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婆的日用家当》看民权运动中黑人对自身文化认识的缺陷

2013-04-29 12:42:02杨家宇
考试周刊 2013年97期

杨家宇

摘 要: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小说精品。小说讲述了一个黑人家庭母女三人间因两床被子引起的冲突。主人公迪伊形象鲜明,代表着上世纪60年代积极投身于民权运动的黑人。黑人民权运动内容广泛,影响深远,其中一项则是提倡非洲文化的复兴。民权运动虽引起空前反响,但这一群体对自身文化遗产的认识仍不够全面深刻。本文从对迪伊的形象的解读,分析民权运动中黑人对自身文化认识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 民权运动 非洲文化 认识缺陷

艾丽斯·沃克,普利策奖得主、小说家、诗人和社会运动人士。她热爱黑人文化,并为捍卫黑人妇女的合法权利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迪伊是积极参与民权运动的新时代黑人女性,但读者从她身上看到的多为她的自负、冷漠和其对本民族文化遗产的肤浅认识,并非是民权运动倡导者一贯给人的良好印象。

一、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

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一部分,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直至上世纪70年代基本结束,是美国黑人为争取与白人同等地位而发起的群众性斗争运动。非洲黑人最初被引进美国,主要是在南方农场当农奴,弥补当地劳动力短缺。理论上,林肯总统在1863年的解放宣言中,已经让他们获得了自由。但美国黑人境遇依然悲惨。1954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判定教育委员会种族隔离的学校违法,1955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黑人以全面罢乘来反对公交车上的黑白隔离措施,1963年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广场聚集二十五万群众以反对种族隔离,美国民权运动马丁·路德·金发表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将整个运动推向高潮。民权运动的领袖,如A.菲利普·伦道夫、马尔科姆和斯托克利卡迈克尔都表示反对美国种族隔离的社会现状,并呼吁种族平等。“黑即是美”是由非裔美国人于上世纪60年代发起的一场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后来扩展到大部分黑人世界里,最突出的当属史蒂夫·比科在南非创立的黑人觉醒运动。这项运动也鼓舞了一部分黑人,他们不再拉直头发或试图漂白肤色以减少自身的黑人特征。迪伊回到家中呈现在母亲和妹妹麦琪眼前的种种改变正是这一社会风气的具体体现。

二、迪伊形象分析

小说通过母亲的视角,为读者呈现了外貌性格截然不同的两姐妹。大女儿迪伊聪明自信、伶牙俐齿、美艳照人,远离家乡接受高等教育;小女儿麦琪卑微怯懦、相貌平庸、曾被大火烧伤,对姐姐又羡慕又敬畏。

对于迪伊的穿着,作者这样描写:“A dress down to the ground, in this hot weather.Earrings gold,too,and hanging down to her shoulders.Bracelets dangling and making noises when she moves her arm up to shake the folds of the dress out of her armpits.”至于迪伊的发型,“像绵羊身上的毛一样竖立着,乌黑的头发两边各扎了一个长辫子,就像两条小蜥蜴一般,盘绕拢在耳后”。迪伊的这一身装束富有非洲传统特色。黑人民权运动除了要求黑人权利外,还提出了“黑人觉醒”、“黑就是美”、“文化民族主义”等口号,黑人的穿着打扮也在那一时期发生了改变,开始回归传统,迪伊就是一个缩影。迪伊是一个重外表而不重实质的女孩,为了表明对非洲文化的推崇和追随,就像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黑奴运动”中的许多人那样,她把自己刻意打扮成非洲人的模样:拖地的长裙、直垂到肩头的金耳环和叮当作响的手镯。造型上的改变过于肤浅,依旧无法掩盖迪伊对本民族文化认识的缺失,这一点将在第三部分讲到。

迪伊性格坚毅、自信,积极争取一切自己想要的东西。在麦琪眼中,姐姐才是一个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无论想要什么都能得到,世界从来没对她说过半个“不”字。然而这种过度的自信和骄傲,表现出来的就是迪伊对自己家庭出身低微的极度厌恶和极力掩饰。当以前的房子着火的时候,迪伊没有表现出一丝不舍,相反她态度异常冷漠。迪伊的过度骄傲和自信还表现在她对家人朋友的挑剔。前文提及的迪伊给母亲和妹妹读书时的表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严格意义上讲,迪伊没有真正的朋友,这也是因她性格所致。她身边围绕的不是一些鬼鬼祟祟的男生,就是有些神经质、从来不笑的女生。他们欣赏迪伊巧妙的措辞、优雅的身姿和像碱水中气泡一样尖酸的幽默。迪伊对男友的苛刻终于使男友无法忍受,心爱的男人最后娶了个平庸的女子,这使她久久难以平复心情。

迪伊代表着众多投身于民权运动的非裔美国人。一方面,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再像自己的祖先一样甘受凌辱与奴役。他们接受教育,思想独立,向往平等自由。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在思想和行为上过于激进,对平等地位的极度渴望使他们极力回避自己的过去,将以前充满痛苦的生活视为奇耻大辱。迪伊的祖先是作为黑奴被贩卖到北美来的,而母亲和妹妹麦琪的生存现状就是这样一种身份的延续。迪伊看不起母亲和妹妹,实则也是对自己民族遭受压迫和奴役的屈辱历史的蔑视和忽视。无法正视历史,也就无法探寻遭受压迫的根源,民权运动在这些人的领导下虽影响广泛,却无法彻底扭转黑人受歧视的局面。

三、迪伊对非洲文化的认识

总体来说,迪伊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因此她的认识也是浅薄的。

迪伊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长而拗口的、带有非洲特点的名字,抛弃了家族世代相传的“Dee”。 她羞于使用这个名字,然而她并没有仔细考证过名字的由来,就将“迪伊”视作是压迫者强加给她的。她对母亲讲述的这一名字的历史而感到厌烦,实则迪伊这个名字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北战争以前。名字世代相传,是维系家族的一条重要纽带。迪伊改了名字,象征着她与家族的决裂,对祖先的背叛与不敬,由此对文化的追随和保护就无从谈起。

迪伊认识的浅薄突出表现在对两床百纳被的热衷上。迪伊开口向母亲索要那两床百纳被,但母亲已经答应给麦琪当嫁妆。自私虚荣的迪伊却指责麦琪不懂得欣赏被子,迪伊以前对这两床被子是不屑一顾的,认为它们老土过时,现在却将它们视为珍宝。百纳被是非洲文化的一大象征,缝制百纳被的手艺世代相传,然而迪伊根本不会缝被,对它们的历史更是一无所知。她只知道把被挂起来当装饰,只想占有它们,她对非洲文化遗产只是一种盲目的崇拜。真正不懂得欣赏的恰恰是迪伊,而真正的文化传承者应该是麦琪。不理解文化遗产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只是盲目跟从民权运动中提出的种种口号,很难使文化传承下去,民权运动在这一方面是不成功的。

四、结语

我们不难看出,迪伊抗拒黑人曾经遭受的苦难历史是发自内心的,对非洲文化遗产的崇拜追随却是流于表面的。迪伊代表了许多接受过白人文化教育的黑人,他们思想先进,追求平等,但同时又无法正视历史,这一点是黑人自身的缺陷,也是民权运动的缺陷。

参考文献:

[1]Alice Walker,Everyday Use for Grama[A]. 张汉熙.高级英语(第一册)[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52-54.

[2]韩艳萍,裴志权,孙金莲.论《外婆的日用家当》中迪依的象征意蕴[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