读(如图1),其中X代表是该媒介的空间偏向性能,Y代表媒介的时间偏向性能,C可被理解为不同时代的技术特征常数。从原始传播时代到数字技术传播时代,媒介发展实际上可看做在扩展常数C的值,即技术越进步C值越大。

由于媒介的时间偏向性能往往会因借助其他手段的帮助而产生变化,即上图中Y值往往表现出非固有特性,如图书馆能够让印刷媒体保存时间更久远。而空间偏向性能X值可以通过不同时期媒介技术的传播速度来进行示意性度量,因此笔者将用X值的变化来观察媒介的时空特性函数变化,将利文森的技术补救理论上升到媒介时代补救的层面。正如英尼斯谈到的,媒介的时空偏向特征是在“平衡——打破平衡——补救平衡”的循环路径上发展的。最为原始的口语传播系统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性能都处于较低水平,然而两者却相对平衡;书写媒介则在空间偏向性能上实现了突破,打破了原有的相对平衡;在存储技术的补救下,印刷媒介在保持书写媒介空间偏向性能的同时,实现了时间偏向性能的提升,使媒介系统恢复了时空偏向的相对平衡;传统电子媒介在空间偏向性能上实现了突破,使媒介空间偏向性能凌驾于时间偏向性能之上,媒介时空偏向的相对平衡再次被打破。这种空间偏向性能突破,时间偏向性能补救的发展逻辑可以用图2来描述。

按照图2对媒介时空特性发展历程的分析,媒介的空间特性值X有两次突破,也就分成了三个代表性阶段,对应三个阶段,X值分别取决于人的行走能力、交通工具的运输能力以及电磁波的传播能力;Y值则依次代表人的记忆能力、机械承载介质的留存能力以及电磁波的记载保存能力。媒介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交互进步,可把媒介的时空性能参数C界定为三个值:口语媒介时代,传播技术的时空性能为C1;书写印刷媒介时代,传播技术时空性能为C2;电子媒介时代传播技术的时空性能为C3。从上面对X、Y值的物理特性分析,可以知道X、Y值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提升,而C值取决于X与Y的乘积,因此从数学概念上可以判断C1

二、新媒介群及其时空偏向特性分析

1. 新媒介群概念

所谓新媒介群是以数字传播技术为支撑形成的多种新媒介构成的集合,这些新媒介有着相同的技术基础,带有群体特征。新媒介群是媒介融合过程中的现阶段表现形式,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新媒介群相对于机械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支撑下的传统媒介群在媒介时空性能参数上应具备进步性,即新媒介群应该表现出高于C3的媒介时空性能参数C4。新媒介的传播时空参数C4是以数字化电子传播技术为基础的。数字传播技术和传统电子传播技术在空间性能上具有相同特性,由于其单位时间传播距离远远大于任意地表距离,所以新媒介群的空间性能将延续传统电子媒介的特性。C值是空间性能和时间性能的乘积,因此新媒介群的C4值进步性关键就看新媒介在时间性能上的突破,或者说新媒介群对传统电子媒介时空偏向的补救能力。

2. 新媒介群的时间偏向性能分析

新媒介群的媒介时空偏向必然会映射到新媒介群的具体实例中,以WEB网络为例,WEB是由大量的网络节点和通信系统构成,节点包括各类提供服务的设备和使用服务的终端设备,通信系统则是将节点连接起来的数据传播网络。以往在讨论媒介时空偏向性能的时候,往往把支撑媒介的主要技术单元的时空偏向性能与媒介本身的时空偏向理论等同看待,放在WEB网络中,就是将WEB的时空偏向性能与计算机的时空偏向性能等同看待。在时间偏向性能的分析上英尼斯作出了相应说明:计算机存储的影响可能并不像传播那样深远,类似纸张的衰减比岩石更快,从自然属性的角度看,各类计算机存储器衰减得比纸张更迅速。而在实践中,计算机存储设备是可进行长久信息存储的,这与其自然属性相矛盾,对此同样需要用技术补救论来进行说明。各类网络存储设备长久数据保存的基础都是人为保护的结果,这类数字设备对其工作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温度、湿度、震动、电磁环境等外部因素可“轻而易举”地毁伤这些设备中存储的信息。所以,如果单纯考察组成WEB的计算机节点,其时间偏向性能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差的,就此对WEB网络的时间偏向性能进行定论是不科学的。除计算机节点,WEB还有数字传播网络,数字传播网络将节点互联起来后形成的媒介时间偏向性能不能简单地与节点的时间偏向性能等同化。基于互联的云存储与分布式服务是对WEB网络时间偏向性能影响最大的两种技术。云存储技术将用户所需的信息资料存放到拥有更强维护能力的专业数据存储仓库,用户通过互联网络可随时调用这些数据。分布式服务则是将单一节点的存储、传播等功能交由不同地区的多个节点共同承担,节点与节点之间相互备份,相互支持,保证信息的存储与传输处于最为稳定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网络用户来说,基于云存储和分布式服务的信息调用是“透明”的,即调用信息的用户无需知道他所调用的信息存放在何处或哪个节点上。上述两项技术为WEB网络实现了一个互助互补的信息存储和传输方式,即便在其中某些节点上的信息因为自然或人为因素丢失,用户也可从WEB中其他备份节点处获得相应补救,这种补救理论上说是没有时间界限的,技术越发展,信息的存储越安全,可存储的时间越长。基于云服务的腾讯QQ应用是上述分析的一个实例,以往腾讯QQ是作为应用软件安装在客户端计算机或移动终端(以下统称客户机)上的,用户使用QQ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会在客户端留下交流记录(聊天记录),一旦客户更换客户机,或因某些原因将QQ应用程序卸载或删除了,其交流记录将随之丢失且难以恢复。基于云服务的QQ应用完全解决了上述问题,用户在客户机上无需安装QQ应用程序,只需打开相关页面就可以使用QQ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且客户之间的交流信息将被保存在云服务器上,无论是否更换客户机或者卸载、删除QQ应用程序,客户都可便捷地找回相关的交流记录。在新媒介群中,类似的传播应用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3. 新媒介群的空间偏向性能分析

上文已经说明,空间偏向性能往往以媒介中信息的传播速度来度量。由于新媒介群中的信息传播也基于电磁技术,其信息传播速度相对于传统电子媒介并无提升,均可近似为光速。按照这个速度,信息在地球表面两个最远的节点之间直线传播的时间仅为1/15秒,而这个时间对于人的感官系统而已是微小的,甚至是近乎感觉不到的,于是才有了“地球村”的概念。单纯从技术观点看,新媒介群和传统电子媒介在空间偏向性能上是等同的,但在具体实践中,新媒介群的空间偏向性能却能够凌驾于传统电子媒介之上,这是因为新媒介群与生俱来的全球化特征。将媒介技术置于社会系统中,非技术因素(如行政干预等)对新媒介群的传播控制弱于传统电子媒介,考虑到这个因素,本文认为新媒介群相对于传统电子媒介在空间偏向性能上同样具有进步性。

三、新媒介群对媒介系统时空偏向的调整

回到图2中的那个问号,新媒介群对媒介时空偏向性能做了何种调整?上述分析可看出,在有限延伸了媒介空间偏向性能的同时,新媒介群大幅度提升了媒介的时间偏向性能,这也符合图2对媒介历史发展中时空偏向转换的归纳:媒介系统从口语媒介的时空偏向平衡开始,书写媒介在空间偏向性能的突破打破了既有时空偏向平衡,印刷媒介在时间偏向上对时空偏向失衡进行补救推动媒介系统往时空偏向平衡移动,传统电子媒介在空间偏向性能上大幅提升,再次打破本趋向平衡的媒介时空偏向性能,而新媒介群在时间偏向性能的大幅提升则再次将媒介系统拉向时空偏向性能的平衡。这种平衡移动的规律类似化学中的勒沙特列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由法国化学勒沙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以抗衡该改变。摘自百度百科)所描述的系统状态变化——“承受外加限制条件的系统具有反抗外加限制条件改变的能力”。[4]按照媒介时空偏向性能演变的过程,如果将媒介时空特性看做一个平衡系统,媒介的空间偏向性能是这个系统动态平衡的自变量,而媒介的时间偏向性能则是因变量,媒介时空偏向平衡系统中作为自变量的空间偏向性能突破将导致因变量时间偏向性能的跟进调整,以保持媒介系统的动态平衡。

新媒介群对媒介系统时空偏向系统的动态平衡影响带有历史总结性,这种观点是基于物理学中狭义相对论光速不可超越的思想。虽然新媒介群在空间偏向性能上也有进步,然而这种技术是非技术性的,即新媒介群在纯技术属性上的空间偏向性能与传统电子媒介是等同的,理由是媒介的空间偏向性能量化评价指标是信息的传输速度,而新媒介群和传统电子媒介在信息传输速度上都近似为光速,两者在数值上近似相等。进一步延伸这种思考,按照人类物理学认知和技术发展的逻辑,未来传播媒介的时空偏向动态平衡将处于相当长时间的稳定状态,直到人类突破光速,才可能再次激发这个动态平衡系统进一步变化。由此,笔者认为,新媒介群实现了对人类媒介系统时空偏向性能的相对终极平衡调整,是媒介系统发展的历史性总结。

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关于新媒介群对以往媒介的总结也可从其他维度来解读:如 “一种媒介是另一种媒介的内容”,[5]新媒介群把以往所有的媒介变为自己的内容,“媒介是人体的延伸“,[6]新媒介群延伸了人类的中枢神经系统,将媒介对人体的延伸发挥到极致。

笔者对新媒介群对媒介系统发展的影响的解读,是总结而不是终结,这是因为,媒介的时空偏向性能只是媒介发展的一个思考维度,以此作为唯一的评判媒介发展的标准,显然掉入了狭义技术决定论(唯技术决定论)的逻辑。无论是技术因素还是非技术因素,都是在不相信终结中前行的。新媒介群对以往媒介的总结并非说明人类社会的媒介系统将终止于当前的水平,媒介系统在时空偏向上的暂停,并不影响其在其他维度上的发展。“构建新媒体技术发展框架的方法之一就是从技术的基本功能角度,即生产、传输、展示和储存等环节来阐述”,[7]这四项基本功能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介技术体系中进行分裂组合从而不断提升,例如数字化智能采集编辑系统,是媒介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基于融合的多网接入系统是媒介传输技术的发展方向;虚拟现实技术(VR)是媒介展示技术继续发展的方向;分布式云存储技术是媒介存储技术的发展方向。此处所谓“总结”是强调媒介系统将会基于新媒介群发展,而非终结于新媒介群。

结 语

媒介时空偏向理论和技术补救理论,为认识媒介演进的技术本质提供了理论视角,在这种视角下审视当前喧嚣的新媒介发展态势,可更透彻地看清媒介的演进逻辑,避免在某种新媒体出现初期,对其进行放大炒作,提出诸如第五、第六媒体的牵强观点。

新媒介群对于既往媒体的时空偏向的平衡调整,对以往媒介时空交替发展的螺旋进行了总结,也给人类媒介系统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媒介技术的未来之路将以数字化网络为基础,在与社会其他因素互动下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 [美] 保罗·利文森. 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 熊澄宇,等,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9.

[2] 哈罗德·英尼斯. 传播的偏向[M]. 何道宽,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7.

[3] [5] 邱淑群.网络新媒体对“媒介即讯息”的诠释——以web2.0时代的“三剑客”为例[EB/OL]. 人民网. [2009-11-22].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6031105.html.

[4] olker B. E. Thomsen,LeChatelier s Principle in the Sciences,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Vol. 77 No. 2 February 2000:175 http://jchemed.chem.wisc.edu/Journal/Issues/2000/Feb/abs173.html.

[6] 姚伯儒.“解读《理解媒介——人体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初探”[EB/OL]. 中国高等学校教师网. [2013-05-13].http://www.ccf.edu.cn/xueshuzaixian/show.php?itemid=707

[7] 约翰. 帕夫利克. 新媒介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2版)[M]. 周勇,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