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观折射下的20世纪美国华裔文化心理嬗变

2013-04-29 00:44扈彩霞
作家·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文化心理金钱观

摘要 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必然产物。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其文化心理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体现美国华裔金钱观的作品《唐人街》、《花鼓歌》、《望岩》和《北京人在纽约》向我们清晰展示了20世纪美国华裔文化心理的变化,即:美国华裔文化心理经历了一个由全中化到倾美化的嬗变过程。

关键词:金钱观 美国华裔 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 文化心理的内涵

文化心理是文化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文化心理学认为,“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创造出来的,而“心理”在人们创造文化的各种活动中又会发生变化,从而来适应新的文化。文化与心理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建构。人一方面根据自己的认识、意愿、需求等心理因素来改造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使其文化化;另一方面,又要重新审视这个被改造了的世界,进而获得新的认识和心理体验。跟“文化”一样,“心理”也具有群体差异性。在既定时间内,具有不同文化心理的群体显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故而,文化心理的研究要“把心理行为看作特定文化的产物,重视各种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的独特性”(田浩,2006:795)。美国华裔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我们对其文化心理的研究也要从其心理行为入手。迄今为止,有不少华裔文学作品反映了美国华裔的文化心理,比如《唐人街》、《花鼓歌》、《望岩》和《北京人在纽约》等。通读这几部作品,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整个20世纪美国华裔在金钱观上的变化。

二 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华裔的金钱观

大多反映20世纪上半叶美国华裔生活的作品显示,美国华裔在金钱方面奉行着“取之有道,用之有方”的做法。《唐人街》中的冯老二靠经营洗衣店为生,生活非常节俭,期望有一天能扩大生意,开个餐馆。冯老二的形象是典型的中国化形象。他跟正统的中国人一样,在儒家的“仁道”思想指引下生活,“德”字优先。而儿子佛烈德利克在很小的时候就来到了美国,深受美国文化的同化,在对待金钱的问题上,他摆脱了靠卖苦力赚钱的典型美国华裔生意人形象,白手起家,在保险公司崭露头角,收入相当可观。而在“敛财”方面,他也不择手段,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也欺骗。在抗日战争爆发时,他居然从父亲的捐款中拿出五十元为自己所用。在传统的中国人看来,这是被金钱“腐蚀”了“心灵”(2010:142),表现出了美国人个人主义至上的一面。

《花鼓歌》中的王池扬代表的是移居国外的乡绅官宦的形象。在金钱面前,王池扬表现出了中国人保守的一面。他把钱带到美国之后,拒绝存入银行,而是把钱放在床下。他的理由是:钱就像女人,女人不能交给别人保管,同样钱也不能交给别人保存。在钱的使用上,王池扬仍奉行着传统的中国家长制观念,担负着家庭的开销,并且认为孩子的花销也理应由自己负担,在儿子面前仍有“将成人当儿童”(2004:208)之嫌。而大儿子王大在美國接受教育,受到美国思想的影响,逐渐产生了独立意识,认为钱必须是要由自己来赚的。王大内心有一种完全依靠自己的渴望,但在社会中却处处碰壁。他也曾为自己28岁还依靠父亲的供养而深感内疚。表现在言行上,儿子王大自由散漫,不听父亲召唤。求职挫败的他以此来显示自己对经济独立的渴求。王大在一家美国餐馆找到一份洗碗的工作,却遭到父亲的坚决反对。父亲对他金钱上的保护不但没有减轻他的负担,反而使他内心更加沉重。最后,王大通过卖菜来养活李氏父子的做法是他彻底挣脱父亲中国传统观念束缚,走向独立的开始,也是他美国化思想占优势的表现。

《唐人街》和《花鼓歌》反映的都是20世纪上半叶的华裔生活。在这一时期的老一代移民在捍卫中国传统方面表现得非常坚决,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在美国待多少年,变化相对不大。两部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冯老二和王池扬始终如一地信守着自己中国化的金钱观,在金钱方面表现出保守、节俭、精打细算的一面。而儿子辈的人物则受美国文化影响,产生了一定的美国化倾向。虽然他们的美国化思想已经足以构成与父辈心理上的对立,但一定程度上还不够彻底。《唐人街》中的佛烈德利克也曾把自己第一笔存款五百元分文不留地奉献给家庭,使得母亲和弟弟、妹妹能够来到美国这片土地,实现家人团聚。从这个层面上讲,佛烈德利克金钱面前表现的也不是完全的“利己主义”,他也有中国人顾家的思想。在他身上,表现出的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又有美国文化元素。事实上,他跟《花鼓歌》中的王大一样,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复合体。《花鼓歌》中王大内心的矛盾足以展现中美文化的冲突。一方面,他接受父亲的生活“馈赠”;另一方面,又渴望经济独立,愿意放下身价去从事体力劳动。正如赵文书(2009:232)所说,他们就是“身处中西文化之间的矛盾人物”。

三 20世纪下半叶美国华裔的金钱观

到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华裔的思想有了进一步转变。金钱方面反映最突出的要数伍慧明的《望岩》。《望岩》中的“父亲”司徒金借给“儿子”杰克钱,几次提到追加利息。一次是买身份的四百块钱,追加了百分之七的利息;一次是改行做“蓝色透明”洗涤用品的改行费,追加了五块的利息。这种不顾“父子”情谊,严重金钱至上的做法,是中国传统伦理观所背弃的。中国人讲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在金钱上是不会分得那么清楚的,正如《花鼓歌》中的父亲王池扬,不但不把儿子花自己的钱当成一笔“债”,反倒认为是自己的义务。《望岩》虽反映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华裔,跟《花鼓歌》相比,仅差几十年,但其中反映出司徒金的做法已染上了明显的美国化倾向,显现出典型的“拜金主义”。更为甚者,“竹女”乔伊斯的叔叔,给哥哥付了火化费,还要其子女偿还。因此,乔伊斯在地下浴池上班不是为了糊口,而是为了还叔叔的债。这种过分“亲兄弟明算账”的做法是与中国伦理背道而驰的。孔子曾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乔伊斯叔叔的这种做法无疑演绎的是中国传统观念中“小人”的形象。

《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男主人公王起明在金钱观上的转变最能体现美国华裔文化心理的变化。王起明、郭燕夫妇在美国除了郭燕姨妈外,举目无亲。王起明当初携妻子满腔热情地去投奔姨妈,受到的却是“冷遇”,让他受到当头一击。姨妈在接到他们的时候,没有把他们带回自己家,而是径直把他们送到了提前为他们租好的地下室。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姨妈给他们五百元应急,还明确告诉他们是“借”的,要让他们日后还,并且连房子租金、押金一起,算得一清二楚。王起明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王起明的这种心理落正是中美文化冲突的完美展现。在这之前的王起明接受的是纯正的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情味”。姨妈的这种做法与中国文化相比,正所谓“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庄子·逍遥游》)。身遭此“境遇”的王起明理应接受教训,对国内过来投奔他的朋友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然而,在美国居住久了,他在不自觉中其行为也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十年后的一天,当王起明的朋友邓卫来美国投奔他时,他的接待再现了当年郭燕姨妈的一幕:他将邓卫带到了同样的地下室,并且用同样的话语“借”钱给邓卫。作者这样戏剧性的安排,无疑是为了向我们展示,此时的王起明不仅已经可以理解美国人的行为,而且,还把美国文化融为自己的一部分,行为举止已经完全像一个地道的“美国人”。

《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起明真实演绎了美国华裔文化心理的一个变化过程。王起明的美国化过程从他进入美国的第一天就开始了,他在无人依靠的境遇下不得不自立。如果说,王起明的自立还有一定被迫成分的话,作为王起明的下一代宁宁的独立则是完全自愿的。宁宁来到美国接受的是美国的教育,感染的是美国的思想,生活上她不愿意受到父母的摆布,经济上也不愿依赖父母。她几次离家出走,情愿大街上乞讨,也不愿花父亲的钱。如果说《花鼓歌》中王大的独立意识在社会四处碰壁的情况下还稍显犹豫的话,《北京人在纽约》中宁宁的独立性则更彻底。事实上,宁宁在社会中混得也并不是很得意,她染上很多陋习,比如吸毒。她比任何人都需要钱,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她也坚决跟父母划清界限,不拿父母的一分钱。作为父亲的王起明为此很苦恼,也尝试走近女儿,给女儿经济上的支持,但是女儿拿到钱却毫无顾忌地把它扔到路边。叛逆也好、不屑一顾也好,这一切都使她走向经济的独立。她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变化归根结底还是美国价值观念的潜移默化,是她逐渐走向美国化的一个过程。宁宁在离家出走时,留给父母的信中曾这样写道:“我长大了。在美国,像我这么大的青年,一定要一脚踏出大门、自谋生路去了。……”(1991:149)

四 美国华裔的文化心理演变

由20世纪美国华裔的金钱观不难看出他们文化心理的转变,经历了一个由固执、保守、顽固地恪守着中国的文化传统到逐渐被美国文化同化的过程。这是一个慢慢的变化过程,从反映20世纪30年代生活的《花鼓歌》和《唐人街》到20世纪60年代的《望岩》再到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人在纽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才基本完成这种转变。美国,被没有到过的人看作是天堂,但对置身其中的人却是“地狱”。《北京人在纽约》中有句台词说得好:“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约,因为那里是地狱……”(1991:254)。这后半句生动地反映了美国华裔在中美文化夹缝中的煎熬。他们也曾成为中美文化的矛盾体,正如《唐人街》中的佛烈德利克和《花鼓歌》中的王大。由他们作为过渡阶段,完成了从其坚守中国文化阵地的父辈到被美国文化同化的以宁宁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的转变。宁宁父亲王起明入美以后自身的一个变化过程也反映出了美国华裔文化心理的一个演变过程。从其入美最初的不适到他最后给新入美的其他朋友带来的不适无不说明了这一点。从四部作品中的父辈与下一辈的对比来看,总是下一代人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大,被同化的过程快。这可能跟新一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很大关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华裔之后的文化心理发展趋势必将是走向“倾美化”,越是新一代偏离中国文化将会越远。

五 结语

文化心理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必然产物。美国华裔,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在入美以后经历了一个由全中化到倾美化的文化心理变化过程。反映20世纪美国华裔生活的几部作品《唐人街》、《花鼓歌》、《望岩》和《北京人在纽约》等很生动地展示了这一点。单单从这几部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主人公的金钱观就能很好地折射出20世纪以来美国华裔文化心理的这一嬗变过程。从冯老二的赚钱有道用钱有方、“德”字优先,到王池扬对儿子的百般呵护、宁肯不让儿子经济独立也不愿儿子出去刷碗为自己丢脸的“面子”心理,无不反映出深厚的儒家文化;儿子辈的佛烈德利克和王大则是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体;再到20世纪下半叶出生的宁宁基本上接受了美国文化,具备了美国人的文化心理特征。从此可以看出,美国华裔的文化心理变化曲线是由“全中”到“倾美”的、是由中美文化冲突走向文化融合的,当然,其间变化过程注定是曲折的、辛酸的。

注: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13WD66);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自主创新科研计划项目(13CX04006B)。

参考文献:

[1] 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版。

[2]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田浩:《文化心理学的双重内涵》,《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5期。

[4] 禹芳琴:《谈货币的人性恶值》,《商业时代》,2010年第35期。

[5] 赵文书:《和声与变奏——华美文学文化取向的历史嬗变》,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扈彩霞,女,1979—,山东东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心理金钱观
和年轻人谈谈“钱”
赌博是如何毁掉人生的
一名小学生的金钱观
唐宋时期敦煌消费的社会生态环境探析
当代汉语亲属称谓词缀化分析
身体化倾向文化心理对于独立人格教育的影响和抑制
一个古老民族文化心理的艺术沉思
透过方言词语看东安丧葬民俗文化
透过方言词语看东安丧葬民俗文化
试论陶行知的道德观与金钱观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