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四川农信社”)自1951年建立以来,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已建立了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络,业务渗透到农村各个产业、企业和城乡居民家庭。截止2010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共有营业机构近5600个,从业人员40000余人,肩负着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县域经济的重任。
如今,四川农信社肩负着为四川省6800多万农民提供金融服务重任,如何进一步为农村经济提供科学的金融支持,提高对信贷用户需求的满意度,成为检验四川农信社的数据分析能力的关键标准之一。这也要求有着“西南第一行”之称的四川农信社建立高效的数据仓库系统和金融模型,升级主机等硬件平台,解决数据处理能力和数据治理机制缺失对业务发展和金融安全的影响。
稳定的数据核心
近几年,随着IT技术在海量数据的存储、加工、分析处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升,为城市商业银行建立生产数据和管理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和质量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在硬件选型中开始倾向于大型机,这些原本只在大型银行承担支撑作用的技术武器,逐渐开始在城商行等中小银行崭露头角。
面对海量数据的不断攀升,城商行对于IT架构的可靠性和数据敏感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像前面所介绍的那样,四川农信社承担着全省千万农民的金融服务任务,面对巨大的数据压力,四川农信社选择通过借鉴大型银行主机的应用经验,借助主机的优势提升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同时利用数据仓库系统和专业的金融模型全面解决数据安全、系统容灾等问题,以实现两地三中心双活的基础架构的最终目标。
经过6年的高速发展,四川农信社已成为四川省内资产规模、效益双双名列第一的金融机构。目前,四川农信社拥有近6000个网点,客户数量突破6000万,存款余额超6000亿元,综合业务系统累计存量账户数9000多万户,年新增账户约500万户。系统处理日均交易量约450万笔,峰值约700万笔。随着金融中间业务的不断创新和电子银行业务的快速普及,加之西部大开发和城镇化对经济的促进,四川农信社的业务较过去有显著增长,在业务量上呈井喷式增长。业务高速发展对四川农信社IT系统特别是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川农信社计算机中心副主任陈杰表示,为增强数据分析能力,四川农信社参考国有五大银行在信息化领域的经验,选择了大型主机搭建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定制了金融数据模型以及数据仓库平台。他着重介绍,通过新的企业数据仓库专用平台,以及数据库和金融逻辑数据模型,建设了高稳定、高扩展以及高安全性的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全新的数据仓库平台,紧密集成了现有12个业务系统数据、支持5个应用系统数据、新建3个应用系统数据的方式。项目建设完成后,数据仓库将成为全行的数据集成中心、数据服务中心、分析应用中心、数据管控中心,全面支持四川农信社的业务管理和各项决策。
牢固的基础架构
与以往认识中的农信社IT基础差强人意等现实情况不同的是,四川农信社的信息化系统在升级改造前也并不差,原本基于开放式平台的核心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并对全省的业务集中起到了支撑作用。不足之处是很难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和有关可靠性的需求,面对不断增长的业务发展趋势,原有的系统有些力不从心。
陈杰表示,选择新的主机作为下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的硬件平台是希望四川农信社在信息化发展中实现五个目标:全面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处理能力,满足四川农信社后续业务的发展需要;增强系统的安全控制和易用性,防范运行风险,实现服务能力的高可用性;建设同城备份中心,提高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支撑快速灵活地业务拓展,提高系统的可扩展能力,为未来提升IT系统打好基础;建立良好的系统开发环境,培养优秀的技术团队;最后,通过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四川农信社信息化建设在国内同业达到领先水平。
据了解,在具体的系统实施过程中,四川农信社采用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系统建设原则。对所采用的两台主机通过逻辑分区分别作为生产主机、开发测试和冷备份使用。详细来说,就是建设的第一阶段中,在主生产机房配置两台主机,一台划分多个逻辑分区,作为生产主机兼做开发测试,另外一台主机作为冷备主机,用于生产主机硬件故障后的接管。主生产机房配备两台磁盘系统,分别用于生产和开发测试,同城备份机房配备一台磁盘系统,用于备份生产数据。
陈杰评价,这个项目的最大特色,同时也是项目实施后的下一步方向,就是要在项目实施后实现两地三中心双活演化。他进一步解释,从需求角度来说,四川农信社有双活的需求,希望灾备中心的功能不是纯粹灾备。这是因为灾备投资巨大,如果平常生产运营无法利用的话,中心的投资回报率就达不到建设的目标。从数据安全角度来讲,这样做是为了实现同城数据的同步复制,并具备磁盘的快速切换能力。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同城两中心的功能移植,数据同步和快速切换,消除系统和数据的单一故障点,并能在需要时方便地升级成两地三中心。四川农信社所选择的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目的是保证数据完整、最终建成同城两中心且能方便地向两地三中心演化,并充分考虑新应用系统开发、测试、上线的布局,最大化地降低新系统上线时的风险。
从超大型银行到中小银行和城商行,金融业务的丰富让越来越多不同规模的银行重新审视自己的业务需求,并提出新的系统方案。在陈杰看来,四川农信社在未来实现两地三中心双活备份基础架构之后,对主机负载的灵活运用将帮助四川农信社在大机使用和建设数据仓库金融模型的道路中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