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赵蕃海纳万物的胸怀,沉静悠淡的心境,细密精微的观察,绽放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赵蕃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的洞察,对现实的关注,使其诗歌呈现出悲愤沉郁的艺术特质和深邃通透的审美风格。本文从白描凝练清新质朴;以文为诗含蓄内敛;古淡瘦劲虚实相生三个方面对赵蕃诗歌的艺术特色进行阐述。
关键词:赵蕃 诗歌 艺术 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赵蕃(1143-1229),字昌父,一作昌甫,号章泉,自号晏叟,与韩淲并称为“上饶二泉”。他给居所取名“难斋”,因此又号“难斋”。理宗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岁。谥文节。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入赵蕃作品《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四卷,作诗崇尚江西诗派,然善变,不生硬。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赵蕃诗歌的艺术特色:第一,白描为主要描写手法,凝练清新,诗歌不饰雕琢,栩栩如生,很少渲染却质朴自然,形象生动;第二,以文为诗的叙述风格,多用散文句式,理明义精,文从字顺,清新自然;第三,古淡瘦劲的风骨,返璞归真,耐人寻味,交织错落,虚实相生。
一 白描凝练清新质朴
赵蕃诗歌以白描为主要创作手法,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善用最精练、最节省的文字粗线条地勾勒出物象特征。赵蕃用典纯熟、巧妙地隐藏在诗句中如“勿多扰扰求周孔,欠一躬耕梁甫吟”、“况说潇湘去,仍怀屈贾吟”等,这些典故借古人事言己志或赞他人。“夜窗连晓枕,城郭與山林。旱苦七八月,雨欣三日霖。殊胜建武谷,更念栎阳金。斗食端何直,胡为久滞淫。”方回评价:“此用孟子、左氏二语为三、四句,似不齐整,亦有道理。五、六用事不俗。”这些化用的典故,似无用意却使诗歌具有古淡深厚的韵致,摆脱纤弱的气格。
《白水道间》中:“一源曲折几成桥,稻陇蔬畦高下浇。水碓暗鸣蛙吠草,绿云乱点鹭侵苗。谁云斗粟可相挽,到处佳山如见招。东亩拔秧南亩莳,乐哉安得助长谣。”诗人目之所至,小桥、流水、菜畦、水碓、青蛙、绿云、秧苗、佳山等景致勾勒了一幅清新雅致,浓淡相宜的田园水墨画;“暗鸣”、“蛙吠”、“助长谣”让这幅画嘤嘤有韵;“乱点”的“绿云”使画面趣意昂然;招手的佳山、快乐的助长谣,仿佛不仅能观画中景,更能听画中曲,让人耳目一新。
“碧云散舒,合且复离。皓月涌照,圆而不亏。翳翳村巷,遥遥犬声。肃肃庭枝,啾啾鸟鸣。寒镫既张,幽室有光。岂无他人,惟子之良。”这首《碧云》中“翳翳”、“遥遥”、“肃肃”、“啾啾”连用数个叠词,语音上的连续和乐感涌之上口,脉气贯通;“村巷”、“犬声”、“庭枝”、“鸟鸣”都是乡间平常景物。诗人把平常景物巧妙组合,冠以形容叠词,信手拈来,随口吟诵,不加雕饰,不尚华丽,一幅萧瑟的乡村景致便自然展现在眼前。
“长江滚滚来无尽,顺流逆挽纷成阵。谁令转侧入漕河,舟似凫鹥亦难进。长江漕河唇齿间,去留异态空浩叹。孰能稍激长江水,顾使漕河舟亦起。”《长江》一诗描写长江、漕河行船难易之态,前两句一句一景,描绘浩瀚长江与静静漕河两幅行船的不同情景;后两句诗人感叹唇齿相依的两河,行船竟是如此之异,遐想“孰能稍激长江水,顾使漕河舟亦起”。全诗以朴素的语言,不用华丽词藻,平淡之中余味无穷。
《晚晴》是赵蕃组诗中的较爱采用的题目,这第四首:“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满地蝉声争嘒嘒,连溪鹭影落翩翩。旧时不负登临集,未老还为疾病缠。赖得一晴供节物,未妨七字发孤妍。”看似平淡简易的诗句,真率细腻的感情藏于平淡的诗句之中,清新明朗的景物描写,诗人沉醉在林间新月,村墟远烟的美景中,近处的嘒嘒禅声和翩翩停落的鹭影使画面不仅可见还可闻,品来有滋有味;诗人虽然身体欠佳,此情此景用朴素流畅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真淳细腻的感情,无造作之态,有自然之美。白描手法直抒胸臆,与别的表现手法共用,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
二 以文为诗含蓄内敛
赵蕃善于用类似散文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吟咏诗歌,散文可以选取的题材广泛,信手拈来吸取入诗,更能够贴近生活;自然、灵动、亲切的笔意笔趣,易于引起共鸣感和认同感。将散文的一些写作手法、创作章法、惯用句法和字法引入诗中,诗歌便如散文般平实自如、天然入妙;同时赵蕃主张理明义精,文从字顺,绝少险、怪、异之语。深婉精妙的语式,活脱圆融的笔触,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现南宋社会的时代气息和特点。
《除夕古体三十韵》是赵蕃记录其母辞世时的情景,诗人失魂落魄的赶回家中,然而“母忧儿不归,儿归母已殁”和母亲天人永隔的揪心一幕映入眼帘,“弱弟奉斋灯,孤女想在侧”亲人相见更加怀念母亲“夜夜梦慈容,枕泪迸腷臆”诗人悲痛难掩,恸哭悲嚎“曼声一长哀,山石为我裂”,悲惨而凄绝的心境,与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交织在一起,让人更改孤寂愁苦,这个除夕之夜显得格外凄楚哀婉。这首诗运用了散文的表现手法,采用表述的方式,目之所及和思之所触的物象都被纳入诗中,种种谋篇布局的技巧、熔词炼句的手法,形成真挚动人、圆融婉转、收放自如、感人至深的风格。
赵蕃格外喜爱梅花,其作品《次韵斯远折梅之作》:
“春归寂寞谁与传,梅开年后并腊前。江南此物处处有,不论水际仍山颠。为之著句道所以,点检败箧曾年年。七言五字古复律,非独爱渠还自怜。见君新就之长篇,有如潢潦投清涟。俗间比拟不足道,老大更争儿女妍。山行蜡屐要上下,水泛艇子思延缘。岂惟病思待一洗,直恐高致成轻捐。定逢缟衣露皎洁,仍听翠羽啁清圆。赋成从使笔并秃,饮隽更须瓶屡眠。”
江南处处可见的梅花在赵蕃的笔下还是另有一番颜色,不论在山颠还是在水边,“非独爱渠还自怜”与其说是对梅花的偏爱,不如说是作者借梅喻人。诗人用散文的形式,抒发了梅花的清涟不俗,梅花不仅是诗人的化身,也象征了友人的高尚品格,二人都是如梅花般高洁的风雅之士,所以诗人见梅怀友人,欣赏之情便自然流露其间了。
赵蕃心系民生疾苦《二月十日夜雨起书曾移忠禾谱后》中记录了由于“去年秋旱冬尤剧,一雪不能濡土瘠”的土地收成困难,到了立春下了点小雨,但是不足以滋润已经龟裂的田地。赵蕃为官之际见农夫痛心田地荒芜便“为民闵雨”。眼看零零星星下点雨,但要想有一个好收成是很困难的。于是发出“从来谷贱必伤农,政亦何能堪此旱”的感叹,祈求“天公用意何难为,三日为霖事可知”也因此引发对官场生涯和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并且表露要辞官归田的决心。全诗皆是平常之物和身边具体之事,诗人细致观察,细腻刻画,有意识的由细而巨,由身边人、身边事引发出以小孕大的创作倾向,在不经意间淡然带进诗人的感情天地和抒发诗人感情倾向,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渗入其间,诗歌的哲理性不断强化,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一首诗,如同一个故事,用语言简意赅,如同说话,却又诗味盎然,耐人寻味。
三 古淡瘦劲虚实相生
1 古淡瘦雅之风
赵蕃诗歌主要之一风格是古淡瘦雅。这与以瘦硬诗风被世人所认可的江西诗派诗风相一致。赵蕃古体诗共有655首,主要是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如《重阳后一日作》:“昨日重阳故作晴,今晨阴惨倍愁生。凭高已负登临约,展卷空余赋咏情。篱下菊香殊寂寞,瓶中桂影谩凄清。感今怀古无穷意,只取村醪细细倾。”《九日王越卿司法置酒要客始约登武安之塔为游人所先已过圆通晚更集于彦博之居越卿醉后作画其先大夫公亦能画云作诗二首》:“登高有约乃相违,故遣村船逆上溪。寺与松篁元不隔,路经蓬萑却成迷。数君放逸仍怀古,老我悲凉况哭妻。郑重莫逃鸡黍社,又随新月共扶藜。”
写陶、慕陶、学陶、和陶诗在赵蕃诗歌中的也是常见不鲜,如《碧云》:“碧云散舒,合且复离。皓月涌照,圆而不亏。翳翳村巷,遥遥犬声。肃肃庭枝,啾啾鸟鸣。寒镫既张,幽室有光。岂无他人,惟子之良。”又如《三月十三日夜五更闻杜鹃时成父欲入浙因赋六章章四句以送之》:“不如归去,苍山茂树。独胡为乎,空此号呼。归去来兮,斯言可师。我今已归,胡能不如。不如归去,春且云莫。山中之乐,岂同岐路。归去来兮,言发动随。古之逸民,舍陶而谁。不如归去,载丁载宁。劝子勿去,子宁我听。不如归去,子宁肯住。归去来兮,早歌式微。”这类诗歌或摹陶诗神韵,或拟意境,或和句式,既流露出对陶渊明的喜爱,又表达了自己的人格志趣和价值取向。刘漫塘《章泉赵先生墓表》称赵蕃“不经意而平淡有趣,读者以为有陶靖节之风”。
赵蕃《出郭》:“疏篱树树李花雪,野寺条条杨柳丝。春风收雨雨收后,白日变晴晴变时。”方回评价曰:“江西苦于丽而冗,章泉得其法而能瘦、能淡、能不拘对,又能变化而活动,此诗是也。”其原因也在于他对江西诗派的崇尚。“蔓菊伶俜不自持,細香仍著野风吹。少年踊跃岂复梦,明日萧条休更悲。潭水解令胡广寿,夕英何补屈原饥。我今漫学浔阳隐,晚立寄怀空有诗。”方回评曰:“章泉全是枯骨劲铁,不入俗眼。”赵蕃《感怀》之二:“忆在儿童闻混融,江湖老矣再能逢。潮音遁伏门间虎,神骨峥嵘霜后松。粥饭暂应随愿力,井舂终可听吾从。萧滩滩上风帆发,引领白云何处峰。”这首诗骨力苍劲,整诗节奏并不跳跃,但细细读来大气洒脱,章法井然有序,情辞流畅优美,韵味古淡隽永。《留别成父弟以贫贱亲戚离为韵五首》其一:“秋日苦易暗,秋宵苦难晨。虫号鸡不已,我亦长吟呻。哀哉念何深,出处累一贫。在家庸可忍,行旅计愁人。”以及其三:“木落山有骨,水落河有津。扁舟所常经,大半迹已陈。身非鸿鹄举,心乃鸥鹭亲。胜处自属我,尘事勿败人。”枯淡劲瘦是这两首诗的基本格调,读来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思致深邃,深析透辟,理趣盎然。方回评价赵蕃诗歌“瘦而不枯,劲而不燥”。杨万里誉赵蕃诗:“貌恭气和,无月下推敲之势;神清骨耸,非山头瘦苦之容。一笑诗成,万象春风。”(刘宰《章泉赵先生墓表》)。
2 自然淡远之致
赵蕃淡泊名利,辞官后隐居于玉山章泉。纯净自然的山林之思,悠然淡远的清逸之气,平淡之中将诗人挣脱名利缰索后的自由和舒展的澄静趣远之心展露无疑。“君诗悟入已多年,信手拈来总自然。静似幽人居在谷,勇如壮士起临边。波澜收卷虽余地,光艳发舒终属天。笑我饥吟空白首,乱蛩衰草晚风蝉。”赵蕃的诗歌淡然泊远、禅趣盎然,无论是闲适静正的人生态度,还是清澄静谧的观照方式,都会内化为一种淡泊安然、心无杂念的人生旨趣,这是形成自然淡远诗风的重要因素。
赵蕃对自然界充满向往和喜爱,例如,“小雨洗红叶,青山舒白云。秋风有奇处,我友得平分”、“平湖万里宽,秋月一天白。隐隐岳阳楼,有人自横笛。”色彩上清淡脱俗,感情中恬淡俊逸,言语间平和淡雅,韵味里古朴淡然。细细品之,有儒家的中庸和穆,道家的冲淡简虚,释家的空寂清净,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气和趣远、优游不迫的美。自然之诗颂自然之景,自然之景应自然之诗,句句淳朴清新,将情感和心境或直抒胸臆或娓娓道来,犹如涓涓细流,使人倍感清纯。诗与道、诗品与人品在赵蕃诗歌中统一起来,浮华剥落,真实返见,直击内心,诗人真实的性情抱负、志趣感受便跃然纸上了。
注:本文系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古代咏史诗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XZW0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宋)赵蕃:《淳熙稿》,《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2] (宋)赵蕃:《章泉稿》,《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3] (宋)赵蕃:《乾道稿》,《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版。
[4] (元)方回:《桐江集》,宛委别藏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5] (元)方回,李庆甲辑评:《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 (宋)刘宰:《漫塘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7] 徐复观:《徐复观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 (宋)陈思辑、(元)陈世隆补辑:《两宋名贤小集》,台湾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9] 陶文鹏:《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简介:王晶晶,女,1984—,贵州遵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史、古典诗词,工作单位: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