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013-04-29 13:08杨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读书课文阅读教学

杨锐

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通过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让学生拥有充分的阅读时间

时间是阅读的前提条件,只有充足的阅读时间,才能保证阅读的效果。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才能保证阅读的数量,每节课都要让学生踏踏实实地读几遍课文,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尝试读懂课文,在读书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质疑问难。确定阅读数量,不仅要看一节课全班学生读书的总量,更重要的是保证每个学生的读书量,就必须做到面向全体,扩大读书训练面。扩大训练面可采用自由轻声读、默读、同桌互读、小组读等多人异步的训练形式,让学生参与读的训练,保证人人读的训练量。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

当然,阅读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动笔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作出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读后感。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让阅读教学更加省力、高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调动学生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学生能够通顺朗读课文之后,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画出自己认为重点的词句,然后进行反复阅读,加深认识和理解。学生能找出重点的词句,必然有自己的理解。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在阅读时能加入个人情感,对其初步感知该课文的内容有重要作用。

学生初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然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可以做到在阅读中感悟,在阅读中理解。因此,教师应该对课堂提问进行精心设计,设计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目的明确。让学生进行提问,学生的问题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其中有价值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学生很轻易就能体会到课文中揭示的道理。

充满感情地进行阅读,是读书的一种境界,读者只有在透彻理解了文中内容之时,才会包含感情进行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当学生的情感已和课文融合为一体时,教师就无须使用过多的语言进行诱导,应该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再次走进文章中,这才能达到阅读的真境界。当学生谈感受比较真切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因为这是学生感情外露的时刻,这时的阅读时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很多段落和语句我都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学生发挥得非常好,朗读时充满感情。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平时的阅读不应该只局限于课上,应该多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候,往往喜欢选择新奇的图画书籍。有的学生阅读时囫囵吞枣,只求速度;有的学生阅读时不切实际读厚书;有的学生缺乏辨别能力,受一些不良书籍的毒害。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指导学生应该读哪些书,不应该读哪些书。同时还应该针对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内容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比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姑娘》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

四、重视常规阅读方法,进行朗读、默读的训练

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要能一边读一边思考。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逐步增强。正确地朗读,就要用普通话,发音要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在正确读的基础上,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停顿并注意轻重缓急。教学中要重视默读训练,要帮助学生达到正确的默读要求,做到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动嘴、不指读,还要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默读方法,提高默读速度和效率,养成一边读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五、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

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一篇篇课文是由字、词、句、段组成的一个个独特而完整的整体。学习课文应从整体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应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教学中,要给学生读整篇课文的时间和机会,阅读时要完整的读,即通读。在通读的过程中逐渐对课文有了轮廓的认识,进而,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

六、以创造性思维指导学生阅读

一个阅读活动的全过程,要经历“阅读→理解、理解→阅读”多次循环才能完成。而学生们正是通过“不断阅读→理解含义→形成语文能力→积累经验→形成新的能力”的途径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阅读,主要是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阅读时把零散的个体知识汇总并形成某种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在中高年级学生理解篇章结构的教学中,对于他们来说,通过阅读和教师的讲解,理解每一篇文章的结构,掌握每一种分段方法,是一个零散的个体知识,而掌握各种类型文章的分段方法才构成了知识体系。

七、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

总之,阅读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自由的生活、精神的生活、智慧的生活。掌握阅读方法,鼓励学生追求阅读的个性化、自主化、生活化、多元化,使学生如珍惜生命般热爱读书、渴望读书、如品味人生般体验阅读、享受阅读,将旺盛的生命力融渗在这浓郁的绿色里,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读书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背课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