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红德
自提出数字城市理念以来,经过近十年的不断探索,数字广州在全国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前来学习借鉴者络绎不绝,广州也成为国内城市信息化的样板。近年来,广州市从建设智慧广州出发,结合广州的实际,做了一些全新的探索工作,地楼房立体数据体系理念日渐完善,形成了“人住房中,房属楼栋、楼栋落地、地楼房互联”的实体关系主线。将城市主要信息按照与空间实体关联紧密程度区分为地楼房数据。地楼房信息促进城市管理,城市管理保障数据更新”,变“事后更新”为“事中更新”。实现了空间信息与社会管理信息的深入融合,支撑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演进。
响应“智慧广州”的新需求
广州市下辖10区2县级市,土地总面积7246.6平方公里,人地密度2070人/平方公里,土地利用强度22.8%。一直以来广州拼土地、拼资源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智慧城市作为更先进的城市形态和城市管理的办法,可以摆脱长期以来拼土地、拼资源和拼劳动力的城市发展老路,实现城市健康发展。
广州市从国土信息化到数字城市建设经历了简单地理信息应用、“一张图”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数字广州地理空间框架三个阶段,也可以把这三个阶段概括为“点阶段”、“线阶段”、“面阶段”。在此基础上,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分析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结合广州市实际情况,积极贯彻广州市“12338”战略部署及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理念,研究“人地”关系和现代地籍与数字城市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地楼房”立体化数据体系的概念,并将其作为由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演进的理论支持和实施途径。
“一直以来,我全程参与了广州地理信息行政管理工作,经历了数字广州建设的主要过程。”据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李俊夫介绍, 在数字城市建设初期,广州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只具备地图打印、空间定位和要素查询等基本功能,应用系统之间不对接、不协同,信息之间不连通、不共享,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岛。进入“一张图”资源数据库存管理系统阶段后,建立起了城乡一体图文一体的数据库,实现了以图管地,以图管房,但是信息烟囱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李俊夫分析,在新的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中,数字广州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数据组织以关联方式实现,数据空间对象的基本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无区别管理,数据管理难度大;2.5维和3维只是对于图形数据不同形式的浏览和展示,空间实体所蕴含的信息无法充分体现和表达,信息表现难度大;传统的各种数据更新方法都属于“事后更新”,其效果取决于技术先进性和投入成本,数据及时更新难度大;数字广州对数据生产和使用者的划分与现实情况有差异,市民作为地理信息产生者并未体现,不能适应智慧城市自感知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在国家测绘局的指导下,数字广州通过实体化、规范化,各类数据与地理信息与社会信息密切关联,全市各单位通过地理信息公开的管子,不断“注水”和“取水”,实现了信息的共建共享和应用。
2012年9月6日,广州市房地数据中心隆重举行了数字广州地理信息平台的试运行仪式。数字广州地理空间框架具备在线调用、前置服务、离线拷贝等信息共享功能;同时,完善的地名地址库还可以实现地址快速匹配,将抽象的专题信息直观显现在地图上。在数字广州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集成共享了大量的地理空间数据,除了2011年度最新影像、地形地貌、基础地理要素等基础数据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地价、建设用地管制、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等大量的土地房屋相关专题数据也已上线。
据了解,各应用部门可根据需要,在此基础上添加专题信息,把数字广州变成最方便、最详尽的电子数据“档案馆”。这样既有效避免了地理信息数据重复建设,节约了财政经费,也迅速推进了基础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城市整体信息化服务水平。如检察院在办理案件时,可以利用网站查寻相关材料,不必再像过去一样一家家上门核对,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便利市民的“智慧生活”
数字广州地理空间框架上线后,广州市全市地理信息的整合应用、共享和服务有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广州市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从此有了标准、统一的地理信息坚强保障。成果必将对提高广州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信息化水平,服务民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据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广州地理空间框架平台涵盖了公共设施,如公厕、菜市场、超市等,体育场馆,毛球馆、游泳馆、保龄球馆等以及银行支行、残疾人设施、学校、娱乐场所等的信息分布数据,市民只要借助任何一台联网电脑或手机就可以轻松获取上述数据信息,信息甚至精细化到了一家修鞋店或者一家美食小铺。
登陆数字广州地图公众服务网站可以看到,网站涵盖了地质灾害、医疗卫生机构等专题数据,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最新的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还可以了解覆盖全市的医疗卫生机构分布信息。和以往电子地图不同的是,数字广州地图公众服务网站提供的权威医疗卫生机构分布信息涵盖了公立医院、私立医院、专科医院,甚至是某街道上的一个小诊所或者医疗卫生站,方便市民第一时间就医,真正解除了看病找不到就近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
据李俊夫介绍,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目前正与天河区共建智慧天河地理信息基础设施,提出运用地楼房和先进技术融合解决食品安全的技术设想:在物流配送过程中全面应用空间信息和RFID技术,完成对食品从产地到配送中心的全流程识别和监管,确保流程安全。同时利用地楼房数据体系,在小区设立与住户信息对接的配送箱,用户可在方便的时候通过手机无线上网下载二维码,获得打开配送箱的授权。这不仅大大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也通过应用地楼房及其他技术解决了物流配送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他还指出,根据现代政府治理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强社会应用服务,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建立完整的地理信息产业链,将为数字广州、智慧广州进一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