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高考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基础等级中的最高一等(第一等)。感情真挚,即感情真诚恳切。“真”即真诚,真切;“挚”即诚恳,恳挚。正所谓言为心声,文章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感情真挚是指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社会、人生、生活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自然的感情,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无病呻吟。作文想拿高分,关键是写出真情实感。
近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的比例相当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但主要原因是教师对作文的指导进入误区,那就是过于强调形式,淡化内容。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写古代的多,写现实的少;写虚情假意的多;抒真情实感的少;在注重文采、追求形式的东西上狠下工夫,缺少对社会的深入思考和关注。
另外,从学生角度来说,许多学生写作的目的不够明确,为应试而写作的思想比较严重。学生在本质上缺乏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写作缺乏源头活水。现在有不少高中实行封闭管理,学生在教室的时间达十二三个小时,整天埋在题海之中,很少与社会接触,也很少有思考的时间,导致学生的写作缺少源头之水。学生缺少生活体验,缺少思考,又怎么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托尔斯泰说过:优秀的作家都是蘸着自己的血肉写出来的,真诚的文章是从作者的心里流出来的,而不是硬挤出来的。只有真正动了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东西。
那么,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在长期作文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做法:
首先要转变观念,走出作文指导的误区,创造有利于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环境。让学生明白写作不仅仅是应试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中学作文是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它的基本要求是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以我手写我口,只要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如实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这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从事各项工作所必需的一种基本技能。只有将感情融入生活,才能产生深切的感受,才能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才能看到真善美,即“功夫在诗外”。有了材料,又有了真切感受,作文就不再是闭门造车,也不会枯燥无味。
其次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知生活、感受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是培植创新精神的土壤。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浪花”最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从生活的“小”处、“细”处入手。要从平凡普通的事中发现生活真谛,产生与众不同的情感共鸣,就必须时时关注小事。虽然小事细碎,不引人注目,可是在有心人眼里,就会以小见大。
善于认知生活中的人和事,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真情事理无处不在,点点滴滴汇聚成溪,若不注意及时捕捉就会稍纵即逝。因此老师可有意培养学生认知的习惯,让学生把当天发现的、觉得特别的事写下来,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论是喜事还是愁事,只要印象深刻就把它写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做到真实地表达思想感情,大胆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
写作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述,而人的思想感情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就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直接参与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各种人和事,善于从平常的人和事中发现不平常的情与理,用细腻的心寻觅真善美的所在,挖掘生活中的智慧和哲理。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人生,善于联想和想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轰轰烈烈、惊险奇特的大事,也有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事,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引起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如果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一种现象都不轻易放过,都多加思考、想象和联想,都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哲理来,品出点情味来,那么就不愁写不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获取写作材料有两条途径:一是从自己的生活中获取,二是从自己的阅读材料中获取。由于学生生活经历尚浅,即便是从家长朋友那得来的有效信息也微乎其微,在写作中涉及的材料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于课本和他们阅读的书本。这样看来学生的写作内容踏不踏实,写作动机纯不纯净,写作思想深不深刻与阅读内容有莫大的关系。很多学生写作之所以没有分量,原因就在于对作品、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这都是因为学生没有正确选择阅读材料,缺乏对一些经典著作的阅读,这样在写作的时候就不能深刻地审题,看透题目的深意。因此,教师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的时候务必要从认识文章的深度入手,让学生从理解文章、理解经典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探究作品的社会价值,分析作者的思想,在其中寻找到读经典的乐趣所在,避免阅读指向的空白。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使学生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就要让学生关注生活找源头,认知生活打基础,感受生活悟哲理,引导学生在写作时有真意地粉饰,不做作、不卖弄,会用平实、简洁、流畅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写出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