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帆
在刚刚结束的“2013中国工业与信息化融合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介绍了2013年工信部在推进两化融合工作方面的四个重点方向:即推动智能工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服务业新模式的建立;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用新的思路、新的手段来统筹信息安全与发展。对于这样的新方向新要求,不少省市开始纷纷审视自己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两化深度融合工作中的结合点。
江苏省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两化融合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十大重点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到“十二五”时期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专项发展规划,传统产业升级计划、“万企升级”行动计划等规划和政策意见,都把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加快两化深度融合作为重要内容,同时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加强目标考核,形成推进合力。
加快行业应用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立足江苏省本地的产业特色,针对不同行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面对两化深度融合和智慧江苏的建设方向,应强化重点行业推广应用,增强产业竞争力。
具体来说,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产业为重点,跟踪国际最先进信息技术,推进研发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增强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对传统产业实施信息技术改造。近年来,江苏省在对纺织、冶金、轻工、建材四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工作中,以两化融合为导向,排出一批投资强度大、母体质态优、示范效应好的重点技改项目,列入“百项千亿”重点技术改造工程,推动生产装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提高企业信息系统集成、能源资源高效利用和安全生产水平。无锡市第一棉纺织厂采用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机组用电信息,监控生产状态和产品质量,提高了高端产品的生产能力,目前精梳纱线出口欧盟数量居全国第一,劳动生产率为25人/万锭,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突出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以“百企示范、千企试点、万企行动”为重点,从全省100个产业集群、4万多户规模企业中,择优认定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以核心技术突破为重点,分类推进企业两化融合,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公共技术平台凝聚和中介服务机构牵引相结合的两化融合模式。目前,已认定76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全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装备自动化率达85%以上,计算机辅助设计普及率达90%,重点企业内联网应用率达80%,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商务、进销存管理及相关软件应用率分别超过30%、40%和5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三分之二。徐工集团工程机械产品的远程定位、远程监控、故障诊断、远程维护等智能化控制国内领先,产品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坚持低碳化、绿色化发展方向,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以钢铁、建材、化工等流程工业为重点,通过加快传统产业主要耗能设备和工艺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建立健全面向重点用能企业和地区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和监督管理体系,在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自动连续监测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信息管理体系;引导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加快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节能新机制推广,采用自动化、信息化和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能源系统的生产、输配和消耗环节实施集中扁平化的动态监控和数字化管理,实现系统节能。
强化优势
江苏省充分利用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早,信息产业规模较大、发展势头强劲的优势,坚持顺势而为,加快推进两化融合,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工作实践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这样几点共识:
两化融合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信息技术和工业软件在企业研发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研发设计能力和效率,加快了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步伐,尤其是产品全三维建模、数字样机、虚拟仿真、协同设计等新型研发模式的推广应用,使研发设计水平实现了大跨度跃升,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起到了基础性、关键性、决定性的推动作用。熔盛重工集团公司实施“设计数字化集成技术”项目后,实现了船舶主导产品无纸化设计,三维造船设计(CAD)覆盖率达95%,产品设计周期缩短30%,企业资源总利用率提高10%以上,综合经济效益提高20%。
两化融合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保证。信息技术融入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带动企业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全面创新,将极大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苏州金龙海格汽车的G-BOS智慧运营系统,已在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6000多台营运客车上使用,实现了客车信息化营运管理技术的重大突破,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实践证明,只有加快企业两化融合,实现集成创新与协同,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攀升,才能得力有效地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两化融合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通过对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大幅度提高了产业水平。目前,江苏冶金行业优钢比达到60%以上,板管带比达到50%以上;建材行业中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迅速,新型墙材占全省墙材生产总量的比例达85%以上,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等各种新型防水材料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特种陶瓷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群。我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率先在全国建立电能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电能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专业化”,大幅提高了需求侧管理水平,为维护供用电秩序稳定、促进节能减排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证明,加快两化融合不仅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而且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是江苏工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