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北省平原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

2013-04-29 16:27:13高崴
网友世界 2013年23期
关键词:贫困河北省

【摘 要】近年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贫困问题却始终是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本文以河北省平原贫困地区为研究对象,对造成这一地区长期贫困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出了自然条件限制、指导思想偏差、产业结构单一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

【关键词】河北省;平原地区;贫困

近年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全省经济增速和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经济增长质量效益大幅提升,所确立的建设“文化强省”、“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等发展战略也非常鼓舞人心。但贫困问题却始终是制约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也是河北省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最终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如何突破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扫除河北发展的瓶颈,成为河北省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河北省平原贫困地区现状

河北省平原区位于黄河以北的华北平原内,总面积为8145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3.4%。南、北、西三面分别以黄河、燕山、太行山为界,东濒渤海,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现在也笼罩在环京津的光环之下,但河北平原贫困县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目前,河北省共有39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省县总数的28%,这是个不小的数目。河北省贫困县的数量仅排在云南、贵州、陕西、甘肃之外,居全国第5位,与沿海省份的身份十分不符。河北省的贫困地区,多数集中在北部的坝上高原、西北部的燕山山地和西部的太行山地,虽然东南部的河北平原是河北省相对富裕的地区,但也有14个國家级贫困县,其中沧州市有海兴、盐山、南皮3县,衡水市有武强、武邑、饶阳、阜城4县,邢台市有广宗、巨鹿、威县、平乡县、新河5县,邯郸市有魏县、大名2县,如此多的贫困县已经严重制约了河北省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河北省平原贫困地区的贫困原因分析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河北平原的经济基础还是不错的,改革开放初期,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还处于第一集团,但在随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河北的经济发展却十分缓慢。2012年,尽管河北的GDP总量达到26575.01亿元,比2011年增长9.6%,居全国第六位。但其人均GDP却仅居全国第15位。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

(一)自然条件的限制

自然条件包括自然气候、地貌类型、土壤质量、地理位置、资源等等。自然条件是人们进行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就会快些;反之,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就会慢些。河北省平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河北省平原面积的40%都属于黑龙港流域,该地区地势低洼,泄水不畅,加之受季风气候和低洼冲积、海积平原地学条件的影响,历来是河北平原旱涝灾害最频繁的地区,这对于该地区吸引外来投资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直接的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该地区也是黄淮海平原盐渍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土壤质量的问题极大的限制了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

其次,河北省平原地区干旱问题极为严重。因为河北平原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差异大,且都集中于夏季。而毗邻的京津又是人口和工业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该地区的用水量也大幅增加,从而导致了过度的开发地下水,使得地下水位下降明显。而干旱缺水的直接影响就是很多用水较多的高效农产品、高收入工业产品在这一地区无法加工生产,直接影响了这一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指导思想偏差

长期以来,特别是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各级政府对贫困地区扶持的指导思想出现了一些偏差,有些方法不很妥当。主要表现在:单纯的输血多,扶持发展生产却很少[1]。靠输血维系生命成了这一时间内贫困地区的通病,某些地方的财政自给率非常低,许多地区要靠上级的财政补贴。千方百计地争取更多的财政补贴与外部投资,则成为了缓解当地财政的“捷径”,久而久之使贫困地区养成依赖思想,缺乏自我发展动力和能力,结果造成了一些地区越救济越穷的怪现象。

所以,扶贫工作不能是简单停留在给物给钱的“输血”层面上,而是应着重的增强贫困地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要送科技、送技术,帮助贫困地区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争取做到每一个贫困村有固定的集体收入,每个贫困户有稳定的增收项目,从而实现真正的脱贫致富。

(三)产业结构单一

河北省平原贫困地区的产业总体结构是以农业为主;在农业结构中,又以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中,则以高产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棉花)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

这一地区的农民大多固守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传统种植业,思想相对保守,不能够多方开辟新的致富途径,其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相对较少。由于农作物的品种结构欠佳,生产经营方式粗放,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农副产品科技含量又很低,商品效率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同时也限制了这一地区吸引外来资金和项目,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

(四)贫困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河北省平原贫困地区的农民的综合素质总体不高,缺乏相应的文化知识和先进的技术。在我们的走访过程中发现,大部分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农民都外出打工了,在外上大学的毕业后也很少回到农村工作,而现在在农村劳动的往往是50岁以上的农民,在这些人中,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很少,有初中文化的比重也不是很高,多数是小学文化或没文化的,其学习新鲜事物和技术的能力也十分有限,绝大多数人除了会传统的耕种技术外没有其他的一技之长。所以他们只能生产初级的农产品,其产品的差异化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将会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延缓现代化进程。

(五)农民合作经济发展缓慢

目前,农民合作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农户单兵作战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市场发展的要求了。纵观全国范围内,只要是农民合作经济搞得好的地区,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一样很高。

在河北省平原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的发展较慢,有些地区甚至还没有自己的农民合作组织,很多地区虽然有了自己的农民合作组织,但其发展普遍不够規范,往往存在着资金困难、产业领域覆盖较窄、实体运营困难、组织规模小、内部机制不健全、农户覆盖率低、缺乏人才和技术等一系列的问题,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农民合作组织的作用。加快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已经成为河北省平原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六)劳动力流失严重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步加大,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离开农村,到城市进行务工经商。河北省也不例外,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而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尤其精壮劳动力的流失,对农村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首先,造成了很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许多农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抛荒”现象,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无形流失。其次,加重了知识人才的流失,目前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有很多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而是农村牧劳动力中的精华部分,而随着有文化、懂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农村牧区更加缺乏知识型人才。最后,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更加艰难。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务经济的持续发展,劳务收入已经成为贫困地区的重要收入来源,但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现象,从长远来看是对该地区发展不利的,它会限制本地经济的发展,使得本来就没有活力的经济变得更加落寞,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七)村干部能力不强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不少贫困地区的村干部存在年龄大、文化低的现象。究其原因,许多地区的村干部选拔标准还是:只要是选出来的同志不贪、不占,即使年龄大、文化低,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也可以。而这些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往往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思想上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僵化保守,难以发挥战斗堡垒的作用,更难以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综上所述,导致河北省平原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既有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又有自身发展等主管因素,但终究还是主观因素导致了这一地区贫困问题的产生。因此,改变思想,加快改革,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才是解决这一地区贫困问题的出路所在。

参考文献:

[1]廖桂蓉.转型期中国农村区域贫困原因新探[J].农村经济,2008,8:49-51.

[2]杨安娜.我国农村贫困村贫困原因及脱贫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9,7:26-27.

作者简介:高崴(1982—),男,河北保定人,管理学学士,河北农业大学助教,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贫困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国内生产总值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中国经贸(2016年20期)2016-12-20 14:39:39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文化纵横(2016年6期)2016-12-13 18:30:11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4:19:31
农村留守老人贫困问题研究
商(2016年24期)2016-07-20 13: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