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鹏 邱晨
摘 要:心理学知识可以服务于阅兵训练,通过心理测验选拔出适合参加阅兵任务的教练员、队员,专业咨询师开展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为执行国庆阅兵任务人员减缓压力、平衡情绪和提供精神动力,为国庆任务圆满顺利完成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国庆阅兵;积极干预。
心理学知识可应用于军事工作的多个领域,尤其是在面临任务压力大、人员心理状态脆弱的情况下,可以发挥心理学积极干预、保障训练的作用。国庆阅兵任务历时时间长,环境单一,训练量大,持续高强度,参加人员经受心理高压的极大挑战。为减少参训官兵因心理问题导致影响训练进度、干扰训练效果等现象的发生,可加大心理工作力度,配备专业人员或培养基层骨干到一线去,通过心理测验及时发现问题,并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互动游戏等,保障阅兵任务高质量完成。
一、科学使用心理测验
为参加国庆阅兵任务选拔人员时,可以利用人格测验测评出教练员、队员的人格倾向,甄选出不适宜参加此项任务的人员。
(一)甄选方队队员
阅兵方队队员不仅在身高、体重、胖瘦等体态方面有要求,更需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自我调解能力。对于上述能力较差的人员,为防止在训练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其所在排面的训练进度和效果,可通过心理测验预先甄别。
人格测验中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成人问卷)用于调查16岁以上成人的个性类型,从内外向(E)、情绪的稳定性(N)和精神质(P)三个维度上用常模分数来量化出受测者的个性特点,判断出其气质类型。[1]其中,情绪的稳定性和精神质对于衡量被测者是否适宜参加阅兵任务,有较大参考作用。情绪的稳定性(即神经质)分数高者,常常焦虑、担忧,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以至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精神质分数高者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他人不友好、喜欢寻衅搅扰等特征,喜欢干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这两者皆不适宜参加阅兵任务。
阅兵方队队员来自各个单位,有来自基层部队的官兵,也有军校学员,他们在经过新兵训练等一系列的基础培训后,具备了较强的调节、适应能力,对一些小的心理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基本符合阅兵方队队员的心理素质要求。而个别人员处于部队严格管理的大环境中,可以完成一般性工作和任务,处于阅兵任务高强度训练和长时间严格管理状态中,则会暴露出不够冷静理智、崇尚武力解决问题的倾向,也就是(N)和(P)测试分值较高。对于这部分人员,需要借鉴艾森克人格问卷的测试结果,结合阅兵方队对队员的日常观察和品行鉴定,进行综合考察,最终决定其是否可以参加阅兵任务。
(二)挑选教练员
担负阅兵任务教练职责的人员,不但要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自我调解能力,还需要具备口才好、表达能力佳、思维敏捷、基层带兵经验丰富等素质,要能够准确流利地总结一天的工作及训练情况,指出问题所在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引导学员提高训练效率,巩固训练成果。
在报名参加教练员培训的人员中,借鉴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验,选拔出气质类型为多血质、能胜任教练工作的人员。该类人员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泼好动,言语行动敏捷,反应速度、注意力转移的速度都比较快,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善交际,不怯生,易接受新事物。[2]该类型的教练员在环境适应性、接受新事物能力、加强队员的凝聚力、理解并转述任务要求的能力等方面优胜于气质类型为胆汁质、抑郁质、粘液质的人员。09年阅兵任务结束后,统计立功受奖、获好评较多的人员,绝大多数人的特点是行为外向、言语行动敏捷、擅长与人沟通,符合多血质气质类型。通过测验选拔出此类型的教练员,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训练成绩。
二、有效干预心理问题
在超常规的训练压力下,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爆发程度都不尽相同,未经过心理咨询培训的干部骨干仅以思想开导等普通方式难以准确、快速地找出症结所在,解决问题。
2009年国庆阅兵任务中,某名队员性格内向、寡言、不善交际,没有培养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该队员自诩练过格斗,崇尚武力解决问题,曾在基层部队服役时,与战友发生口角打过两次架。参加阅兵任务北京阶段集训过程中,曾两次在训练结束后,因不满同班战友的言行,挥拳打人,且不听班长骨干的劝阻。该队员固执地认为错误就在他人身上,其应受到“惩罚”。第二次事件发生时,该队员手拿钢盔威胁要砸向同班战友,一名骨干立即用言语将他引到偏僻的地方悄悄进行了一场“格斗比赛”,之后这名队员的情绪平静了许多,由于训练场上的压力和各种缘由导致的怒气也渐渐消散。
对于这名缺乏有效解决问题模式的队员,如果能有专业咨询人员对其短暂性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排解,或宣泄室供其发泄心中积郁的怒气,提前将其暴躁状态及行为表现消弭于无形,不失为一种解决方式。
三、合理安排心理疏导
在整个阅兵训练过程中,为帮助阅兵队员有效缓解压力,调节心理状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一)全程配备心理咨询专职人员
训练过程中,安排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或接受过相关培训的人员,全程负责、跟踪心理测验、咨询和疏导工作,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对个别出现心理问题的队员及时予以疏导,避免影响训练效果事件的发生,更防止队员的心理问题因得不到及时解决而激化为心理疾病。
(二)定期开展心理与行为问题评估
结合阅兵方队训练工作的进展,按照开训前甄选队员、入京前选拔队员和北京集训期间确定队员这三个时间节点,科学使用某些类型心理测验,对队员的心理状态、行为倾向进行评估,挑选适宜参加任务的队员,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个人提前干预,对发生心理问题的学员进行有效疏导。
例如上述那名队员,曾接受第四军医大学心理分析小组进行的测试,并在测试结束后,与其他几名队员留下接受谈话,这说明心理测验能够发现被测试人员在阅兵训练期间的潜在问题。因此借鉴艾克森人格问卷等心理测试结果,并综合考察每名队员的日常品行,甄别、挑选出不适宜参加阅兵等大项任务的人员,对于消除后续训练过程中潜在的消极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三)合理安排心理辅导课与心理咨询
安排面向队员群体的心理辅导课和心理互动游戏,培养队员之间的信任感,加深队员之间的情谊;同时,设置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人员,随时对队员开放,对有需求的队员单独进行疏导。两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承,共同发挥作用。
(四)开放心理宣泄室
针对年轻人的行为特点,开辟专用的宣泄室,帮助队员将心理压力在可控的范围内宣泄出来,达到心理的相对平衡,从而有助于将消极能量转化为积极的能量。
综上所述,心理学知识中的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宣泄都可以应用于阅兵训练工作中,为任务的圆满完成发挥积极作用。同样,在军事院校的入学新训等工作中,也可以借鉴心理学的积极干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编写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 [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马立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咬文嚼字,200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