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必萱
本次展览以华夏文明最灿烂的大宋(宋金)时代为历史背景,打破以窑址为布局的展陈方式,重点放在对当时的文化现象及审美差异的解读上,以瓷话史,凸显不同时空、不同生存环境的文化交错与排比。展览从瓷器的功能用途出发,将同时代的同一类器物放在同一展示平台上,以当时生活的几个片段还原历史细节,从一个侧面展现南北瓷器的地域文化差异以及那一时期的社会时尚和生活点滴。同时以器物本身的视觉效果,对比不同地域的审美意趣,让观者以今人的眼光去感受当时的生活品质,体会那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民窑奇葩——磁州窑
磁州窑是古代北方一个庞大的民窑体系,具有极为鲜明的民窑特色。磁州的烧瓷历史较早,从北朝时就开始烧造青瓷,唐末五代生产白瓷。从北宋开始,磁州的烧瓷业经过长期生产演变形成了“白地黑花”的独特装饰工艺,在古代陶瓷史上独树一帜。磁州窑从市场需求出发,大量生产以碗、盘、盆、罐、缸、瓶、枕等为主的民用器物,占领了北方的陶瓷市场;同时,又以其简约质朴的造型,粗犷豪放的装饰风格,影响了河南、山西、山东、内蒙古、江西等地窑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系”。在广泛的生产传播中,磁州窑的技艺还影响到朝鲜、日本、泰国、越南等东北亚和东南亚国家,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磁州窑的装饰内容具有浓郁的民间情趣,极富北方的民情、民风、民俗性,被誉为民俗博物馆或“民俗词典”。其装饰工艺多种多样,如划花、刻花、剔花、珍珠地、印塑等,特别是它学习传统水墨画的技法,创造了以毛笔为工具的白地黑花装饰工艺,以自由、粗犷的画风表现民间喜闻乐见的装饰内容,从而形成了质朴、洒脱、豪放的装饰语言和风格,产品黑白对比强烈,呈现出明快、舒展、生动的装饰艺术效果。
金代磁州窑红绿彩人物像磁州窑博物馆藏,高35厘米(图1)。此件中年男子人物像为文官造型,端坐于扶手椅之上。人物俊眉秀目,红唇黑髯,头戴黑色幞头,身着黄褐色底的圆领窄袖长袍。坐像彩绘以红绿彩装饰为主,袍衫上以红、绿、黑三彩绘出装饰图案及腰部的革带。
红绿彩是指在白釉上用红、绿、黄等彩勾画出纹饰,再入窑以800℃左右的低温烧成。磁州窑的红绿彩产品主要都是金代生产的。当时,与南宋隔江而治的金国处在多民族杂居、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时代,金文化中刚健豪放的品格,崇真尚实和以“俗”为美的审美风尚,给中原带来了一股清新质朴的气息,促进了以“俗”为美的金代院本、杂剧、诗词的发展。表现在陶瓷面貌上,色彩对比强烈、风格粗犷豪放的磁州窑白地黑花、大俗大雅的红绿彩瓷器得以脱颖而出。
金代磁州窑素胎蹲力士脊饰磁州窑博物馆藏,磁县观台镇磁州窑遗址出土(图2)。口径7.8厘米,高23.5厘米。素胎,平顶,中空,面部特征似熊,眼部、双耳绘黑彩,短颈,上身赤裸,下着包肚,两手扶膝,做蹲坐状。
宋磁州窑白地褐彩草叶纹行炉磁州窑博物馆藏,磁县观台镇磁州窑遗址出土(图3)。口径16厘米,底径7.7厘米,高12厘米。圆唇,宽平沿,直筒腹稍深,喇叭足。沿面上用褐色的釉料绘5组草叶纹,白地满釉。
宋磁州窑白地划牡丹纹叶形枕磁州窑博物馆藏,磁县观台镇磁州窑遗址出土(图4)。长29.3厘米,宽28.5厘米,高18.5厘米。叶形枕面内划牡丹纹。枕面下为椭圆形墩,中空,有透气孔。
金代白地黑花篆书文字腰圆形枕磁州窑博物馆藏(图5)。长25.7厘米,宽21.8厘米,高12.3厘米。枕面用5条线作边框,内书6行篆文:“绣顶聚金不胜情,夏夜瓷枕自凉生。清魂内人游仙梦,有象纱橱枕水晶。”这首诗生动地阐述了瓷枕作为寝具在三伏夏日使用的妙处。
该枕底部有仰覆莲“张家造”窑戳,类似现代的商标。依迄今出土瓷枕的戳记来看,有“张家造”“王家造”“李家造”“赵家造”“常家造”“陈家造”等戳记,它们应都是以姓氏戳印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其中以“张家造”的影响最大。
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虎纹腰圆形枕磁州窑博物馆藏,磁县观台镇东艾口村出土(图6)。长28.5厘米,宽21.5厘米,高12.5厘米。枕面绘下山猛虎一只,十分写实,背景有松树、山石纹。枕周壁绘卷草纹,后壁上有一透气孔。
金代磁州窑素胎摩羯脊饰磁州窑博物馆藏,磁县观台镇磁州窑遗址出土(图7)。高37厘米。素胎,造型为跃动的鱼,尾高甩,两只翅膀后翘,头上扬。翅下生两足,与腹底支柱成三角鼎立于筒瓦上,胎质粗而坚硬。
摩羯,也称摩伽罗、摩羯鱼,是梵文makara的汉译,源自印度神话中的一种长鼻利齿、兽首鱼身、凶猛无比的“海中大鱼”。传说约4世纪末摩羯形象随佛教传人中国。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中曰:“河西岸有摩竭大鱼,从河而出,十二年中以肉济人处,起塔为记,石上犹有鱼鳞纹。”摩羯形象生动活泼,常作为佛家寺院屋脊上的装饰性建筑构件。
金代磁州窑白地黑花栀子花纹梅瓶磁州窑博物馆藏,磁县观台镇磁州窑遗址出土(图8)。口径5.7厘米,底径7.8厘米,高31.8厘米。圆口,撇沿,短颈,溜肩,弧腹,平底。白地黑花纹饰分为三层,上下层各绘菊瓣纹一周,中层为缠枝栀子花。
“白地黑花”是磁州窑的主要装饰风格,通常先在坯体上施白色化妆土,再以毛笔蘸斑花石画料(富含氧化铁)在其上书写绘画,最后罩透明釉烧成。出窑后,绘画纹饰形成黑白分明的装饰效果,颇具中国水墨画的韵味。该件梅瓶上的菊瓣纹和栀子花纹饰笔墨简练大气,收放自如,使整件器物花香四溢,宛如“月明林下美人来”。
金代磁州窑素胎“龟鹤齐寿”盘模磁州窑博物馆藏,磁县观台镇磁州窑遗址出士(图9)。直径30厘米,厚3.7厘米。模具圆形,素胎。边缘为六瓣花口模,沿上刻卷草纹饰,模具底部从上至下阴刻龟、鹿、鹤三图,龟、鹿之间刻“福”字,左侧刻“龟鹤”,右侧刻“齐寿”字样,寓意“福禄双全,龟鹤齐寿”。
瓷器的装饰手法多种多样,其中一种为“模印法”,即在干湿适宜的坯体上用模具压印纹饰,形成装饰图案。此件即为“模印法”中使用的压印模具,为盘模。
精比琢玉——耀州窑
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的耀州窑。从创烧干唐代的黄堡窑址,到延烧至今的陈炉,已有近1400年的延续烧瓷史。其早期和晚期兼烧黑、白、荼、黄、青、酱诸釉及各种釉彩瓷。从烧瓷工艺成熟的五代到鼎盛时期的宋代,再至金代,均以主烧优质青瓷著称于世。存此三个历史时期,更晋升为烧造贡瓷的贡窑,亦成为我国古代北方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青瓷窑址,素有“北方青瓷的代表”之称。
宋代鼎盛时期的耀州窑,从泥料制备、转轮就制和窑炉烧成等整个制瓷工艺流程,均达国内领先水平。所烧耀瓷器物种类繁多,餐具、酒具、茶具、香具、卧具、照明具、文房用具、玩具等应有尽有。其造型“巧如范金”,“方圆大小,皆中规矩”;其胎质精细致密,“击其声,铿铿如也”;其青釉,“类余姚秘色”,“温温如也”。其所创新之独具特色的刻花和印花装饰工艺,刀锋犀利,线条流畅,纹样生动,图案丰富,堪称“精比琢玉”,其宋代刻花青瓷更是位居刻花青瓷之冠。
“黄堡在金尤为重镇”,金代的耀瓷得已延续发展。最为成功之处是创烧出洁净、温润,犹如和田青白玉质感的月白釉瓷。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记载:“又尝见北客言,黄浦镇烧瓷名耀器,白者为上,河朔用以分茶。”所指的“白者为上”,即指金代耀瓷中的月白釉瓷。金代耀瓷与北宋时期相比,造型明显敦厚朴实;刻花和印花装饰往往采用开光式布局,以突显主题纹样。纹饰中除传统题材外,新出现了受北方草原民族影响的春水秋山之类,更加兼容了各民族的多种文化因素。
金代耀州窑月白釉鋬耳洗耀州窑博物馆藏,1988年耀县柳林窖藏出土(图10)。口径15.4厘米,底径4厘米,高6厘米。圆唇,直口微敛,圆腹外鼓,坦底,卧足。口沿一侧有一月牙形鋬沿,下贴一环形立耳。施满釉,底足与环耳外侧露胎,月白釉呈青白色,釉厚均匀,温润如玉。胎色灰白,胎质细腻。内底心饰一道下凹弦纹。整体精巧无比,为金代耀州窑月白釉瓷中的佳器。
此器之造型可追溯至9、10世纪由中亚地区传人我国的金银器单柄杯。南宋、金时期在南北方窑场如耀州窑、定窑以及景德镇、龙泉窑等均可见此类造型的瓷器。其中有纪年的时代多在12世纪后半叶及其以后。金代有确切纪年者,即金大定十七年(1177年)和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两件耀州窑青瓷錾耳洗均出土于北京。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花口尊耀州窑博物馆藏,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东王村窖藏出土(图11)。口径12.6厘米,底径5.8厘米,高11.5厘米。尖唇,口沿呈六瓣荷叶形花口。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足端刮釉露胎,胎表呈火石红色。腹内壁有6条出筋白线将器身分成六格,每格的口沿中部均向下翻卷,从口沿处俯视像一片舒展的荷叶。颈部刻蕉叶纹,腹部刻牡丹花叶纹。
尊最早为中国商周时的酒器,宋代以后瓷尊盛行,多用作宫廷陈设器。耀州窑宋代瓷尊的造型有高体和矮体两种,高体形尊出现于宋中期,此件荷叶花口尊的造型流行于北宋中晚期,无论是制作工艺还是装饰技法都极为精湛。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水波三鱼纹碗耀州窑博物馆藏,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遗址出土(图12)。口径11.9厘米,底径3.8厘米,高4.8厘米。碗施满釉,青绿色釉泛黄,釉薄明亮,圈足刮釉,足底露胎。碗内腹上壁刻一周弦纹,下饰划花水波和刻花三鱼纹。
北宋耀州窑青釉盒耀州窑博物馆藏,1981年黄堡镇耀州窑遗址出土(图13)。口径9.7厘米,底径4.5厘米,高3.7厘米。子口,稍内敛,浅曲腹,下斜弧收,圈足。盒内底平坦。中间贴一头朝上的莲苞,3个小子盒呈“品”字排开,子盒间各粘贴一莲梗,三莲梗头分别为荷叶、蓬实和花蕾。施青釉,釉呈橄榄绿色,施釉至圈足,足底露胎。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耀州窑博物馆藏,铜川市耀州区出土(图14)。口径5.5厘米,底径8.8厘米,高30.5厘米。内口沿及器表通身施青釉,余皆露胎。釉色青绿,釉面开片。胎色灰白,质细腻。瓶身分三层装饰,肩部与胫部刻双层尖状覆仰莲瓣纹,腹部刻缠枝牡丹纹,以盛开的牡丹花作蜿蜒曲折的缠枝式布局,花朵和枝叶洒脱,刻工刚劲有力,线条活泼流畅,是宋金交界时期耀州窑刻花工艺中的杰出代表作。
梅瓶因形制优美实用,自宋代后普遍流行。辽、西夏及金代梅瓶均受北宋诸窑的影响,具有形体挺拔修长的特点。元代以后,又有诸多变化。造型上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和地域的文化特征。
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盖碗耀州窑博物馆藏,2003年铜川市印台区红土镇东王村窖藏出土(图15)。口径10.6厘米,底径4.7厘米,通高9.6厘米。由盖与钵式碗两部分组成。盖顶端有一瓜蒂状钮,盖面饰刻花牡丹纹。碗外腹部刻牡丹纹。通体施青釉,釉呈橄榄绿色。
刻花是宋代耀州窑青瓷独具特色的装饰手法,系用直刀勾勒出纹饰图案的轮廓线,再用斜刀刻划出整个装饰纹样,削掉中间的残泥,使花纹清晰地凸现于坯胎之上。此件盖碗的图案由不规则的牡丹叶纹组成,似花又似叶,具有中国写意画的特点。其最具魅力之处是刻花工艺与釉色的完美结合。盖面、器腹壁的牡丹花叶纹与青绿明亮的釉色互相映衬,宽深的轮廓凹线处青釉聚集,呈现出深绿色;叶片、花朵处釉层轻薄,色泽略淡,使整件器物的釉色出现不同的色阶,形成多层次的立体效果。
北宋耀州窑青釉胡人瓷塑耀州窑博物馆藏,黄堡镇耀州窑遗址出土(图16)。宽6.0厘米,残高6.5厘米。头像仅残存面部,模印制成。卷发,粗眉,圆眼,双目鼓起,鼻宽大,厚唇,有髭须,将胡人形象刻划得传神至极。施青釉,釉色青中泛灰,纯净明亮。灰白胎。质细。
唐代,耀州窑所在地属京畿范围,有西域胡人居住于长安城。宋时,往来丝绸之路的胡商将耀瓷远销外域,外域人物形象便出现在耀瓷的瓷塑和纹样中。从该人物瓷塑的面部特征分析,应为头发卷曲双唇凸显的胡人,这是不同文明相互碰撞、东西文化相互交流和中外人民相互往来的反映与见证。故而,此件胡人头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北宋耀州窑青釉印花飞天纹碗耀州窑博物馆藏(图17)。口径16.6厘米,底径4.3厘米,高6.1厘米。碗内外施青釉,釉色青中微黄。足底露胎,胎色灰白,质较细密。内壁印二飞天及云纹,取“喜相逢”——两两相对、旋转轮换的对称纹样布局。飞天作美女彤,面目秀丽柔和,头饰云髻,束有花蔓和彩带,身着裙装,肩臂披飘帛,颈有宝钿项圈,臂带钏镯。每个飞天的手中都持有献佛的供奉物,飞天伴着彩带飘帛和祥云朵朵凌空舞跃,轻盈自如。
飞天,梵文作Gandharva,即“犍闼婆”,意为“天乐神”“凌空之神”,是欢乐和吉祥的象征,在佛教壁画及浮雕中常有出现,尤以敦煌莫高窟表现得最为精美绝伦。飞天形象在宋代耀瓷的装饰纹样中多有采用,而在其他宋代诸窑的古瓷纹样中却十分少见,它是耀州窑制瓷工匠学习和借鉴佛教造像艺术,在瓷器装饰上的一种成功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