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创作中人物形象的意象化设计

2013-04-29 00:44:03韦伊纳
作家·下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

摘要 作为文学创作中的形象类型,意象主要是作者为了表达其内心情感、思想、理念而设计的一种形象。而人物形象设计是文学作品中展现作者内心、体现作者情感、将文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人物形象设计及其意象化概述出发,主要以张爱玲的小说为例,从其文学作品的人物肖像描写意象化、人物服饰描写意象化、人物心理描写意象化、人物命运描写意象化这四个方面入手,具体探讨人物形象设计意象化的构建。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 文学作品 意象化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文学创作中的形象类型,意象主要是作者为了表达其内心情感、思想、理念而设计的一种形象。文学作品中意象的描写跟其写实性形象描写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意象描写中的“意”主要就是作者心理、情感、思想等主观性的形象,这些构成了意象型形象的主要因素;其中的“象”主要是为了表达其心理、情感、思想等主观性形象而创设的直观感性形态。意象中的“象”是因为“意”而产生的,它是主观的“意”跟客观的“象”彼此的融合。而意象性形象设计或者构建往往是通过暗示、比喻、象征的文学创作手法展开的。下面主要对文学创作中人物意象性形象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 人物形象设计及其意象化概述

人物形象设计是文学作品中展现作者内心、体现作者情感、将文学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重要手段。通过人物形象的设计,使得文学作品创作能体现情感张力和直观视觉的融合。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对文中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展现主要是通过对其肖像、服饰、心理、命运等方面的描写,将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心情感、思想展现出来。人物形象设计的意象化主要是指在人物形象设计中将人物的肖像、服饰、心理、命运等客观的“象”跟作者主观上的“意”进行融合,通过实在的人物形象去表示、渲染、烘托、暗示作者心中的感受,即通过人物形象设计将作者主观的心理、经验、情感、思想进行直观的外现。同时,人物形象设计的意象化也体现在文学语言的某种暗示性、隐喻性、象征性的创作手法上面,通过客观的人物情节或者人物感性表情,如人物隐喻、象征、典故、环境、情景、场面、表情、情节、事件、人物特征、服饰等,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体现出来。因此,许多文学作品在对人物命运、性格、心理、情感、思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设计具有一定象征性、隐喻性、抽象性、直观性等意象化特征,从而给读者一种强烈的色彩与氛围的冲击性,让读者直观地探视人物内心本质、挖掘人物思想内涵,最终实现刺激和吸引读者眼球的目的。总之,在人物形象设计的意象化构建中,并不只是对客观人物进行机械的复制以及直观的感觉再现,而是体现在人物客观形象的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象”的审美意蕴上。

二 人物形象的意象化设计

前文的概述已介绍了在文学作品中需要从哪些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意象化设计。下面笔者将主要以张爱玲的小说为例,仔细钻研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进一步探讨人物形象的意象化设计是如何着手的。

1 人物肖像意象化描写

在许多文学创作中,人物肖像描写大多是通过描摹和色彩写实进行的,其意是通过人物肖像的色彩写实和描摹来透视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在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中,对人物肖像描写进行了意象化的构造,充分应用了意象中的隐喻、象征之特点,从而强化读者对文学语言的感受力,进行视觉意象化和诗化的审美体验。在张爱玲的文学作品中,对人物肖像意象化描写的作品如《金锁记》,其中有這么一段话:“世舫回过头去,只见门口背着光站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团龙宫织缎袍,双手捧着大红热水袋,身边夹峙着两个高大的女仆。门外日色昏黄,楼梯上铺着湖绿花格子漆布地衣,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世舫直觉地感到那是个疯子……”这段话中对老太太人物肖像的描写“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脸看不清楚”、“毛骨悚然”,给读者产生了一种牢而不忘的意象,即它隐喻着世舫那丧失了的人性和破产了的道德。通过人物肖像的描写给读者一种内心意象或者主观构思。

在中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作者用精妙的意象化造型塑造出了孙悟空这个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他聚神、人、妖的特质与一身,并三位一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具有极高的艺术抽象性和概括性。我们发现孙悟空面部没有皱纹,却有人一样的皮肤质感;鼻子像人,眼睛像人,额头像猴;嘴像猴,但没有猴嘴那么大;毛发式样与金丝猴的毛色和密度相似。人与猴两个不同物种所具有的物象特征通过作者的巧妙组接,在美猴王的身上完美地表现了出来。通过《西游记》中美猴王造型设计说明,在对人物形象设计的意象构建中,一定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敢于舍弃生活中的一些本来面貌,充分调动人物形象的各种造型语符,如化妆、发型、服装等,以丰富人物形象的意象,辅助作品的表达。

2 人物服饰意象化描写

许多文学作品中通过人物服饰的描写从而彰显出其内心的情感、思想、观念,也反映出其所生活的社会背景,从而给读者以隐喻或者象征性的意象。在张爱玲小说中,她就经常性地给人物的服饰注入意象化特征,以华丽的、叠砌的服饰,来暗示、隐喻出一种苍凉的、凄切的人生或者生产存在。因此,在研读张爱玲的文学作品时,我们要关注其在人物服饰描写上强烈的象征性隐喻和意象性特征。例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她穿着的一件曳地的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染绿。她略略移动了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衣服似乎做的太小了,两边迸开一寸半的裂缝,用绿缎带十字交叉一路络了起来,露出里面深粉红的衬裙”。通过意向性的人物服饰描写,将人物的生活习性隐喻象征地表露出来。其中绿色表示出活力和朝气,与深粉色这样鲜艳的颜色搭配起来的描写很明显体现了作者的深层用意,即她的生命是如此的放姿,有隐喻其游戏人生之嫌。再如,《雷雨》中的鲁妈,梳着盘于脑后的简单圆形发髻,这是中国劳动妇女中常见的发型。但这并不足以表现鲁妈的特殊,于是作者为她搭配了干净整洁的衣裤,颜色素雅端庄,在肘部或膝部加块针脚细密、形状齐整的补丁。整个人显得一丝不乱、清清丽丽。基本确立了鲁妈勤劳朴实、有教养,但家境贫寒的形象,这样显示出鲁妈与普通佣人的差异。

3 人物心理意象化描写

许多文学作品中通过人物内心的描写,将人物的个性、生活处境、社会背景、人物的思想、人物的情感表露出来。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经常性地采取意象化的处理方法对人物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例如,《金锁记》中关于曹七巧的心理描写:“季泽走了,丫头老妈子也给七巧骂跑了。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一更,二更……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寂的一刹那。”在文中,这段话通过比喻手法,将酸梅汤一滴一滴往下滴的状态比喻成七巧缓缓流逝的孤寂漫长的一生。再如,“她到了窗前,揭开了那边上缀有小绒球的墨绿洋式样窗帘,季泽正在弄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臂上,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并飘飘拍着翅膀。”这段话同样是采用比喻手法,季泽的离去仿佛是夏天里的微风在裤褂里白鸽般地拍打着翅膀,从而表露出曹七巧对美好爱情的虚幻梦境彻底的破灭而呈现出一种失落、孤寂的心理。

4 人物命运意象化描写

文学作品人物形象设计中,作者也将人物形象的设计体现在对人物命运的描写上,通过人物命运的描写彰显出作者内心思想和观点。而在人物命运描写中也可以注入意象化特征,从而使其更具文学艺术性,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眼球。在张爱玲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命运意象化的描写非常多,在《金锁记》的结束部分,张爱玲将曹七巧这一辈子的空虚生活通过意象化描写直观地展现在了读者的眼前。文中最后结束部分通过对曹七巧一生进行了概况性的描写,同时作者在描写中也不缺少意向性特征,利用这些意向性手法将曹七巧一生的命运深刻地烙在读者的心中。“套过滚圆胳膊的翠玉镯子,现在顶着骨瘦如柴的手臂往上推”这句话的描写从表述了曹七巧对其生命的荒废,也体现了她过去的天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即使她具有一颗铁石心肠的心,但是她对自己自怜自惜的态度总还是存在的。作者充分围绕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设定,对其一生命运进行意象化描写,从而达到让读者意想不到、刻骨铭心的效果。张爱玲不单单是对曹七巧一生的凄苦悲凉实况进行了意象化概括,同时也对曹七巧的悲剧命运、个人个性、人生轨迹的根源进行了象征性的、直观性的揭示,有着高度的浓缩和象征意义。例如,翠玉镯子便象征着财富和金钱牢牢地在她的身体上套了一生,从而使她丧失了自由、爱情、青春。这便道出了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真正寓意:金钱乃悲剧之源。

三 人物形象意象化的功能

1 意象与人物的心理

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意向与人物的某些心理方面进行自然契合,使读者能够通过形象的、可感官的描写直达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复杂隐晦的内心世界。在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中,作者对曹七巧的儿媳妇芝寿的描写,借用芝寿眼中如同“狰狞的脸谱”的月亮的意象化描写,揭示了芝寿在七巧的狰狞与恐怖的控制欲下暗无天日的生活,更是隐喻了作品的主角曹七巧畸形变态的悲剧人生。

2 意象与人物的命运

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还善于把日常生活中所提及的事物都转化成表达其人物形象命运的意象。如一弯明月、一座钟、一碗酸梅汤等,她通过强烈的主观化聯想,赋予它们一个个新的内涵。例如,在她的《沉香屑第一炉香》结尾部分,薇龙在和乔琪一起去浅水湾看热闹时,“他的嘴上仿佛开了一朵橙色的花,花立时谢了”。在这里,我们很明显地可以感觉到,花的凋谢预示着甘愿沦为妓女的薇龙的未来命运。

张爱玲文中的这些意象都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真实存在的,符合日常生活,匹配特定情景,并没有天马行空、艰难晦涩的夸张性描写。然而,由于她能够在意象营造上别出心裁,融入人物的主观感受及她对生命的感悟,使原本无生命的景、物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获得了超越本体的象征意义,令读者能在这些习见事物构成的意象中感悟到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使读者在阅读时不再仅仅停留在物就是物的表象上,而能不自觉地联想起小说中的景与物并融入小说设定的氛围中。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中通过对人物形象设计的意象化构建,能有效地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表露出来,从而让整个作品更富有文学艺术性,让人物形象深刻地、牢固地烙在读者的心中而难以忘怀。文学作品人物形象意象化描写主要是通过隐喻、象征、暗示的手法将文学作品中应有的那种艺术美感展现出来。同时,在人物形象设计的意象化构建中,除了对客观人物进行机械的复制以及直观的感觉再现外,其还体现在人物客观形象的言外之“意”和象外之“象”的审美意蕴上。总之,作为文学创作中的形象类型,意象主要是作者为了表达其内心情感、思想、理念而设计的一种形象。意象中的“象”是因为“意”而产生的,它是主观的“意”跟客观的“象”彼此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徐克瑜:《隐喻和象征——细读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化呈现艺术》,《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3] 王英:《奇诡艳丽、华美朴素的艺术宫殿——论张爱玲小说的意象和语言艺术》,《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S2期。

[4] 王林义:《论张爱玲小说意象营造》,《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 王先霈、孙文宪:《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作者简介:韦伊纳,女,1982—,河南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6
从文学作品的审美构成看当代观赏石的鉴赏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7:09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16
文学作品与数学
英语模糊语言翻译教学改革探析——以文学作品《飘》为例
美国文学作品中“美国梦”的形成与蜕变
文学作品与数学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语文知识(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