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汪
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部署。启动“四型远教”建设工作以来,万山区组织召开“四型远教”建设专题会议三次,传达市委组织部“四型远教”相关精神、听取乡(镇、办事处)和部分工作部门创建情况、安排部署下阶段各项任务。分别成立了区、乡两级“四型远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各乡(镇、办事处)和村(居、学校)明确职责分工,落实专人负责,要求严格按程序进行申报和审批,审批通过后逐一进行挂牌。
加强指导,整体推进创建。由区远程办、区教育局和部分远教成员单位组成联合督查组,每半年对“四型远教”站点建设情况进行督导,将“四型远教”建设季报表、示范站点评估情况、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督查范围,重点对远程教育站点“建、管、学、用”和群众满意度进行督查和测评。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合督查8次,通过文件、简报等形式宣传“四型远教”站点10个,印发督查通报5期并要求限期整改,有效推进了“四型远教”建设进程。
明确目标,制定创建标准。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四型远教”建设的通知》、《万山区开展“四型远教”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在现有产业基地的地方建立“助推产业发展型”站点,每乡(镇、办事处)创建示范站点不得少于1个:到2013年底,实现“规范运转标准型”站点全覆盖:到2013年底,确保70%以上的学校站点建成“村校结合联建型”示范点;到2013年底,确保各乡(镇、办事处)建成“示范引导带动型”的站点不得少于2-3个等“四型”站点创建目标。同时,在市远程办“四型远教”建设创建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四型”站点创建标准,做到创建工作有目标、有标准。
加大投入,提供综合保障。通过向省、市争取专项资金、整合项目资金、多渠道自筹资金筹集资金近90余元,开办了“大坪乡党员干部群众教育培训学校”3所:争取到《万山区2012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劳动力就业创业转移培训项目》;建成了“高楼坪乡夜郎村远程教育多功能服务中心”;实施了《高楼坪乡青年湖村农民多功能信息服务站》建设项目:开通了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互联网,目前,全区上网站点共38个,进一步拓展了远程教育站点综合服务功能:开展了站点设备更新换代需求调查和“维修维护服务周”等活动,协调解决站点困难和问题170余个,维修和更换远教配套设备50余件。
创新创建载体,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探索管理,激活创建载体。一是资源建设实现统筹化。推行了远程教育“1+9+N”模式,整合区、乡、村三级教学资源,建立全区远程教育课件资源共享库,有效破解了远程教育集中培训、个性辅导、学用转化教学资源匮乏等难题。自制的《汞都大地党旗红》、《山村脊梁》、《墼锣艺术》等11个专题片在“四型”站点试播后,深受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好评。二是站点管理实现契约化。按照远程教育“契约化管理”模式的要求,分别签订远程教育财产权属、设备安全、组织培训、设备维修、学用转化等五方面管理合同书,有效解决了远程教育在管理方面不够科学的问题。
注重学用,晋级服务水平。一是提高示范站点培训质量。把“四型远教”示范站点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群众主平台,将站点集中学习、基地示范观摩学习、播放站(户)小组学习、上门走访辅导学习等结合起来,多形式培训党员干部和群众。二是推行远程教育“1+1带1”服务模式。将远程教育站点与乡(镇、办事处)党委委员、党支部、专业技术员、中介组织相结合,大力培育创业能手、发展村级产业,有效拓宽了远程教育综合服务功能。三是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积极推行了“远教+基地+农户”、“远教+合作社+农户”等运作模式,成立了以教学辅导、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远教奔小康服务团”,定期深入到村(组)开展送技术和现场指导,把远程教育平台真正建成党员干部与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2012年来,万山区通过开展“百千万示范带动工程”、“双创双争”、“四型远教”建设等活动,有效促进了全区油茶、枣子、楠竹等10余个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8400多名群众走上了致富道路。
(作者单位:中共铜仁市万山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