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其实是被中国留日生推翻的

2013-04-29 15:19程万军
学习博览 2013年9期
关键词:革命日本学生

程万军

这是中国留日生陈天华的《猛回头》段落,与20世纪初叶流行于中国革命青年人中邹容的《革命军》齐名。之后陈天华又创作了《狮子吼》,两部书里,虽然有“种族、排外”字样,但是那里的“种族主义”,其实是争取民族平等的“民族主义”的意思,并不是现在所言的种族歧视的“种族主义”。所以,《猛回头》《狮子吼》张扬的“汉魂”总归是浩然正气。

对今天中国大陆年轻人来说,陈天华似乎是遥远而生疏的名字,其实他离今天并不远,他的名字在海内外回荡百年,其影响不亚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20世纪初叶,以陈天华为代表的中国留日生成为推翻清王朝的主力军。孙中山发起革命是在美国檀香山,但落脚日本东京时才真正成了“气候”,形成了起义力量。

为什么留日的中国学生成为最强大的海外革命团体?他们从“东洋”学到了什么?

晚清末年,中国掀起出国留学潮。在中国学子去往的留学国中,日本成为首选。尤其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留日潮汹涌澎湃。在时间上,中国人留学日本比留学欧美晚了数十年;但在人数上,近代中国留日人数超过了留学欧美各国人数的总和。数以万计的中国学子留日盛况在中国留学史上是空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记载:“在20世纪的最初10年中,中国学生前往日本留学的活动很可能是到此为止的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学生出洋运动。”

为什么中国学子们首选日本留学呢?用梁启超的话来说,因为“中、东情势风俗相近,易仿行,事半功倍”。

戊戌变法就是效仿日本明治维新,但惨遭失败。中国希望在哪里,向何处去?比邻日本如日中天,学习世界最先进的“洋才”,何必舍近求远呢?

同时,在当时支持中国革新的国家中,日本也是最为突出的。孙中山的同盟会,是在日本期间结识了宫崎寅藏、犬养毅等名流,并联合了中国留日学生的精神领袖黄兴才宣告成立的。 虽然日本政府也配合过清政府,搞过“取缔令”,但以犬养毅为代表的护宪派,对孙中山在日的同盟会,还是采取了纵容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下,留日中国学生成为“辛亥革命”的火种。

这些留日的中国学生,究竟从“东洋”学到了什么?

从“断指将军”黄兴到鉴湖女侠秋瑾,这些“青年近卫军”无一不受到“东洋”影响。武士道精神对中国留日生发生了积极影响。从黄兴到鉴湖女侠秋瑾,骨子里都流淌着“铁血”。他们汲取了日本的尚武精神,敢作敢为,立志以武力推翻专制的封建王朝。

这些“青年近卫军”把“秀才造反”的能力提升了一个层次。后来许多日本学者认为,清政府之所以垮台,中国辛亥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那些留日的中国学生“学以致用”,他们把日本明治维新的种子散播到中国。作为革命团体的骨干,他们的行事风格受到日本的深厚影响,对中国革命团体的形成有莫大的功劳。

中国“秀才”最大的行事风格特点是什么?戊戌变法是效仿日本而不及时代,因为变法主流人群,讲究“君子动口不动手”,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派知识分子群大都是这样的“君子”,满腹经纶,口若悬河,但动手能力极差,乃至指望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动官痞(袁世凯)去“勤王变法”,岂非缘木求鱼?

当时中日两国知识分子群,不乏东亚读书人共性,即大都具有国家忧患意识,多满腹经纶之士。然而,中国知识分子致力的变法,却没有像日本维新一样取得成功,中日精英,所差者,不在头,而在手。即不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比日本差多少,而是失败源于动手能力。

明治维新的成功,及戊戌变法的失败,给了转为革命党的中国留日生以“实言实行”启示:“君子动口亦动手”。他们的主要精力与任务不只停留于宣传政治革变上,而在发动起义,武装夺取政权上。

自古文人不成事,一因为没有独立的组织,不能获取独立的经济地位,所以必须依附于豢养,无法独立成事。二是因为他们害怕暴力、没有以暴制暴的能力,而纵观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年之变迁,非暴力革命决难打破。对此,革命党人有清醒的认识,清朝统治者决不会微笑着交出政权,必须像西乡隆盛对幕府那样以武力夺之。

有着这般见识的革命党文人,这群中国“留日生”,与以往历史中的文人大不同。他们敢说敢干,不仅造反成了,而且成就的还是经天纬地的大业。导致清王朝垮台的武昌起义虽然事出偶然,但是實际发动人“三武”之中,孙武、张振武都有留学日本的经历,蒋翊武也拥有大量留日生好友。从这个角度上,也可以说,倒行逆施的清政府是被中国留日生推翻的,唯有如是,文人才能改变国家命运。

(摘自《凤凰资讯报》)

猜你喜欢
革命日本学生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赶不走的学生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学生写话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学生写的话
粉红革命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