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愤怒的葡萄》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品。这部小说诞生于美国30年代,这个时期社会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顿。斯坦贝克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对这一历史背景做了真实反映,代表贫苦大众吐露出了社会的动荡不安给生活带来的悲惨际遇。《愤怒的葡萄》具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学价值。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对这部作品在词汇的运用、句法的结构、修辞方式等层面做了浅析和阐释,以期对该部作品的赏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体学 《愤怒的葡萄》 词汇 句法 修辞结构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约翰·斯坦贝克是美国著名作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他凭借《煎饼坪》成名后,又陆续创作了《人鼠之间》、《珍珠》、《伊甸园之东》,以及本文所谈的《愤怒的葡萄》等名作。斯坦贝克的作品被评论为——真正地扎根于美国现实生活。《愤怒的葡萄》作为其代表作是这一赞誉的有力证明。它诞生于30年代,此时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政治黑暗。劳动人民迫于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忍受农场主的压迫、剥削甚至奴役,生活悲苦不堪。斯坦贝克利用这些素材塑造了小说主人公约德,描写了他们一家十二口为求生,变卖掉了家中所有财产,换来一辆破旧的汽车,从俄克拉荷马州向加利福尼亚逃荒,途中历尽了千难万险。到了加州却发现仍然是失业、饥饿、贫困以及各种势力的压榨、迫害。这部著作真实地反映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弊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无论从文法方面还是意义上都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 文体学概述
文体学又称艺术风格学,它是语言学、美学和心理学的综合。学科的作用意义主要在于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属性和规律。通俗来讲,文体学研究的是“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的问题,像为什么使用这个词语、作用在哪里,或者为什么用这样一种句子结构,为什么用这种修辞手法、目的意义是什么,等等。研究的范畴主要有语言的特性,词汇运用方法、篇章结构、修辞方式等。其目的主要是在挖掘作者的文学思路、鉴赏的同时,达到对写作方法的揣摩与掌握,增强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Simpeon则认为在对任何一种文体进行研究的时候,就必须对之中的一些特色进行选择,同时还要对之中的一些其他特色进行忽视。其中能够对文体的语言特色进行反映的,主要包括有:词汇、语法、语篇、结构、词性以及衔接等。通过文体学这种桥梁式的载体,我们能够在对情境意义鉴赏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工具进行客观的评判和阐释,有助于文学领域的积极拓展和更新。接下来,本文以名作《愤怒的葡萄》为例,从文体角度进行浅析。
二 从文体学角度对《愤怒的葡萄》进行浅析
1 《愤怒的葡萄》词汇运用特征
文体主要是由词汇构成的,不同的文体所使用的词汇属性也各不相同。对英语文体进行研究的相关人员,目前对于文体的定义还是“把恰当的词用在恰当的地方”。那么也就是说,作者在对文章中的人物、对话以及场景等进行描述,所使用的词语,对于整个文章的意义以及审美价值将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对词汇进行研究的时候,主要是对词汇的简单性和复杂性、具体性和抽象性、外延和内涵、评价性和描述性以及指示性和情感性等特点进行否认,研究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是采用一个怎样的词汇进行表达的。《愤怒的葡萄》这部作品词汇语言的运用透彻、生动、独特,发表之初,其文体成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在《愤怒的葡萄》中,约翰·斯坦贝克在进行描述性的叙述时,往往采用大量的生动性名词、形容词等。比如,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和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叙述,作者没有明显地使用比较抽象的形容词语和复杂的名词,也很少用到感官动词,只是单纯地进行一种客观描绘。这样写直观、明晰,给读者一种完全真实客观的感觉,如同实体就在跟前一样。比如,对诺亚外貌形体的描述:
Maya was heavy,but not fat;thick with child-bearing and work her thin,steel-gray hair was gathered in a sparse wispy.knot at the back of her head.Strong,freckled arms were bare to the elbow,and her hands were chubby and delicate.Her full face was not soft;it was controlled,kindly.
在这段描写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运用的是一些简单词汇,比如具体的名词“wispy”、“hair”等,和一些形容词“heavy、chubby、full、kindly”等。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典型人物的简单意象。作者对于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均比较客观,大部分都可以让得读者脑海中出现一个比较形象的苦难农民形象。
在对故事的背景进行描述时,则使用了大量形象的形容词和少量简单的名词。比如在对“country、rain、sky、corn、wind”等外在的环境描述时,用了“red、gray、green、brown、dark、pale”等很多表示颜色的词汇,生动形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看到了灰蒙蒙的天空笼罩下,万物萧条、萎靡、恶劣的悲惨境况。比如,文中对大地的具体描述:
“The air was thin and the sky more pale;and every day the earth paled.”
灰色、陰沉的大地,空气稀薄,树木行人的色彩也被苍白暗淡的色彩完全覆盖,读着令人心中充满压抑、愁苦,几乎窒息。在第一句中反复出现一个词语“pale”——灰色的,作者显然在强调30年代经济、工业的灰色阴影。企业倒闭萎缩,工人失业,农民失去土地,充满整个空间的就是饥荒、破产、焦灼、死亡,为故事的后续发展和悲剧性结局埋下了伏笔。
作者这些词汇的运用使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不由得对主人公约德的悲惨境遇产生一种深切的同情,对当时黑暗动荡的政治,小人勒索敲诈的卑鄙行为,产生强烈的深恶痛绝和思索。
2 《愤怒的葡萄》的句法特征
在《愤怒的葡萄》中,约翰·斯坦贝克为了使人物的形象更丰富,增强情感的渲染力和说服力,很多地方都使用了句子的反复。它的意思是在一个段落或篇章中反复使用一个词汇、语句或者段落,藉此强调某种情感或行为,加强语气,突出效果。但反复并不等同于重复,它是有意识地反复使用一些“画龙点睛”词句。在小说第一章,描写沙尘暴过后,人们的心理活动时,作者反复用了“came out of the house”,出来时,妇女悄悄观望着丈夫的脸色,孩子偷偷观望大人的脸色。通过这些细节的强调,有力渲染出了粮食被毁后人们的恐慌、焦灼、愤怒、泄气。在第十一章,反复四次使用了这句话“Danny in the back seat wants a cup of water”,丹尼只是想要一杯水而已,但这样一个满足人类生理需求的小小愿望都无法实现,强调了逃荒途中,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作者借着一个孩子小小的愿望渴求,间接地反映了约德这些移民途中的艰辛,读来令人心酸。
除了反复句法结构的应用,作者还使用了排比式的句法。排比就是指那些结构相同、语气相同、意义并重的词语或者词组组合在一起,从而排列成为一串,形成整体。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对语气加强,形成一个特别突出的叙述效果,增强感染力。比如在第十五章,描写人们逃难历程时,作者用了这样的句子:
“…it is the path of a people in flight,refugees from dust and shringing land,from the thunder of trsctors and shrinking ownership…”
在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很多句话都用了以“from”开头的排比句。看似简单的一句路况交代,却利用排比句,深刻地表现出了在66号路段,逃难人民的数量之多,络绎不绝,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悲惨境况,充满一种悲剧性色彩。但同时作者也赋予了66号路一种特殊含义,它是人民的希望之路,求生之路。隔着66号路,人们充满了对加州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与到加州后的悲惨境遇形成鲜明对比,有很浓厚的讽刺作用,有力地鞭笞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在描写人物激烈的感情冲突时,也用了排比句。比如第十章中,作者曾经连续用了三个“They saw”,暗示约德一家人对家乡的留恋,对未知的加州忧虑。形象地强调了农民逃难的无奈,悲苦和无助。这种描写方式很好地对那些被迫背井离乡的移民背景进行了传达,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残酷进行了揭示,对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一定的烘托作用。
3 《愤怒的葡萄》的修辞方法特征
作者在《愤怒的葡萄》这部作品中,融合运用了大量《圣经》中的寓言隐喻,使作品充满了象征意义。小说的整体布局结构与《旧约·出埃及记》十分相似。都是在居住地备受压迫、奴役,生活猪狗不如,迫于无奈才离开。约德一家在牧师吉姆凯西的召唤下,对加利福尼亚州充满了向往,认为那里有美好幸福的生活,并不远迢迢千里路程,艰难跋涉。而《圣经》中也有类似的故事情节,以色列人是在牧师摩西的率领下,冲破重重阻碍,饱经患难也要到他们心中的希望福地——迦南。但以色列人到了迦南后,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硕果累累,而以约德为代表的贫苦难民虽也看到了肥沃的土地,但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甚至敲诈勒索,使他们面临的仍然是失业,饥饿、贫困、死亡。虽然借鉴了《圣经》中的寓言结构,但结果却截然相反,作者这一目的正是在于讽刺和鞭笞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毁滅性灾难。在人物构造上,运用了象征性手法。以某一个小人物为代表,象征美国20世纪30年代广大被压迫剥削的劳动人民的血泪惨状。
除了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在对客观景物的设置上也大量使用了象征的修辞手法。像自然景象的选择、动物、植物等。作者都赋予了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在第一章中,作者描写沙尘暴将人们的口粮玉米毁坏时,将狂风、沙城暴等赋予了感情,拿它们作为统治阶级的象征。而将被摧毁的稻草、玉米、枯叶、甚至弱小的土疙瘩作为广大被剥削、迫害的劳动人民的象征。沙尘暴伴随着狂风,毫不留情地将人们用以存活的唯一的食物——玉米,摧毁殆尽。通过这种象征意义,约翰·斯坦贝克将统治者与劳动人民抽象的迫害关系,明晰、生动、直观地转化为了血淋淋的事实。虽然有些生命力旺盛的玉米倔强地暂时存活了下来,但狂风却肆虐地掏其根部的土壤,使其不得不倒下。这预示着像弱小的玉米一样苦苦挣扎的广大贫苦民众,悲苦的结局是注定了的命运。残酷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惨绝人寰,令人读来感情充沛,回味无穷,为后文农民被逼到死角不得不起来反抗的事件做了铺垫。
第三章的描写中,对动物也赋予了象征意义。比如,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一只乌龟。它本在草丛中爬行,却突然改变方向穿过草丛爬向旁边的道路,当撞上了试图故意碾死它的卡车时,努力地躲避逃生。作者用这只乌龟象征约德一家的悲惨命运。在草丛爬行时,是约德一家在俄克拉荷马州挣扎时期,当困顿无奈时,不得不转向加利福尼亚州求生。乌龟在道路爬行时,象征着约德一家在加州的际遇。大卡车恶意的伤害象征着剥削阶级对劳动人民残酷的压迫。而乌龟翻越道路的坎坷也正是约德一家命运的艰难辗转。乌龟被挤出路面,四脚朝天,一番苦苦挣扎后终于落地了,但这时,一只大虫子却又虎视眈眈。象征着那时底层劳动人民的惨状,社会的各个阶层如同一群狼饥饿地看着手无寸铁的他们。乌龟最后将身上带的泥土,洒在了裸露的种子上,这颗种子象征着人们的希望,不屈不挠。
结语
语言是进行情感传递的工具,它不是没有生命的,不是没有情感的,任何一种语言的选择,都是为了对一种特殊意义的情感进行传递。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对《愤怒的葡萄》进行赏析,使我们更深一层地领悟到了作品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对约翰·斯坦贝克精湛的写作风格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对更多的作品从文体学角度进行赏析和阐释,对于我们理解、鉴赏作品,提高写作水平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斯坦贝克:《一封谈评论的信》,《美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99年版。
[2] 秦秀白:《实用文体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
[3] 秦秀白:《文体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 胡天赋:《〈愤怒的葡萄〉:一部伟大的生态文学之作》,《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作者简介:张彬,男,1986—,安徽阜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工作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