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坚,黄绳武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鸦胆子油是一种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抗肿瘤药物[1],可用于治疗肺癌、肺癌脑转移、肝癌、胃癌[2]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临床上与化疗药物合用可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3],如可以减轻恶心、呕吐、厌食、脱发、血象下降和骨髓抑制等常规化疗药物产生的毒副反应[4-5]。本实验旨在采用自制的鸦胆子油干乳胶囊,考察其对肿瘤的药效作用。
鸦胆子油干乳胶囊(自制,20111123);鸦胆子油口服乳剂(吉林龙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00702);环磷酰胺冻干粉针剂(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11072821)。
OLYMPUS-CKX41倒置万能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公司);AB104-N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小鼠S180腹水型肿瘤细胞,由浙江省医科院提供;SPF级 ICR 小鼠,雌雄各半,4 w~6 w,体重(20±2)g,购自中科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2.1.1 S180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无菌条件下取接种7 d生长良好的S180瘤源动物的腹水,立即置于灭菌后的锥形瓶中,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成瘤细胞悬液,并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mL。取72只小鼠,雌雄各半,将小鼠右腋皮下注射S180肿瘤细胞混悬液 0.2 mL(约 1×106~2×106个瘤细胞)接种;接种后次日称重,随机分成6组,即高剂量组(换算成鸦胆子生药量2000 mg/kg,给药剂量为0.2 mL/10 g体重)、中剂量组(换算成鸦胆子生药量1000 mg/kg,给药剂量为0.2 mL/10 g体重)、低剂量组(换算成鸦胆子生药量500 mg/kg,给药剂量为0.2 mL/10 g体重)、口服乳液组(鸦胆子油口服乳液0.08 mL/10 g,给药剂量为0.2 mL/10 g体重)、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给药剂量为0.2 mL/10 g体重)、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2.5 mg/kg,给药剂量为0.1 mL/10 g体重)[6-7]。
2.1.2 对S180实体瘤的抑瘤作用及对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 取自制鸦胆子油干乳胶囊,复溶后,按分组情况给药,连续灌胃给药11 d。给药期间观察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定期称荷瘤小鼠体质量,停药后第2天记录体质量,脱颈处死后解剖,剥取肿瘤组织、脾脏、胸腺,电子天平称重。
其中x代表抑瘤率(%),y代表脾指数,C代表脾腺指数,a代表给药组平均瘤重,b代表阴性对照组平均瘤重,m代表脾质量,m1代表胸腺质量,M代表体质量。
运用SPSS 16.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方法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鸦胆子油对S180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及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结果见表1、表2。
表1 对S180实体瘤的抑瘤作用 (±s)
表1 对S180实体瘤的抑瘤作用 (±s)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
组别 n阴性对照组 12阳性对照组 12口服乳液组 12低剂量组 12中剂量组 12高剂量组 12体质量变化 平均瘤重(g)抑瘤率(%)给药前(g) 给药后(g)20.85±1.1224.73±3.961.822±0.574 -22.49±1.3226.78±5.581.145±0.60745.03 2)20.48±1.1724.24±3.811.602±0.65412.5620.29±1.1324.01±2.581.644±0.50516.7520.74±1.0325.11±2.961.348±0.26132.46 1)19.24±1.1025.31±2.861.223±0.51438.74 1)
表2 对S180实体瘤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 (±s)
表2 对S180实体瘤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的影响 (±s)
注:与阳性对照组比较,1)P<0.05,2)P<0.01
组别 n 胸腺指数(m g/g) 脾脏指数(m g/g)阴性对照组 12 14.892±0.353 64.623±1.279阳性对照组 12 11.232±0.909 53.485±0.821口服乳液组 12 21.897±1.327 1) 70.056±1.190 1)低剂量组 12 16.586±0.899 67.071±1.050中剂量组 12 16.559±0.603 70.220±0.673 1)高剂量组 12 29.630±0.383 2) 70.923±0.536 1)
由表2可以看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口服乳液组,中、高剂量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5)。说明与环磷酰胺产生的免疫抑制作用相比较,鸦胆子油给药后可以改善小鼠的机体免疫力,提高免疫器官的脏器指数。
2.2.1 S180荷瘤小鼠模型建立 无菌条件下取接种7 d,生长良好的S180瘤源动物的腹水,立即置于灭菌后的锥形瓶中,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成瘤细胞悬液,并计数调整细胞浓度为1×107/mL,取72只小鼠,雌雄各半,每只小鼠腹腔注射接种0.2 mL(约1×106~2×106个瘤细胞)接种;接种后次日称重,分组及给药情况同2.1.1。
2.2.2 对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作用 从给药第11天开始停止给药,继续饲养观察,在观察期间记录小鼠的一般情况(饮食、外观、行为、分泌物、排泄物、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等),定期称荷瘤小鼠体质量,记录小鼠的死亡情况。
数据处理方法同2.1.2。计算各组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即给药组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与阴性对照组平均存活天数的差占阴性对照组平均存活天数的百分比。结果见表3。
表3 对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作用 (±s)
表3 对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作用 (±s)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n 平均生存天数(d) 生命延长率(%)阴性对照组 12 11.6±1.42 -阳性对照组 12 14.5±1.23 1) 20.00口服乳液组 12 12.8±0.83 10.34低剂量组 12 12.9±1.82 11.20中剂量组 12 13.2±1.27 1) 13.67高剂量组 12 14.1±2.31 1) 19.83
在给药前期(1 d~6 d)小鼠的一般情况总体良好;在接种5 d~7 d,可以直观看见小鼠腋下肿大的瘤块;在给药后期(7 d~11 d)随着瘤体的增大,部分小鼠活动能力减弱,进食减少;阴性对照组、口服乳液组、低剂量组小鼠后期体重增长缓慢,皮毛凌乱无光泽;高、中剂量组小鼠体重增长趋势稳定,皮毛柔顺且有光泽。
根据治疗组小鼠解剖后小鼠胸腺和脾脏质量与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的比较结果,说明鸦胆子油干乳胶囊给药后可以提高免疫器官的脏器指数,增强小鼠的机体免疫力。
未形成腹水前,小鼠的状态良好,但是随着腹水的增多,小鼠腹部发黑,行动减缓,进食少,精神状态极差。阳性对照组和鸦胆子各组荷瘤小鼠的生存天数均提高,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鸦胆子油干乳胶囊能够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
[1]Zhang H,Yang J Y,Zhou F.Seed oil of brucea javanica induces apoptotic death of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ells via both the death receptors and the mitochondrial-related pathway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1,21(2):1155-1169.
[2]Gao H,Lamusta J,Burstein S.Tumor cell selective cytotoxicity and apoptosis induction by an herbal preparation from brucea javanica[J].N Am J Med Sci,2011,25(2):62-66.
[3]陈培丰,朱国猛.鸦胆子油乳在肿瘤防治中的意义[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5,19(3):238-240.
[4]吴树强,贾勇士,吕世良.鸦胆子油乳肝动脉灌注治疗转移性肝癌[J].中国肿瘤,2008,13(8):523-524.
[5]杨利辉,石文建,赵喜庆.鸦胆子油乳对SKMG-4胶质瘤细胞抑制作用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1,10(1):38-40.
[6]徐淑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57.
[7]刘建文.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