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毅
十八大主题的第一句话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其深刻含义:在实践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的有机统一,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坚定不移地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物质凝聚力、政治凝聚力、文化凝聚力、社会凝聚力,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经验总结、历史选择、正确结论。
首先,从社会主义在中国实践的历史背景分析。早在18世纪40年代前后,面对西方列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许多志士仁人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但都失败了。
历史表明,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奋斗史,中国人不畏灾难深重,不惧危机深刻,怀着顽强的“中国梦”,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不断探索,尽管内容和形式多姿多彩、亮点纷呈,尽管屡屡受挫、屡屡失败,但实质是惊人地一致,都希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那么,为什么会屡屡受挫、屡屡失败呢?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没有先进政党及其先进理论的指导。
其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发展的历史长河分析。20世纪,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迄今165年间,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震撼世界的“四件大事”:一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标志着社会主义第一次变成了现实的社会实践、社会制度。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取得了革命胜利,以及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三是,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使社会主义遭受空前的“大挫折”,被人们称为20世纪的“历史之谜”。这是为什么?人们在思考着、在探索着,力求揭开谜底。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欣欣向荣的建设。铸就了世界上最为壮观的发展奇迹。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旺盛生命力,也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开始从挫折中走向复兴。
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到底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恩反复告诫人们,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是进一步研究和实践的出发点,以及供这种研究和实践的方法:反复强调要“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一再声明要“从历史事实出发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确切结论”。列宁经过十月革命后短短6年创建社会主义的实践,深有感触地说: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斯大林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实践形式——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在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包围和战争威胁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为了避免资本主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弊端,应对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中心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的需要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实践的发展,苏联这种模式的缺陷日益凸显,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实际,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世界社会主义在很多方面出现了危机,迫使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不得不思考:原本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会产生危机?怎样避免和摆脱危机?如何找到和坚持适合本国国情、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新道路?这是社会主义实践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课题,也是一道重大的“历史难题”。
其三。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分析。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才刚刚开始起步,中国共产党人就针对苏联模式存在的弊端,开始探索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强调指出,“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十月革命就是俄国革命的民族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在政治方面是如此,在艺术方面也是如此”。这就明确提出了要创造性地建设具有中国独特民族风格、民族形式的社会主义。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实践的思考,把注意力放在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规律与实践上。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到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道重大的“历史难题”。破解这道“历史难题”,归根到底要在实践中解决好两大根本问题:一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二是如何在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中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社会主义迫切需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基础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搞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根本问题。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邓小平根据时代特征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回答了如何在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中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他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做出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后,不仅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而且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认为这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为此,做出了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决策。1979年,邓小平同志不但第一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而且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还对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进程进行了考察。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以改革开放作为现代化的动力,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巨大地改变着中国的面貌,推动着中国在与国际社会的互動中向前发展,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但接近不等于实现,实现中国梦、梦想成真,要靠继续实干,实干兴邦。尽管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了,但人们对美好生活又有了新期待,期待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更加清洁的生态环境;对发展又有了新期盼,期盼从“粗放经营”转型为“创新驱动”、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从“环境保护、持续发展”提升为“美丽中国、永续发展”,这些都迫切需要在实干的奋斗中抵达梦想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2]列宁全集:第3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列宁全集:第3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4]毛泽东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5]毛泽东选集:第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6]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
(作者单位:中共六盘水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