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叶海龙
2012年3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列为全国首批13家中日技术合作环境教育基地试点单位之一,今年6月荣获首批“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称号。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浙江省唯一同时获得这两项殊荣的单位,将以此为新的起航点,让环境科普教育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开出更大更美的浪花。
西溪湿地自2005年开园来,利用其良好的湿地生态、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并结合一系列环境教育基础设施——科普教育站点等的建设,实行以“保护湿地,低碳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核心理念的环境教育,打响西溪环境教育的品牌。
完善的教育场所,是西溪湿地绿色自然教育的保障。西溪湿地现有的生态环境教育场所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生态、渊源的历史文化为背景,涵盖了西溪湿地的形成、变迁过程,湿地生态多样性,湿地价值和功能等内容。已建成以“一馆(中国湿地博物馆)、一中心(深潭口环保体验中心)、一园(杭州湿地植物园)、一区(莲花滩观鸟区)”为主体的湿地科普、研究、展示体系。
中国湿地博物馆是西溪湿地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室内阵地。场馆通过场景复现、活体生物、模型与标本、互动触摸屏、4D电影、互动游戏、互动地球、全息影像、视频背幕等各类高科技手段向公众展示湿地科学与人文知识、中国湿地资源状况和价值、中国湿地面临的威胁、中国政府为保护湿地的努力,以及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等内容,向观众普及湿地知识,宣传湿地保护的重大意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从而进一步增强观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中心一园一区”是西溪湿地开展生态环境教育的室外阵地。深潭口环保体验中心位于公园的深潭口附近,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主要进行和实施环境监测、环境保护工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知识展示和宣传等方面工作,由西溪湿地水质自动监测站、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生态气象站、水循环实验站、开放实验室、标本室、阅览室、科普展示廊等部分组成。而杭州湿地植物园是个以西溪富有特色的基塘系统、河流、滩地等多样生态系统中的湿地植物展示为基调,通过收集、保存和展览乡土的水生、湿生、沼生植物,适当引进珍稀观赏物种,形成以休闲游览、科普教育为主要作用,兼顾科学研究的湿地植物园。莲花滩观鸟区是个面积约35公顷的地方,这个区域很适合涉禽类的水鸟生存,是西溪湿地涉禽鸟类的主要栖息地,也是涉禽等水鸟的主要观赏区。在莲花滩观鸟区内还有个国家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有野生动物监测、救助、候鸟环志等功能。另外,园区内目前正在建设国家级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西溪湿地室内加室外的生态环境教育场所,形成了立体化的环境教育空间模式,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全浸式的环境教育,让自然体验者只要进入西溪湿地,园区的角角落落都会让她感受到湿地生态的美好力量。
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是西溪湿地绿色自然教育的关键。西溪湿地以 “爱鸟周”、“世界环境日”、“浙江生态日”、“科普日”、“科普周”为载体,结合自身特色,发挥社会力量,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有关环境保护、湿地生态、湿地保护、爱护鸟类、保护动植物资源、节约能源、低碳生活等形式多样的环保科普宣传活动,每年入园接受环境教育青少年人数达到100多万人次,其中杭州市中小学生入园人数达7万次,西溪湿地生态环境教育向杭州乃至全国、全世界开展。
这两年来,西溪湿地联合浙江自然博物馆在爱鸟周举办“万名儿童画百鸟”“鸟类微表情大征集”活动。向全省青少年儿童征集有关“自然·鸟·人”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60余所学校、多个绘画基地的积极参与,上万名青少年参加了本次活动。“鸟类微表情大征集”活动利用目前普及的交流平台——新浪微博,向全省青少年儿童征集以“鸟类微表情”为主题的摄影、绘画作品,突破了以往纸质宣传模式,扩大了参与范围,深化了环境教育的效应。2013年世界环境日暨生态日期间,我们推出“同呼吸、共环保”西溪环保体验小集市活动。在环保小集市中,通过形式新颖的各类游戏,让体验者在获得游玩乐趣的同时,学习环保小知识,掌握低碳生活小举措,树立环保从身边做起的意识,践行“同呼吸,共环保”的环保理念,为推进美丽中国、美丽杭州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此外,我们还结合西溪湿地五大节庆活动暨探梅节、火柿节、龙舟节、听芦节、花朝节,以科普周、科普日为契机,开展了各类内容新颖,教育深刻的环境教育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如:结合花朝节,我们开展了“体验花朝习俗,弘扬传统文化”西溪童谣创作大赛;结合火柿节,开展了“喜柿风情”中小学生现场写生和“完美柿界”生态导赏活动等。让青少年参与拥有一千年历史的花朝文化,认识百种花卉,做“花卉知多少”科普知识问卷。参观湿地植物园,在水下生态观光长廊欣赏水生植物景观,到深潭口环保体验中心见识高科技仪器实时监测水质和空气,并亲手体验了西溪传统炝柿制作过程,真正过了一回西溪湿地农耕渔事的瘾。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关于湿地的环保科普知识和柿基鱼塘、桑基鱼塘等西溪传统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及其生态价值。
创新的环境教育课程,是西溪湿地绿色自然教育的亮点。为了让大家更加直接的感知领悟湿地环境的存在,关注环境面对的问题,探究湿地环境的奥秘,突出环境教育的科研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我们精心设计了户外环境教育课程。课程设计以“实地体验”、“动手实践”为“关注点”,室内和户外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吸引体验者。该项目课程秉承以“保护湿地,低碳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核心环境教育理念,利用西溪独特的生态资源,由水、鸟、树和池塘四个篇章组成,将学校的自然课搬到了大自然中,让中小学生们在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素养。此外项目还将湿地科普站点、科普游线与课程串联起来,形成了完整的科普教育体系。所设计的课程,受到了环保部宣教中心领导及日本环境教育专家给予的高度评价。
课程完成后近一年的时间,共有3万余人来西溪湿地体验了绿色课程。他们来西溪湿地上一堂不一样的“自然课”。例如, 探究树世界活动课程中, “互助学习”蒙眼识树环节,同学们两两分组,一人蒙眼,一人引路,去触摸树木,返回出发点能认出触摸过的树的小组为胜,让同学们用心感知树的纹理,留意树皮特点及周边环境,同时感受到互助的快乐,学习相互信任。另外,让同学们用白纸和蜡笔“拓树皮”,随着一双双小手的划动,大树的纹理被“拓”到了白纸上。自然导师告诉大家,每棵大树都有着不同的纹理,就如同人类的指纹一样,但是同一个树种的纹理会有自己的特征,我们可以由此辨别不同的树种。“绿色奖章”叶脉制作环节,同学们的课堂从户外移到了室内,在游览西溪过程中,大家都很留心脚边美丽的落叶,将它们带到实验室,为自己制作一枚“绿色奖章”叶脉书签,制作过程其实很简单,但同学们还是做的很认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的做的很精美,叶脉清晰可见;有的是写意画,特意留下了一部分叶肉没有去除,虚虚实实;有的剪出了各种花色,形象生动。当然,在制作过程中还穿插着学习,叶脉的作用,树叶的构造,树叶色彩的变化等等。
探究池塘的奥秘活动课程里,在“拜访邻居”池塘探秘环节时同学们发出“池塘里的世界是怎样的”的疑问,自然导师让学生们带着这个疑问去探秘。同学们分成5个小组,用抄网在池塘周边慢慢扫过,将捞到的所有动植物放入事先准备的容器中,留心观察并记下捞到的生物,其中最多的一组捞到了13种不同的动植物,可谓收获颇丰。接着,自然导师通过图版,向同学们一一介绍池塘生态系统的构成和作用,每个组成部分都环环相扣,缺了谁都不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走进了一个他们平时接触不到的世界,了解了池塘中生物、池塘食物链等科普知识。
今后,西溪湿地将与教育部门合作,结合时下人们关心的环境问题,开设更多深入浅出的户外环境教育课程, 探索课堂教学与科普基地一体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更多学校带着学生在西溪湿地上课,做实验课题,通过生动丰富的实地讲解,真实有力的实验数据,让学生深切的体会生态环保的知识。
拥有众多荣誉的西溪湿地,将继续秉承自身的“保护湿地,低碳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核心环境教育理念,为环境教育事业,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最大的努力,开出绿色自然教育的更美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