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惯

2013-04-29 16:45阿申
TA生活家 2013年9期
关键词:世界名著汉译旅店

阿申

几年前的冬天,为杀青我的第一本专著,可谓吃尽了苦头。吃饭没时间慢嚼细咽,只得准备一些快餐吃食,随时抓来充饥而不至于停笔。春节长假更是难得的用功良机,数日足不出户,废寝忘食,晨昏颠倒。终于有一天备用的吃食吃光了,只得下楼去超市里买。排队付款时,感觉人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与我保持着距离。我自知连日埋头书堆,未事梳理,形象不佳在所难免,但总不至于遭人怪异吧!后来才知道问题出在“书”上。我将一本资料书随身携带,排队时拿出来翻阅。那是扎内克教授的书,黑色大部头,书名《欧洲中世纪艺术史》。想想看,大年初几的日子里,一个蓬头垢面的人抱着一本“欧洲中世纪”的书出现在时尚豪华的大超市里,是怎样的一种情景!

其实如果在欧洲,这样的情形并不怪异。超市里,付款排队的时候拿着一本书看,是一道很常见的“风景”。人们如果有短暂的空闲,往往便是阅读。他们习惯在口袋或包里装一两本书——尤其是小部头的“口袋书”,随时拿出来翻阅。在车站、商场、广场、公园、旅店等地,经常会看到捧书阅读的人。老年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举着放大镜读书,行色匆匆的驴友们手里往往会握着一本书(不是地图),旅店每间客房都备有一套《圣经》,甚至脱得赤条条晒着背脊的妙龄女郎也会低头潜心阅读……无论时间长短,哪怕只有几分钟,他们也会争分夺秒地拿起书本。读书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就像吃饭一样,不可或缺。

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文人”,是以讲究读书而闻名的。诸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类的说教,俯拾皆是。我有一个诗人朋友,早年生活困顿,蜗居一室,最大的愿望便是要有一间书房。后来终于如了愿,我便写文庆贺他“有一间真正属于自己的书房,哪怕只是茅顶柴门,也好教灵魂有一个依附的墙壁”。 只是,在房价节节高攀的今天,置办一间书房未免代价过高,因此很多家庭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书房的。但是书房可以没有,书却不能缺失。不能想象,一个没有书的家庭会是怎样的一种氛围!在我看来,书房不必多大,装修无需金碧辉煌;书也不要很多,大可不必装帧豪华——据说那些成箱成函的“系列图书”看似霸气,其实根本就不是供给读书人的。究竟什么样的书才算作“书”?似乎读书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观点,大凡报纸杂志之类的出版物,皆不能算作“书”。甚至有思潮认为,书柜里若没有几本《汉译世界名著》之类,是不能称作“知识分子”的。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名著》系列已出了四百余种,有些书历来便是“學者”的“必读”。我的书架上只有近百种,如此说来,我离“知识分子”的距离还差一大截,更遑论“读书人”!

如果连读杂志看报纸都不算作“读书”,那么“网上阅读”恐怕更上不了正席。且不说网络的驳杂、虚幻与不可靠性,读书贵在“系统读书”,那些随心所欲的浏览、点击、登录等,“浅阅读”都谈不上,就不在本文中讨论了。

每天抽空读一点正经的书,哪怕读不懂或是摆姿势做样子,也能够给你带来正能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相信古人的话,一定错不了!

猜你喜欢
世界名著汉译旅店
新西旅店
《李尔王》汉译的序跋研究
沙窟旅店
阅读世界名著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启发
这个暑假,我们一起享受阅读
50部世界名著中的经典句子,你知道多少?
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与思考
华山旅店盗窃案
谈谈柯尔克孜语中“bay”、“-bay”和“bek”、“-bek”的汉译
旅店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