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季的教育信息化反思

2013-04-29 12:50黄浩
中国信息化 2013年18期
关键词:中心大学信息化

黄浩

2013年高校毕业生再创新高达到699万,这个夏天被冠以“史上最难就业季”之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遭遇“毕业即失业”的困境。但令人深思的是,企业招工难与学生就业难形成了当前人才市场的一个悖论。在此社会现状下,反思现行教育方式、如何通过科技辅助老师激发学生潜力,改善教学过程,实现传统教学的改变,成为众所瞩目的热点话题。

传统的中国教育方法追求“三个中心”,即“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题为中心”。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中国学生是应试的能手,但一入社会便频遭壁垒。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如何实现则是关键。

项目拉动式教学

杨振宁教授,是众所周知的创新教授。他为什么能成为物理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他说有幸获得了两种思维的培养,一种叫演绎思维,就是他在中国所受的教育,中国式的教育是循序渐进的。另一种是问题式思维,他的研究生和工作在美国,那里强调的是归纳思维。我想21世纪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个性化的结合式的学习,一方面我们重在掌握知识的培养,一方面重在探究问题上面培养,所以我们信息技术如何更好的支撑学生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是我们21世纪教学信息化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针对学生,我们软件学院采取了“项目拉动式”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这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较好的帮助效果。让学生有一个项目,他就会围绕这个项目去思考,围绕这个项目,他可能去参加很多研讨活动,这样就把他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了。那么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便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沟通力,调理性。这样让学生在以后的就业当中,能够很好地跟企业去沟通。

针对教师,我们也做了一个高级研修项目,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学习与思考,有专家的报告,有典型的案例,激发老师去思考,激发老师怎么去结合他自己的教学,去进行方法的改进。第二个阶段,实践与研究,先实践后研究。第三个阶段,展示与深化,在展示的基础上,大家进行交流、研讨。第四个阶段,总结与成果,我们希望把一些名师的方法,做成教学典型案例来进行推广应用。目前,我们每年在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大赛,大赛涉及27到28个省的小学、初中和高中,以推进老师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对于学习来说,信息技术的革命让教师的课堂教学在弱化,而教师的辅助支持在推进。教育的真正目标不是实现利用科技的教学,而是实现科技的支持与服务,帮助教师发掘学生自身的逻辑和组织能力,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

刘晓中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打造面向知识分享的校园社交网络

清华大学做网络教学在全国高校当中是起步比较早的,可以追溯到1997年,到现在已经十五六个年头了。

现在清华每年有6000多门课程,其中大概有4000多门课程是清华网络学堂做的,已经超过三分之二了。虽然说成绩很大,但是跟我们想要达到的目标还有一些大的差距,比如现在网络教育平台的深度交互并不多,大多数只是放放课件,有一些网络作业,有一些论坛式的讨论,只此而已。另外,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以课程为载体去组织的,所以对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考虑并不多。

最近两年我们正在改版——打造面向知识分享的校园社交网络。这也契合了最近教育领域的一个新变化,即MOOC模式的兴起。我觉得MOOC是一种未来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究竟能不能改变教育,能不能引领教育,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必须肯定的是,MOOC模式有很多积极性的要素,有很多教学亮点。

只有教育内容在线的时候,大学才能开放。并且,只有在开放在线做得比较好的情况下,才能决定是否大规模在线。但也要注意,一旦大规模在线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所以从当前阶段来说,少数学校可以探讨一下MOOC这种模式,更多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应将重点放在小规模教育资源在线上,知识的开放要一步一步走。

现在是一个时时可学,处处可学,人人能皆学的学习型社会,新技术正在改变学习形态,学习的改革已经来临。那么,传统的学校向何处去?未来,传统大学优势的保持不是靠知识垄断,而是靠知识创新,靠学校的文化。

蒋东兴 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什么是大学追求的目标

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我们简称高校信息化,这个概念听起来是非常笼统的,实际上在大学里面,教学信息化、科研信息化、管理信息化都属于信息技术。为什么大家都愿意谈教学信息化?因为教学信息化是最难实现的。在这方面,北京大学起步比较晚。直到2008年才正式有了全校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到现在也只有1500门课上线。

讨论教学信息化首先要明白一个概念,教学信息化的目标是什么?一般而言,就是促进学校教育中信息的传递和范围,效率和范围确实已经实现了,但是我觉得这远远不够,我相信在未来的一个世纪里,信息技术应该帮助我们的教育实现创新,更多的是要实现我们学生受教育的一种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才是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

换个角度,我们大学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对985高校来说,一定是追求世界一流。但世界一流的大学追求的是排名,追求的是SSCR,是科研成果,而不是教学信息化。

可以思考一下,现在一门视频公开课要投入20万美金,为什么中国没产生一个自己的MOOC模式。在国内大学,针对教学方面,一般都是领导非常强调。我们经常这样开玩笑说,我们领导强调的事情一定是做得还不够好,所以才强调,做得好的,一般领导都不太强调。反之,大学很少强调科研,科研还用说吗?这是最重要的……

或许,这正是我们做教学信息化的一个悖论。

赵国栋 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

猜你喜欢
中心大学信息化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留白”是个大学问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月“睹”教育信息化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