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长假引发的“风波”终于过去。当我国带有极强“计划”思路的长假机制引发的不满情绪蔓延,对许多国人来说,长假期间不出游并不代表不想,而是担心出游便会遭遇“长假综合症”,堵在路上,怨在心里,还不如在家自在。黄金周变黄金“粥”,长假到底要不要?
尽管新《旅游法》被不少人看作是一剂老病新治的猛药,并期待该法的实施能够极大提升长假出游的质量。然而,这个国庆长假放眼大江南北的旅游景点,大都是“堵”字当头、“挤”字当先,加之不文明的现象被集中放大,使得“长假综合症”如期而至,黄金周依旧是一锅“粥”。
治理“长假”,需要大智慧,旅游管理需要智慧化,给文明旅游添加智慧,让智慧旅游唱主角,显然各地如火如荼的智慧旅游建设仍然远远落后于现实需求。
旅游业是信息高度集中并对信息高度依赖的行业,信息贯穿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信息化水平也是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智慧旅游正是利用互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行业管理、智慧景区、电子商务等方面使旅游的相关资源得到高度整合和深度开发,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的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是国家应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利器”。
对于长假的“粥样化”,或许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旅游形态:一下火车,游客第一件事不是购买地图,而是掏出手机下载旅游客户端,将当地的旅游资讯“一网打尽”;像ATM取款机一样,遍布城市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则为游客提供了交通路况、景区客流、在线支付、迷路纠正等实时信息。而根据各大手机商店APP下载公开数据显示,旅游类APP下载量今年“十一”期间达到历史新高。
其实这样的旅游体验,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能够为游客提供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这“四导”功能的“智慧旅游”综合体系正在全国各地搭建。
这是国家旅游局在2011年提出,争取用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建成一批“智慧城市”“智慧景区”“智慧饭店”所要打造的旅游业新景象。如今两年过去了,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号角已在全国吹响,首批18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都在加快数据收集、云系统搭建、终端设备的建设,部分城市进入了应用阶段,然而,目前智慧旅游在提升景区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升景区品牌影响力、提升游客满意度方面的作用还是不尽人意。借“智慧”之风,为景区“减压”,也是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发达国家,虽然有Smart Tourism的理论和提法,但它并不是指导政府开展工作的显学,而是科技企业进军旅游市场的商业术语。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主体和推动力量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智慧旅游只有基于云存储、便携终端的成熟才成为可能,国内相关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而政府力量则相对强势。“技术改变生活”让位于“政策改变生活”,在普及速度一日千里的同时,各地大规模上马“智慧旅游”效率到底如何值得商榷,有些试点城市比如天津、北京等目前看来效果很好,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但有的城市还没有做好顶层设计,甚至连“智能”和“非智能”的边界都搞不清楚,使得智慧旅游陷入怪圈。而“长假”凸显的矛盾进一步警示,当前智慧旅游这一旅游业转型升级的“中枢神经”,的确到了实质性的提升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