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玲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内涵,每个区域的产业资源得到有效发掘,每片土地上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才能继续传承流淌。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新一轮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更是承载广大农民“中国梦”的出发点和支撑点。“进了城”的农民靠什么生存和获得收入?新的城镇应有怎样的产业支撑?
填补产业空心
动迁103万人口,等于迁建一个小国家——三峡工程移民是一个城镇化的壮举。但十年来,在“一产弱、二产虚、三产缺”的库区,如何让移民安居乐业却是一场艰难的探索。建立新的城镇基础设施并不难,难在怎样让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如何助推产业发展、带动移民就业一直困扰着当地政府。十年来,在中央财政支持、从三峡电站发电收益中提取产业发展基金、全国对口省市支援等多方面努力下,三峡库区产业空虚难题开始逐步破解。
建城易,建产业难。在行政权力主导下,征地、拆迁、盖楼,形成“小村合并成大村,大村合并成城镇”,这是一种最容易操作、最容易出政绩的城镇化路径。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认为,简单的“造城”,使土地城镇化的速度远远快于人口和产业城镇化,必将导致产业空心和人口聚集速度减缓。缺少产业支撑,“产业空心化”最终将使城镇化后继乏力。
城镇化必须是产业发展的结果。与此同时,怎样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好当地的环境和地域文化传统及特色?城镇化应选择怎样的产业发展?专家认为,特色文化产业可以是一个路径。
在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当地政府注意到了产业的重建,“羌绣帮扶计划”让当地10万名羌族妇女足不出户便可依靠擅长的羌绣手艺为家庭创造经济收入,从而达到“一人就业,带动全家”的效果。
不仅在灾后重建中,立足当地文化资源的特色文化产业,也正在成为城镇产业发展中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农民增收的利润点:福建莆田的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湖南的湘绣、东阳的木雕、青海的唐卡……
比如,“二百支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记载了山东省潍坊市闻名遐迩的手工业,历经千百年传承发展的嵌银漆器、风筝、核雕、仿古铜、木版年画、布玩具、地毯、抽纱等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经过多年的发展,潍坊市已形成了一批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全市从事工艺美术产业的人员达到2万多人,带动农村加工队伍10万多人。2011年,仅全市74家规模以上工艺美术企业就实现销售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66.5%,实现利税6.14亿元,增长36.6%。
挖掘文化资源
“陶瓷之都”广东佛山市,通过文化和科技的双轮驱动来挖掘自己的产业资源,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喷墨壁画、瓷艺画等带有文化味和现代时尚气息的新产品,使得佛山陶瓷产品从原来的简单色调和图案开始迈入多彩时代,提高了陶瓷产品的价值,也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特色。
“一个地方的手工艺,往往与当地的文脉息息相关,无论是原材料还是造型艺术,从里到外,处处浸润着当地的风物人情。”山东省文联主席潘鲁生如是说,传统的民间文化资源要形成新的特色文化产业,必须从产业角度有新的培育和发展。
首先,要有设计,提升品质。不能像现在一些地方的旅游纪念品是“低质廉价”的代名词,文化产品应有品牌,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提高价值。比如一幅苏绣,它不仅仅是一件绣品,更是一个绣娘凝心静气、一针一线绣出的青春岁月,有人的情感和灵魂,价值就提高了。
其次,原汁原味的手工艺应摒弃农业经济时代的经营理念,对接现代经营理念。也就是说,内容可以是“原生态”,但营销方式一定要“现代化”,要用现代人的方法去卖“老文化”,要形成规模,通过协会、公司加农户等新的市场组织形式,去对接现代商业和营销模式。
农民进入城镇,肯定不能再靠传统的农业收入维系生存。一方面要提高农业现代化的程度,提高农村劳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依托当地的文化基因和产业资源,再用现代的设计理念,融入工业化加工,形成“升级”的民间工艺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
城镇特色需要培育。有了特色文化产业,我们的城填化才不会是“千城一面”,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内涵,每个区域的产业资源得到有效发掘,每片土地上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才能继续传承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