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建设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启示

2013-04-27 03:23刘洋
关键词:葛兰西

刘洋

[摘要]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于上世纪20-3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刻的影响。20世纪末期苏俄的解体,使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再次受到重视,在当今中国社会各种社会思潮涌动的情况下,如何抵御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文化侵略,如何确定并巩固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葛兰西的文化理论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与理论借鉴意义。

[关键词]葛兰西 文化领导权 意识形态领导权

安东尼奥·葛兰西,意大利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西方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其思想尤其是有关文化领导权的思想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内涵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于上世纪20-30年代,最早出现于1926年写的《关于南方问题的笔记》中:“都灵的共产主义者具体地提出了‘无产阶级的霸权问题:即无产阶级专政和工人国家的社会基础问题。在无产阶级能够成功地创造一个阶级联盟体系——这一联盟允许无产阶级动员劳工人口中的大多数反对资本主义及资产阶级国家——的范围内, 它能够成为领导的和统治的阶级。在意大利, 在这种现实存在的真正阶级关系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它成功地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赞同。①明确的提出了无产阶级掌握国家领导权,赢得广大工农群众支持推翻资产阶级国家的主张。而后在其所著的《狱中札记》中葛兰西写到“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于两个方面,即‘统治和‘精神与道德的领导权。”并指出两个方面存在着不同步性,一个阶级想获得政治霸权,必须先获得文化领导权,即使是一个弱小的社会阶级完全可以依靠其文化优势,控制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文化领导权,为随后的革命创造条件。②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强调的是统治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控制和领导作用,更加强调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而不是马克思所讲的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葛兰西将上层建筑分为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在《狱中札记》中他写到:“可以指出两个巨大的上层建筑‘平面图:一个平面图可以称之为‘公民社会,即俗称‘部分的有机体的总和;一个是‘政治或国家社会平面图,适应于这个平面图的,是全社会统治集团的‘领导职能和‘直接统治职能,或表现在国家活动和‘合法政府活动上指挥的职能。”③与此相对应的,葛兰西认为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领导权:一种是“文化上的领导权”;另一种是“政治上的领导权”,而工人们只有在获得文化领导权之后,才能获得政治上的权力。取得政权所采取的形式也并不是马克思所讲的暴力革命,而是依赖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自愿认同来实现的。而在这一过程中,葛兰西强调了知识分子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指明知识分子既是争取文化领导权的中坚力量,又是掌握文化领导权的组织者,指出:“知识分子是统治集团的‘管家,用他们来实现服从于社会领导和政治管理任务的职能”。④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虽然没有强调共产党和无产阶级对文化的领导权,而是着重知识分子在文化领导权中发挥的组织和领导作用,但是它强调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大众日常生活领域有机融合的思想,强调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主流与统治地位,对我国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推行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有所启示。

二、确立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统治不仅依靠国家的强制机器如军队、警察局、法院等去实现,而且也要依靠和谐的方式实现,即通过道德与精神文化的领导,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体的今天,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更加倾向于文化软实力的控制与维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使命,面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妄想依靠文化入侵“西化”中国的图谋,在当今社会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下,确定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确定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取得政权之后,一直强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问题,一直坚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民众,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显著的成绩。

首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虽然在革命的过程中由于革命实践经验不足等原因部分领导人对革命领导权问题的认识出现过错误,但是经过不断的理论与实践学习最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上世纪初的苏联解体、苏东剧变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们不能将苏东社会主义建设的失败完全归结于党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丧失,但是不可否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渗透、西化分化苏联的和平演变战略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激化促进作用。面对以美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阴谋的侵害,中国共产党要以苏为鉴,时刻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各种思想流派对我国国民的误导,及其所谓的“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对我国青少年的毒害,使其忘记我当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丢失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扰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领域的正确导向,造成思想意识领域的混乱。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才能对西方资本主义各种思潮的入侵进行有力的预防与抵制,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统一与正确方向。

其次是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历史上的任何阶级只要想实现对国家、社会的统治,都存在一个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问题,在掌握了国家的政治领导权,实现了对国家、社会的统治之后,也就会面临着一个控制意识形态的问题,即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问题。⑤中国共产在中国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纵观历史,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夺取政权创建了新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不断的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的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才能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最后是注重发挥民族精神的凝聚力。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精神,就没有了精神支柱,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伟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只有将广大的人民群众凝聚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使民族精神融入到人民的思想意识、渗透到人民的内心深处,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更为牢固,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断的发展壮大。掌握文化的领导权,坚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依靠的就是植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之中,又深深熔铸在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和力量源泉的民族精神。依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理论品格,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马克思主义合理融合,更加适合我国国情与实践,才能使党的领导更具有凝聚力,也更加有活力。

“人根据自己的世界观,总要附属于一定的集团,而且恰恰附属于一切和他采取同样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社会分子所加入的那个集团。人总是努力同某一种适合的制度相适应。人始终是人群或人的集体。”⑥确立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广大群众共同遵守的“集体意志”,这不但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而且可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稳定的精神文化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聪明才干,将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凝聚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三、巩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一个社会集团能够也必须在赢得政权之前开始行使‘领导权,当它行使政权的时候,就最终成了统治者,但它即使牢牢掌握了政权也必然继续以往的领导”⑦,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不是一撮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与转变都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形成惯式,党在确立了其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后,必须不断的进行巩固,时刻警惕其他反马克思主义的入侵,避免我国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人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于其所接受的教育与宣传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必须创造统一、积极、正面的舆论环境与符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教育。

首先说我们的教育,葛兰西说:“现代文明社会中,各种实践活动成为如此复杂,并且科学与生活如此交织在一起,因而所有实践活动都促使领导者和专家设立学校,从而也形成更高级熟练程度的知识分子——专家集团。他们在这些学校中任教。”⑧指出教育为国家建设发展输送人才的重要作用。邓小平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⑨由此可见教育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是我们教育的人才必须是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服务的,是为实现我们的共产主义而奋斗的,他们的世界观必须是马克思主义,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⑩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小开始培养青少年一代的革命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品德,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是传播媒介要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反应人民心声,维护社会稳定。马克思《“新莱茵报”审判案》的发言中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⑾,而且“正是报刊可使物质斗争变成思想斗争,使血肉斗争变成精神斗争”⑿。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面对传播媒介,受众不再是等着中枪“靶子”,而是可以与媒介互动、甚至影响舆论的传播者,在“新闻自由”的幌子下,西方某些大国新闻界借助快速、广泛传播的新闻媒介大肆制造反华、反共、反社会主义的舆论,由于传播媒介的开放性与广泛性与受众的盲目性,这些不实言论严重扰乱了我国的社会秩序,面对西方资本主义西化分化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阴谋,我们的新闻媒体“一定要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昂扬向上、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⒀,做好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领唱员。

结语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建设意识形态领导权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确定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就要时刻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文化侵略,警惕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诽谤与修正,时刻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教育我们的人民,始终把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这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是社会主义运动取得最终胜利所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注释]

①周凡.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双月刊).2005年第5期

②程巍.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学术前沿.2006-01-03

③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425页

④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425页

⑤李合亮.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6期

⑥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6页

⑦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⑧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436页

⑨《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4页

⑩《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104页

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275页

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329页

⒀]胡锦涛: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人民网.时政.2002年01月11日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20111/646583.html

[参考文献]

[1]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2]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版.122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5]《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北京:学习出版社.1996年

[6]周凡.《重读葛兰西的霸权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5年第5期

[7]沈崴、王民忠.《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思想教育研究.2010 年06 月第06期

[8]程巍.《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学术前沿.2006年1月

[9]李合亮.《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6期

[10]余超文.《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界.2009年9月

[11]胡锦涛: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统一思想的工作人民网.时政.2002年01月11日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20111/646583.html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成都)

猜你喜欢
葛兰西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研究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浅析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价值
对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的阐释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浅议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述要
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研究
马克思和葛兰西有关国家职能观点之比较
葛兰西“实践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走近与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