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未必需要新概念

2013-04-29 00:44
中国信息化 2013年20期
关键词:秦淮概念特色

“新模式未必需要新概念”——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南京举办的“新秦淮、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暨云计算‘新秦淮模式高峰论坛”上致辞中的一句话。他用这句话肯定了南京自2011年开始摸索至今的云计算产业发展模式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对如今城市发展雷声大、雨点小的标签化建设的质疑。在致辞中,杨学山副部长进一步提到,对于发展来说新概念常常会带来负能量。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方因缺少对智慧城市内涵的理解,将其作为城市的“名片”或“标签”,过大的投入,无法续接的规划,使其偏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以我们耳熟能详的“智慧城市”这一概念为例,从数字城市、无线城市、电子城市等到智慧城市建设,对许多地方来说,只是换了一个标签,弄了个新概念而已。即便不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这块试点的牌子却都在竭力争取,大手笔、大投入,跨越式地嫁接物联网、云计算中心……反而忽略了其在城市建设中的真正目的。以至于这个概念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和相关企业的狂欢,而对于很多老百姓而言,反倒显得陌生。

其实,无论是智慧城市、物联城市还是数字城市,这些概念到了老百姓口中只会成为一件真实而又具体的事——那就是,怎么样生活得更好?“智慧城市”本应是突破当前城市发展瓶颈的一种新理念和模式,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增强城市管理智能、公共服务普惠、政府效能提升,最终目的是推动城市和地区发展。

这就不得不提到智慧城市建设阶段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城市的智慧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地并无统一的建设模式和标准。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挑战的同时会带来很多机遇比如有利于城市稳定、城市治安、城市交通管理,解决城市污染、能源、服务等问题。智慧城市更加的需要城市摆脱固有的发展模式,抓住本地发展的特色和机遇,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建设路径,真正实现“一城一策”的发展战略,差异化崛起,真正提升本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和驱动力。

注重城市发展特色和应用特色,注重以智慧城市应用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创新智慧城市商业模式,制定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的运作机制和标准规范。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对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正负面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在这个长期规划中,可以有不同的建设阶段,每个阶段看似相对独立,但实际是顺承与不断发展的关系。就像南京从紫云工程到新秦淮模式,从软课题研究项目到云计算应用示范工程,都是在云计算产业发展模式的大规划之下,在总结分析秦淮区云计算应用与服务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政府引导模式、技术创新模式、应用推广模式、企业发展模式和平台建设模式,归纳提炼而得出。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备,智慧城市的建设逐步进行深入的探索实践。很多问题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完全解决的,需要部门间加强统筹,合理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并不断创新技术,完善管理,形成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各业务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解决信息孤岛,实现关联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同时注重城市发展特色和应用特色,以应用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促进城区发展,推进产业经济和城区发展的协调融合。而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名称所能带动的。

猜你喜欢
秦淮概念特色
秦淮:“123”工作法打造有“情怀”的侨务工作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特色种植促增收
秦淮古今不了情
幾樣概念店
中医的特色
秦淮看月记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