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芬
我是一个从事快二十年的小学数学教师,通过近十年来的教学实践,深深的体会到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指引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界人士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多媒体进入了我们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魅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并形成数学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动画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最初的数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各种形态情境,使得数学教学中抽象的概念变得新鲜有趣,让静态的、枯燥的教学内容变成动画画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年、月、日”的一课时,由于年、月、日的系统知识涉及到天体运动,是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比较抽象,非教师主导作用就可事半功倍的。利用媒体,随着儿歌声(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显示浩瀚的宇宙以及太阳、地球、月亮三体的运动图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年、月、日的形成,同时配有背景音乐,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二、运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变抽象为具体。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与生活实际,利用多媒体把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带入课堂。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由于时间问题比较抽象,摸不着,看不到,利用多媒体显示一些用24时计时的真实具体画面,(一家航空公司一昼夜的活动;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小喇叭》播出的时间;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零时,我们进入甜甜的梦乡)通过多媒体的形、声、色,让学生体会24时计时的方法及应用的好处,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沟通新旧知识,培养探索精神。
利用多媒体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解新知、抽象出新知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将两个大小完全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拖动、拼组,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及时地将新旧知识沟通,使学生明白三角形的底和高与拼成平行的底和高的关系;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样让学生抽象概况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就容易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中的难点,是因为这些知识要么“陡”,要么抽象。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并发展思维。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利用多媒体采取分层推進的方法加以演示分析,a、两人共同要走的路程是什么;b、走的方向是否相同(相向而行);c、两人每分钟靠近多少米;(每分钟靠近的路程分别用红、黄、蓝……闪烁定格,表示两人每分钟走的路程,得出速度和的概念)d、经过多少分钟相遇,逐段移动两人的距离,使学生从演示中真切感受到两人每分钟接近多少米,从而得出解答方法——“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这样变死为活,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学的轻松,老师教的省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思维,培养新的认识能力。
心理学表明:新授后的知识巩固十分重要,它是形成技能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独立思维,完善认知结构的必要措施。因此教学时利用多媒体增加练习形式及密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也为教师提供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机制,进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形成。如在巩固练习:“归总应用题”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一组具有情趣的猴子分桃子画面,由猴子大王出题:
(1)每只小猴分15个,可分给4只小猴。
(2)每只小猴分20个,可分给3只小猴。
(3)每只小猴分10个,可分给几只小猴?
(4)要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可以分到几个?
要求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一道两步计算应用题。(有4种组合方法:(1)(3)或(1)(4),(2)(3)或(2)(4))学生每说出的一种,利用媒体进行上下推动组合,如果正确,会发出悦耳的声音,这样通过举一反三的练习,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空间,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素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形、声、色能使教学内容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有趣,即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