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饰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

2013-04-25 02:02封林
读者·原创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防御机制亲密关系异性

文 _ 封林

粉饰痛苦的心理防御机制

文 _ 封林

问一位13岁的男孩喜欢什么样的女生,男孩先是一阵羞涩,然后赶忙板起脸,不屑道:“女生最麻烦了,我才懒得理她们。”说完匆匆跑掉。

一位朋友平日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转眼30多岁,成了大龄“剩女”,周围人提醒她该抓紧考虑个人问题了,她抬头看天花板,叹口气说:“婚姻其实挺无聊的。”然后顾左右而言他。

两个小例子有个共同之处:话题触发了当事人某种不舒服的感觉,于是当事人有意无意地把它推开了。这种反应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心理防御”的缩影。

痛苦的防御机制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面对让自己不舒服的感觉,小到情窦初开谈及异性时的局促、害羞,被人当众夸奖时的不好意思,大到不愿提起的各种创伤、伤害。如果我们细心留意自己对付这些不适、“痛点”的方式,就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会去深究、分析、解决这些不舒服,相反,会采用一种简单原始的应对方式,把不适隔离开来,不去体验,以降低苦恼。对异性的好奇让少年焦虑,所以干脆用“女生麻烦”掩盖内心的感受;对亲密关系心存忧虑,于是推托婚姻是无聊的,避免触碰那份忧虑。

收益与损失

我们常常会把一些不好的感受隔离开来,暂缓其带来的痛苦。无论我们喜不喜欢,觉得应不应该,心灵在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运作的。

客观地说,这种原始的趋利避害机制是非常有价值的。首先,许多“不适”其实并不需要特别的处理,就像男孩对异性的羞涩,随着年龄增长、经历增多,往往自然就会退去。其次,很多时候我们确实不知道怎么面对痛苦,这种隔离保护至少让我们能好过一点,不必在无助中承受痛苦的折磨。

当然,它也存在弊端:我们可能依赖着这种机制,堆积了许多问题不去处理,结果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质量。

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她之所以不去触碰亲密关系,是因为内心存在一些自卑:她是个长相平凡的女生,小时候有些胖,一直觉得自己对异性缺少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外在世界是内心世界的反应,从外在看,她排斥的是亲密关系,内在其实是排斥那个容貌平凡的自己。如果她能够看清自己内心正在发生的事,她完全可以接受自己平凡的一面,那样她对关系的感受、体验会进入新的层面,而对自我的接纳和尊重也会为她大大增添魅力。

不过事实上,我那个朋友未必会主动这样做。当心理防御为我们维持心理平衡时,我们往往会下意识地绕开被隔离起来的部分,除非哪一天境遇逼着我们不得不去面对。

心灵迷宫

小时候我们都玩过一种游戏,纸上画着一个迷宫,我们要从一个点找到去另一个点的路,也许这幅图是心灵再形象不过的象征。每当我们包裹、隔离开一个“痛点”,也就同时竖起了一堵墙,我们的感受每每抵达那里就会绕道而行。我们很难让心里没有墙,但如果心墙过多,我们就会迷失。

好消息是,这些心墙也并非坚不可摧,它们之所以长久竖立在那里,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一直绕开它们,倘若能学会有意识不带评判地去觉察、面对墙后面的痛苦、不适,把它看清,你常常会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应对。而所谓的心灵成长,其实正是这么一回事。

猜你喜欢
防御机制亲密关系异性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异性齿轮大赏
恐惧管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3C原则”教你搞定各种关系
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分析
基于伦理道德之争下的大学生自杀问题分析
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外教新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