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一部经典小说作品,在这篇小说中,她从题材选择、创作技巧和色彩审美意识方面借鉴了绘画艺术之美,营造了整部小说浓郁的绘画美氛围。本文主要介绍了萧红的《小城三月》,并从三个角度对小说中所展现的绘画美进行了探究分析,挖掘其美学和文学价值。
关键词:《小城三月》 萧红 绘画艺术 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一 萧红《小城三月》
萧红是东北沦陷时期的著名女性作家,其文笔细腻,感情丰富,多方位地展现了当下时代人们“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可以说是一位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的才华出众的女作家。《小城三月》是萧红去世前的最后一部作品,這部作品以温润的笔调描写了一个叫翠姨的少女内心对堂哥的热烈挚爱,展现了封建时代东方女性对于幸福的强烈渴望与期待。《小城三月》是一个带有东方悲剧意味的悲歌,以一名少女生命为主线,深刻阐述并展示了在无法实现的爱与悲哀中柔肠寸断的女性心理,展现了萧红笔下众多人物对于自由意志的憧憬和向往,是深刻思考人生的经典作品。
作为萧红的最后一部作品,《小城三月》带有浓郁的绘画美。作为不同的艺术形象感知方式,绘画和文字是分属于不同层面,文学语言属于语言艺术,绘画则是视觉艺术,虽然二者有所不同,但是都通过可感的形象来负载、传达作品的美与内涵。中国传统艺术自古以来就有绘画、语言互文共生的形式,也涌现出了众多擅长此道的艺术全才,诸如苏轼、黄庭坚等,萧红作为近现代时期同样擅长语言、绘画互文共生的女性作家,将自身的个性情感追求与传统古典绘画美学的特质结合在一起,创作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在自己的作品中注入了深刻的绘画艺术之美,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独特审美艺术和生命艺术体验,构建起了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小城三月》作为语言艺术、绘画艺术之美互文共生的优秀作品,全面展现了萧红的美学追求与艺术功力。
二 《小城三月》绘画美探究
在创作《小城三月》的过程中,萧红可谓独具匠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自己语言文字和绘画艺术方面的深刻功底,从创作题材的艺术选择、绘画技法的引入和色彩意识的审美追求三个方面塑造了作品的绘画艺术之美。
1 创作题材的艺术选择
对萧红创作轨迹的探究是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她审美意识与趋向的重要素材。萧红最早的创作并非小说,也不是抒情的散文,而是别具韵味的短诗,例如,她出道前创作的第一首短诗《春曲》描写了北平的春天,这首短诗声情并茂,通过生活化的描述以绘画般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北平春天之美,在后来《小城三月》开头的春景描述中她也使用了这样的笔触。“这边的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到了……去年的北平,正是吃着青杏的时候,今年我的命运,比青杏还酸!”《小城三月》开头萧红对北京春天的描述与此前她曾经发表的散文诗《春曲》在意境上有着强烈的共鸣之感,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使用带有鲜明色彩感的笔触来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与之匹配的心灵感受到的特殊味道。作为萧红的绝笔小说,《小城三月》开篇中对春天的描写也流露出一种特殊的味道与意境,在文章中她如此写道:“天气突然地热起来,说是‘二八月,小阳春,自然冷天气要来的,但是这几天可热了。春带着强烈的呼唤从这头走到那头……”与《春曲》相比,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已经可以看出她纯熟的小说笔触,在小说结尾,她再一次对应了文章开头,对北京的春天进行了描述,“春天为什么它不早一点来,来到我们这城里多住一些日子……但那是不能的了,春天的命运就是这么短”,“年轻的姑娘们……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句式写法和结构上前后呼应,但是在意境上却已经是两重天,开头是翠姨情窦初开窥见希望的一种阳光笔触,但是在结尾,“再也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则昭示着物是人非的苍凉落寞之感,曾经对生活对爱情还抱有期望的翠姨只能任由自己如花般的年轻心灵在沉寂中消亡。萧红在文学上的进步与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她将自己追求的“本我”蕴含在了笔下人物的生活与爱情之中,作为一个“不以诗名,别具诗心”的女作家,她用自己敏锐的眼光、细腻的笔触和诗化的语言去塑造了一个个多姿多彩的诗意世界。这种将自身追求与思想默默倾注在笔下创作的表达方式,让萧红在刻画人物时惯于使用充满爱意与温暖的笔触,深层次反映了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和艺术气质。
所谓艺术创作,不外发乎于心,萧红自己也承认,在创作中只有将自己熟悉的情感与思恋的情绪注入到题材创作中,文章才能富有灵性,可以说,作家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在审美趣味和个人情感上的取向,萧红的《小城三月》作品就是如此。在这个作品的创作中,萧红笔调清丽,以情感贯穿,以心灵设色,营造了一种具有悲凉韵味的东方古典之美,好似一幅淡雅隽永的水墨画,让人意犹未尽。
萧红的《小城三月》和她的其他作品如出一辙,都与传统意义上注重情节设置、矛盾冲突与人物个性的理念不同,而是在剔除众多从旁逸出的枝枝蔓蔓的情况下,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和笔触抓住一些灵动的细节进行刻画描写,着墨虽不多但是却显得酣畅淋漓,让人印象深刻,如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中注重写意的理念,从形似中求神似,由有限中延伸无限。《小城三月》正是以这种绘画创作理念为主,融合小说写作技法,将各类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刻画得亲切动人,让人观之能够明显感觉到其中形神。例如,女主人公翠姨,文中对她的外貌描写少之又少,萧红对她外形的着墨只有一处“他们说翠姨漂亮得好似一棵新开的腊梅”,这句话应用了比喻的手法来展现翠姨的美,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翠姨如荣寒梅初绽的美丽,气韵生动,如同一幅荡漾开的水墨丹青,虽然着墨不多,笔法草草,但是却让人印象深刻,配合文中少之又少的外貌描写,观者对于翠姨这个少女的形象就是一株在寒冬绽放的腊梅花,香气袭人,清冷秀丽。例如,在刻画人物情感方面,萧红的笔法更是朦胧含蓄,在对待自己的心上人方面,翠姨是“站在短篱面前痴痴的凝望远去哈尔滨的堂哥”,在对待自己即将结婚的那个陌生人方面,她“听说婆家要来娶她就得病了”,这种省略人物内心情感刻画的技法,以一种含蓄的渲染手法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动荡与抉择,颇得传统绘画的意境之趣。
2 绘画技法的引入
萧红小说的创作中引入了绘画技法,这不仅是传统小说创作向现代小说转型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对传统小说时间结构的突破。将绘画技法融入小说的叙事结构,营造出了一种“画薄”式的空间创作结构,以散文来说,其对于画面和意境的追求,在淡化了小说情节、人物要素的同时,走出了传统以情节、人物为中心的叙事结构模式,转向了以塑造意境、表现画面为主的抒情描摹表达形式。萧红在《小城三月》的描写中无疑应用了这种模式,在保留小说情节和故事性的同时,弱化结构上的凸显效果,通过塑造符合自己需要的艺术境界来构建内在之间的文学与情感联系,配合小說情节的连绵起伏,共同构成了一个情感、意境、艺术美都兼具的特殊艺术世界。
在小说故事中,萧红在写作方面故意打破了情节之间的联系,将女主人公翠姨进城买鞋、订婚、暗恋、抗婚、求学以及病死的人生片段全都打乱处理,结合春天对东北的景致描写、社会风俗描述、小城风貌塑造共同构成了一种中国绘画艺术中“散点透视”的表达模式,这种写法抛开了对传统时间因果线索的依赖,以横向描摹模式为主,向观者展现了一幅完整的中国社会人情生活画卷,带有鲜明的绘画创作中的开放空间式结构。结合小说最终的表现力来看,这种将绘画技术和小说模式相结合的实践不仅没有阻碍整部作品的完整性,反而以一种特殊的艺术美感加深了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艺术张力,让故事中的画面变得更加鲜明生动,让人印象深刻。例如,翠姨买鞋这个情节,萧红由买鞋所遇到的波折开始,层层铺展开来,不仅有效地完成了情感视角的切换,还将翠姨内心对于堂哥的深沉热恋以巧妙的方式暗示出来,为之后翠姨命运的悲剧做了铺垫。绘画艺术中写意抒情的技巧萧红在作品中运用得较为纯熟,在故事结尾,萧红这样描写了年轻姑娘们的生活:“她们成群结队的坐着马车去选择布料,因为要换春装了……她们白天黑夜的忙碌着,不久春装就换起来了,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前面对姑娘们的热情进行了描摹,对比车马忙乱的情形,作者笔锋一转,提到了翠姨的马车再也不出现,带有明显的意犹未尽的象征意味,需要人细细品味,可以说是通过写意完成抒情,也是对翠姨可悲的屈从于封建制度的命运的哀叹,这无疑在主题上实现了生化,宣扬了作者自己的思想。萧红抛弃传统从开始走向结束的纵向描摹方式,选择以某一时间节点为主展开横向挖掘,这种跳开感觉的束缚更加强化意象组合的方式无疑让故事中片段、风景等的交错显得更加明确,从这个角度来看,萧红作为将绘画技巧引入小说创作的领衔人物,对增强近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美感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对现代小说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灵感与活力。
3 色彩意识的审美追求
对色彩意识的审美追求是萧红小说创作中绘画艺术之美的一个典型色彩。色彩作为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审美意识取向,往往能反应作家内心的创作心态,尤其是对绘画艺术有深入研究的萧红,在创作中,融入绘画审美中的色彩意识表达自己的象征和隐喻更是常态。在《小城三月》中,通过颜色来喻人是极为典型的艺术特色,以翠姨来说,她的颜色永远是枣红色,既不会太过张扬,也不会显得太沉闷,正如同这个人物的精神面貌,比起她,灿烂奔放的妹妹在选色方面就开放得多,花红柳绿只要是市面上流行的,她就要穿上一穿,而沉闷阴郁的堂妹则倾向于选择深色系的衣服,无论何时何地,总是选择深色或黑色。这些色彩不同程度地代表了人物的性格与内心。萧红在创作中还通过大密度的色彩描绘来展现人物心境与场景的喜怒哀乐,营造绘画艺术中所追求的意境。例如,文章开篇描写小城的春色时使用了大色块的绿色来铺垫文章的诗意,以绿色这种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颜色来裹挟无法逃脱自己悲剧命运的翠姨,与她的名字相得益彰,与她的命运形成反衬,从而通过一种独特的色彩审美艺术追求完成作者对展现自己思想艺术的表达,同时也很好的从整体上提升了小说的整体审美风趣。
萧红《小城三月》小说中展现出的浓郁的绘画艺术美,增强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深化了文章的思想深度,可以说很好地完成了萧红创作意识的传递,可谓是经典的艺术作品,其鲜明浓郁的绘画艺术美也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江文淼:《两套笔墨 一样情怀——论中国绘画美学在汪曾祺小说中的体现》,《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 赵增锴:《淡化:新的审美意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3] 徐妍:《“20世纪中国文学”总体美感的阐释误读——以现当代文学史中古典形态作家作品为中心》,《小说评论》,2008年第6期。
[4] 肇琦:《试谈萧红与绘画》,《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1期。
[5] 程金芝、马强:《萧红小说中的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第7期。
[6] 王峭:《孤寂的灵魂——试析萧红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 闫冰:《论萧红小说的中国古典美学精神》,《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8] 白珍:《苦难的女性悲歌——论萧红小说的女性意识》,《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作者简介:刘琳,女,1981—,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空间视觉设计,工作单位:江西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