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有154座城市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有140座城市已入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随着我国智慧城市未来由试点转入全面建设阶段,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把连通“信息孤岛”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市现有48个市直部门拥有独立机房,共计近千台服务器,但使用效率不足20%。为了解决信息资源闲置、数据共享不足的弊病,武汉市的做法是在未来推进各市直部门信息连通,重点推进“市民之家”各单位数据共享,整合电子政务资源;向民众开放市质监、安监、食药监、农业等部门数据,在财政、环保、招投标等领域开展数据公开试点,引导私营单位和社会对数据开展创新性应用。
不得不为武汉建设智慧城市的做法叫好!目前全国除武汉市之外,上海、宁波、杭州、西安等城市或通过统一的地理信息平台,或通过云数据中心等方式连通各部门的信息系统,让智慧城市的数据逐步走向共享。此举意味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普及应用,过去政府各部门之间办事效率不高、大量数据冗余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将逐步消除。
如果从智慧城市发展的历程和功能变迁来看信息孤岛,也不用“谈虎色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城市信息化正从初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在这一轮建设热潮中,政府部门需要注意的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内涵是将城市运行的各类数据整合在一起,并进行快速、有效分析,从而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比如经常提到的城市“通病”:某处发生一起路面塌陷事故,其造成的后续影响包括交通拥堵,居民区的自来水供应、煤气供应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未来的智慧城市就必须考虑到实现各个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让决策者在一个融合各类数据的平台上获取信息并作出部署,否则“智慧城市”就无从谈起。
根据笔者的认知,未来要实现智慧城市信息共享,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从顶层设计开始,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管理体制。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领导机构或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牵头理顺各部门的数据信息,并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管理。
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目前要加强对各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工作,必须制定和推行统一的信息技术标准,对信息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据笔者了解,在公布两批智慧城市试点之后,住建部启动并开展中国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目前“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第三,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城市各信息主管部门可以利用信息平台,通过分类、归并和汇总等操作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深度集成,并采取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系列模式分析等实现信息和数据挖掘和应用,为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信息和依据。
近年来,专家们多次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难点不在技术,而在利益壁垒。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恰恰极其缺乏跨部门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工作机制,使智慧应用的推广难度非常大。实际上,目前政府各个部门都有大量信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把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地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城市得以真正“智慧”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