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宋建珍
虽然是研究哲学出身,但陈少峰涉猎面一直都比较广。他除了研究文化产业,还研究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企业管理。正是这些不同领域的研究,使他对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精辟的解读。
在文化产业领域,他的观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在业界,他被大家公认为是接地气的专家学者。他自己也说,研究文化产业得接地气。
对一张桌子的不同思维方式
为了使更多的人对文化和文化产业有所理解,陈少峰喜欢举例子。在他看来,形象生动的例子要比单纯地讲道理强过百倍。这也正是很多人喜欢听他谈文化产业,学生们喜欢听他讲课的一个重要原因。采访中,当谈到文化的力量时,他用手拍了一下面前的桌子。
“就说这张桌子吧!”目光充满睿智。
“如果说这张桌子赚100块钱的话,那按中国人常惯的思维方式就是一张能赚100块钱,那做一万张不就可以赚到100万吗?但如果让法国人思考这个问题,他就会想,一张桌子怎么才能赚100块钱呢?它能不能赚到100万呢?那怎么才能赚100万呢?他所想的就是要把它的品牌做出来。说这是世界上一个多伟大的人创造了这张独一无二的桌子,就有可能赚到100万。接着就开始找这个人,让这个人设计这张桌子。”
在陈少峰最新出版的《文化的力量》一书中,他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叫做数量思维和质量思维。前者在数量上的思维就是物质性的硬件思维,其实质是资源消耗。后者质量思维就是有文化内涵的思维,在质量上做文章的思维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态度,也是一种文化心态。有文化心态才能做出有质量的东西。陈少峰认为,完全靠资源消耗的话是有问题的。陈少峰谈到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他对我们熟悉的苹果公司和国内某电子信息集团(姑且称Z公司)做了个比较。据大概估算,苹果公司的利润是Z公司的100倍,但苹果公司的营业额只有Z公司的4倍,或者4.5倍。换个角度,国内Z公司所消耗的资源就是苹果公司的20倍。陈少峰由此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如果把很多产品都算上,我们资源消耗是人家的多少倍?”他说,我们总是说要减少浪费,要环保节能,提高效率,而只有文化才会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陈少峰在很多场合下只要谈到这个问题,都会不厌其烦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其说是阐述观点,不如说是宣传。他想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化的作用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性。这是他发自内心深处的责任感使然。
还是说苹果公司。陈少峰谈到了苹果的电子产品受欢迎的原因。一个主要的因素还是文化。它是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产品。消费者消费的已不是它功能性的东西,而是其所负载的一种无形的内容,这种无形的内容就是它的文化。他说,苹果的产品不管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均体现出来一种文化,包括营销——饥饿营销,都包含着一种文化心理。就像一种奢侈品,奢侈品物质的东西中国人可以做,但奢侈品整体就不一定能做出来。原因在于文化的积累不够。说到这里,陈少峰特意强调了一下文化的积累与积淀。积累是主动的,将外物为我所用;积淀是被动的,更多的是时间的问题。
当下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产业结构调整。陈少峰认为,中国要讲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懂得要用文化与科技的力量来驱动,现在光靠科技还不行,很多科技还要靠文化来驱动,最好的办法是文化加科技驱动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双驱动。双驱动不是文化本身的驱动和科技本身的驱动,而是文化融合科技共同来驱动。凡是能用得着文化的地方就用文化,用得上文化的地方也可能用得上科技,科技和文化在某种意义来说必须转化为一种方法,转变为一种模式。不能抽象地去考虑,必须变成一种可操作的办法,要想可操作就必须做好多研究。他继续用举例子说明问题:“这就是一个方法论。比如说我们要做这个杯子,怎么才能让大家愿意花一千块钱买?办法就是将文化的东西融入到里面。通过一种载体,品牌也好,营销也好,广告也好,或者就是产品的形式,总之是要通过这个载体传递出去。这就涉及到文化内涵、文化心理、艺术与设计等等文化元素的运用。这些东西把它综合起来的话,就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园存在10个问题
从2005年开始,陈少峰就开始关注中国的文化产业园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近日,他将文化产业园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做了总结,称为“文化产业园存在的10个问题”,并发表在了自己的微博上。一是动机不纯(圈地),二是没有文化产业集聚,三是定位不准,四是不做文化产业(租房卖地套现),五是缺乏产业链(入园企业同质化恶性竞争),六是盲目跟风(没有人才去做好),七是政府没有税收(艺术家私下交易),八是入园企业吃政策(留不住,吃完一个园再转到下一个园),九是硬件化,十是该地不适合做文化产业园。微博发出之后,很快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陈少峰说,其实这件事他也不是第一次说了。对当前文化产业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陈少峰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他在长期的调研中发现,有不少人利用国家的文化产业园建设政策,工作还没做,就开始申请政府补贴,补贴拿到手之后又不去做事,而是装到自己的口袋里,当成了利润。这些人大多会“忽悠”,说得好,叫得响,会搞关系,就是不想着去做事。最后是谁叫得凶谁拿到的补贴就多,那些真正做事的却拿不到补贴。另外,有些人以前就是做房地产的,从来没做过文化产业,突然发现做文化产业有钱赚,其实是有空子可钻,就向政府提出来要做一个文化产业园,政府又不好好去做评估,或者就干脆不去评估。于是好多房地产摇身一变就成了文化产业园,做起了所谓的“文化地产”。其实它根本就不是文化地产,文化地产是要具备文化消费和文化交流功能的,没有这些功能就不是文化地产。它充其量也就是个景观地产,种草种树,仅此而已。还有人搞博物馆地产,但博物馆好多都没有产业,就不能算是文化地产。有些私人搞博物馆,目的就是为了找个地方搞收藏,没人去看,既没有社会效益,更没有经济效益,纯粹是一种浪费。表面上说的是为繁荣文化事业做贡献,实际上贡献何来?陈少峰说:“这些问题的产业,根源就是国家的政策存在缺陷,激励制度不完善或者需要调整,让一些人有空子可钻。”
调研中,陈少峰所发现的另外一个问题更深层次地揭开了问题的核心。“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园的工作上与企业运营文化产业园的目标不一致和不对应。”
陈少峰说,假定你是政府,给我一块地,希望我把文化产业搞上去,可是从我经营这个园区的公司角度来说,文化产业园区里的文化产业搞得好不好与我有什么关系呀?因为不是我在搞文化产业,是进驻园区的企业在搞文化产业,公司的文化产业搞得好,也是他自己赚钱,与我没有关系。因此园区的经营者想得就是赶快把地卖掉,把房子卖掉,或者把房子租出去,谁出得租金高就给谁。这就是“政府与园区运营商的目标不对应不一致”。政府的目标是想文化产业最大化,但企业的目标是想收入最大化,利润最大化。
对于这些问题,陈少峰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这些年他也不断地向有关部门及领导呼吁,希望尽快结束当前这种表面热闹实际漏洞百出的现状。他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上要尽可能地少做补贴,多做奖励。在对企业的补贴上要具有持续性、阶段性。“前期给一点优惠,但不是很多,你的效益要与你引入园区的企业效益挂勾,比如说某个企业一年缴了五个亿的税,政府可以拿出百分之十,或者二十来给你这个园区投资商或园区运营公司做奖励,那园区运营公司就有积极性尽可能找那些好的文化公司,因为好的文化公司下十个蛋他就可以拿到一个,甚至两个。这样就引入了真正做文化产业的人,否则他就卖地租房,谁给的钱多他就给谁。”
做文化产业要重商业模式
2011年8月份,陈少峰将多年对商业模式的研究成果与他人合作出版了《文化产业商业模式》,书一面市,广受欢迎,读者争相购阅。到2012年9月份,该书已印刷3次。对于这本书的出版原因,陈少峰说:“现在见到很多人谈到文化产业时,很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做文化产业赚不到钱。看来很多人还是对文化产业缺乏基本的了解呢。”因此,他在该书的导言中说“有必要对各种错误的观念和做法做一个简略的梳理和评价,以引导读者以积极的心态来关注合理性的内容。”
陈少峰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集合型的概念,它指称与文化娱乐、传媒和创意等领域相关的许多行业或者领域,如新闻出版(含漫画)、音乐、游戏、影视(含动画)、艺术品与工艺美术品、主题公园、会展与文化旅游、设计、广告、文艺演出、体育娱乐、手机报、娱乐软件、语言与文化内容培训等等。研究文化产业商业模式,重点在于把握“文化产业”中各个行业及综合经营管理中的企业的盈利方法及其模式,而不是探讨文化的发展模式或者文化传承的模式。这是做文化产业在认识上的一个前提。“不管赚钱不赚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看你做的事情有没有可持续性。”这个可持续性就是商业模式。
陈少峰举了一个例子。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它的最初发端是动画片《唐老鸭和米老鼠》,然后其衍生品不断开发,各种与之有关的图书、儿童服装、学习用品及主题公园等等都是盈利的项目。这就是一个产业链,一种商业模式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他做过一个简单测算,如果上海迪斯尼乐园开张,每年的收入就会有30亿元。这也只是门票收入,迪斯尼的衍生品在中国又会增加到150亿元。然后加上周边的房地产、商圈,加上旅游,每年又要带动100个亿,合起来也就是一个主题公园可以带动几百个亿。因此,做文化产业要想赚钱,必须要研究商业模式。
设计商业模式包含对行业的特性研究。陈少峰说,比如说在中国做动漫电视剧。有多少钱办多少事,钱少就做应用动漫。电视台的片花、企业的广告片中的动漫,这些都是应用动漫。如果要做动漫电视剧,30集,要花很多钱。花那么多钱就要考虑做出来有没有收入?动漫电视剧在中国是没有收入的。你的收视率高也只能是对电视台有好处,对你没有任何好处。电视台你给他播你还得贴钱。你要能懂这个行业的特性,最好能懂商业模式。如果你是仅仅想做动漫电视剧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做动漫电视剧的必须要有产业的眼光,要有商业的模式。
当前,文化产业的兴起激起了文化爱好者的热情,不少人激情满怀地踏进这个领域,投入不小,花费不少,然而没过多多长时间,不得不再退出来。对此,陈少峰提出了自己的忠告:“不能光靠爱好,光爱好就不容易做成。做文化产业就和做很多事情一样,一定要研究,但很多人现在不研究。虽然不能像学者那样系统地研究,但你自己要对所做的事情要进行了解,要懂。”陈少峰又谈到了文化产业中的音乐领域。“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看到现象,看不到实质。”在音乐这个领域里,哪一个形态赚钱?哪一个形态不赚钱?现在唱片早就过时了,如果不研究,还要搞唱片,那肯定赚不了钱。现在多数的演唱会已经是不赚钱的了,但我们依然能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演唱会在举办。人家是通过什么盈利呢?陈少峰说,演唱会仅仅是为了给歌手做经纪服务,盈亏平衡就行了,甚至亏损一点也无所谓,人家是为了抬高歌手的身价,根本不是为了在这个演唱会上赚钱。好多人不懂,就自己去搞,那最后肯定是不赚钱了。所以说商业模式很重要。
说到这里,陈少峰说出了自己这几年一直在努力做的一项工作:普及商业模式的概念。
做文化产业须具备四种资源
近些年,我国很多地方都提到了要打造文化强省,或者说是打造文化产业强省。其一个理由就是说这个地方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是说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说文物众多,地上的地下的在全国占到一个什么位置云云。
陈少峰对此有不同意见。“好多人主观上认定的资源和经济学上所说的资源是不一样的。当然你主观上先认定,再把它转化为经济学上的资源也是可以的。但是现在很多人主观上认为自己地大物博,文物有多丰富,你没有确确实实地从经济资源的角度进行转化,停留在主观,就不是真正的资源。关键是没有研究怎么样能把它的能量释放出来,更没有想去研究,只是在那里一味地喊,我这里有什么有什么。其实你好在哪里我们都看不出来。由此我我们发现,其实一些地方所谓的文化资源概念是比较虚的。真正的资源,从文化产业的资源来讲,必须是经济资源,否则怎么能成为产业呢?”
这也正是很多地方虽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产业却迟迟发展不起的原因所在。“历史上有什么东西,其实影响不大,不能说我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就把这里叫成文化大省,或者叫成文化产业大省。你可以把自己认定为文化资源大省,但这个资源就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化产业资源大省。”陈少峰强调。
那么做文化产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资源?陈少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第一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讲的就是创造力。第二资源是制度资源,从制度的层面重视它,支持它。第三个资源是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好,文化消费水平就一定要高,或者说经营文化产业的能力相应就强。这是对应的关系。第四是有旅游文化资源,这种资源只能是借用,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第五个是文化设施齐备。从这个角度来说,比如深圳,它就是文化资源大市,既没有悠久的历史,也没有深厚的底蕴,但它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有了有效的人才,很多东西都可以人为地创造出来的。我们现在有很多地方有旅游资源,就是靠天吃饭,靠老祖宗吃饭,水平就永远得不到提高。
谈到这个话题,陈少峰更多地将深圳发展文化产业与内陆的一些省市的做法做了对比。
在深圳,一年到头都有活动,陈少峰将其称为活动经济。活动创造经济,活动就是一种资源。深圳举办活动,通过活动来聚拢资源、聚拢消费、聚拢旅游,这就形成了一定经济效益。所以一般文化产业做得好的地方也就是活动经济做得好的地方。传统的有历史遗存的地方,遗存好不见得旅游文化做得好,不见得文化产业做得好。历史遗存不是直接的文化产业资源,最多也就是间接的文化产业资源。他说,在北方一些省市总是把传统的文化当成一种资源,从保护传统文化角度来讲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其实和做大文化产业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且你还会发现,历史文化传承悠久的地方他的观念一般都比较保守。它会向后看。比如说河南、陕西,它搞祭祖,现在没人参加你的祭祖,是你掏钱请人家来的。而且来的都还是老人,年轻人谁搞祭祖?这就没办法跟产业挂上钩。祭祖可以看成是文化活动,跟文化产业没关系。我们知道,文化产业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问题的,它不是从文化的角度看问题的。文化活动不见得能给你在文化产业上带来多大的提升。
陈少峰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一书中特别指出: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未必是一件好事情。或者说,它既可以提供一些可挖掘的素材,但是也会对于流行的做法产业排斥。文化产业的主流消费者是青少年,因而历史文化积淀未必是积极的因素。或者说,文化底蕴较浅的民族、地区和城市都可以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大有作为,因为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总是以创新的内容为主。
打造华流文化体系的必要性
2012年的圣诞节陈少峰是在成都度过的,其时他正参加那里的一个关于文化产业的活动。当天晚上,他再次目睹了一个泊来的节日对国人的影响。由此也更认定了打造华流文化体系的必要性。
华流文化体系是陈少峰在2012年北京大学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第一次提出的。他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就是华流。在他看来,华流文化体系包含两个角度,一个角度是强调华流应该有中国特色,它的前提是能够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一个文化体系。如果我们的特征更鲜明,更具有中国特色,就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陈少峰特别强调,“我讲的华流不是为突出特色而突出特色,而是在走向国外的过程中,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更容易认知,更容易传播。”第二个角度,就是用华流凝聚海峡两岸及世界华人,围绕某一种价值观,或者说是文化的一种发展方向,形成一定的共识,有助于我们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在谈到特色与价值的关联,陈少峰认为,有特色一定要以有市场为前提,或者以有影响力为前提,如果自己一定要标新立异,没人理你,那就毫无价值了。华流文化体系,从文化的角度来讲一定要有影响力,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讲一定要有市场。影响力一定要影响到未成年人,影响到意见领袖,影响到传媒,还要影响到大众。换句话说,哪个层面的人我们都能产生影响,而不是一种自我标榜。既要有特点,又不能标新立异。
“谁才是华流文化的评价者?”陈少峰在与很多人交流时都会提到这个问题,但就在大家稍做迟疑中他又自己给出了答案:“是别人,不是我们自己!”
因此他提出,我们中国的文化和文化产业要形成华流,是从国际的视野来说的。在国际上没有影响力和竞争力也就不能称其为华流。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对主要的文明国家,我们在文化产业上要实现版权贸易的盈亏平衡。文化的影响力要接近对等,比如他们对我们有这样的影响,我们反过来对他们也有那样的影响。从文化影响力来说,美国与英国之间就是对等的,但是中国对美国和英国就是不对等的。陈少峰特意将我们现在早已熟悉的春节和圣诞节做了对比。
“这两件事就不对等。”陈少峰说,“美国的圣诞节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我们的春节对人家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原因是圣诞节越来越年轻化,它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吸引媒体的关注。而我们的春节越来越老化,缺乏创新,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春节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逐步改变传统的形式,才能吸引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要让它既传统又现代,既悠久又常新。只有这样春节才能有更强的影响力。”
“不能总是夸我们老祖宗多好!应该把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融合在一起。”陈少峰经常讲到一个典型的例子:《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在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已经讲得很完整了。美国人用类似的故事做出了好莱坞大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拿到了奥斯卡大奖,走向了世界,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我们也仅仅是说历史上白居易的《长恨歌》有多好,却没能让好的东西走向世界,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不过,在当前的传统节日春节中,也有了让陈少峰欣慰的地方。近两年北京的春节庙会上,除了传统的内容,也逐步地融入了一些现代气息。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了庙会的大门,因为那里越来越多的时尚元素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留住了他们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