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丽华 邹巍
[摘要]大学生“官本位”意识的形成与我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价值观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同时,社会资源配置、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与一元化的用人制度也是该群体“官本位”意识形成的直接社会根源。大学生“官本位”意识的存在不仅会对高校人文精神的发扬带来消极影响。对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乃至社会的公平也会产生极大的负面作用。弱化大学生群体的“官本位”意识,大学需要建构造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相统一的大学文化内涵,创建生存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并要增强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关键词]大学生
官本位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5-5843(2013)01-0036-04
“官本位”是一种崇尚权力与社会地位的价值取向。“官本位”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这种颇具“民族特色”的社会传统文化在我国公民的思想意识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近年来的“替子跑官”、“考公务员热”,都真切地反映出“官本位”文化对我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受社会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官本位”思想正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迅速蔓延。大学生“官本位”意识的存在,不仅会对高校人文精神的发扬带来消极影响,对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也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因此,探究大学生群体“官本位”意识形成的深层社会根源,寻求有效的教育对策,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议题。
一、大学生“官本位”意识的成因
(一)我国社会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顾名思义,“官本位”就是把官衔当成一种核心的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价值并确立各自的地位。以官为本,以官为尊,把是否为官、官的大小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来衡量社会个体的社会价值、身份及地位。“官本位”的本质是一种权力崇拜的社会心理以及迷信权威、长官意志的价值取向。“官本位”的价值取向还进一步延伸出“长文化”(以拥有某种社会头衔为荣、为贵)的社会心理趋向。“官本位”文化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这种颇具“民族特色”的社会传统文化已经在我国公民的思想意识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国公民的一种潜在的民族性格。时至今日,“官本位”的传统文化在我国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赋予了“官本位”以更加丰富的内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自由、平等、竞争为基础的广泛的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渗透于我国公民思想意识深处的“官本位”思想观念仍对个体的社会实践行为产生着一定的影响。这一·点或许与我们尚未十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当经济的发展并非完全取决于市场而与权力存在一定相关性的时候,无疑权力仍然是追求财富与扩大经济实力的必要手段。在类似于“领导经济”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官本位”的社会价值取向自然会有继续生存的土壤。只是这种潜在的公民意识会以更加间接的、更加多元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此外,我国素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把教育的目的直接定位于做官,通过读书获得权力,进而取得对国家和社会资源的支配权力。在“官本位”的传统文化熏染下,即将参与社会竞争,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当代大学生形成强烈的“官本位”意识便不足为奇了。因此,“官本位”思想在大学校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二)社会资源配置与社会分层差异的助推
从教育发展的一般过程来看,社会个体接受教育的价值取向始终与个人生存利益的获得密切相关。以我国的高等教育为例,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统治社会,高等教育直接被贴上了贵族的标签,高等教育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的生存地位并最大限度地控制社会资源的工具。在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的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依然在扮演着社会资源配置工具的角色,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也直接或间接地与其生存利益的获得密切相关。
当前我国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以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为代表的市场主体,以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为己任的政府主体,以非赢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民间主体。其中前两个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必然是多数大学生所积极向往的。作为不同的社会资源配置主体,个体所能支配和获得的社会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就意味着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回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在不断增加人才选拔的砝码,诸如是否是学生干部等相关条件便被列入其中。这对大学生教育价值取向与职业心理倾向产生极大影响,教育价值的泛商品化取向以及由此而滋生出的“官本位”思想便不难理解了。
当前我国尚存在着一些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诸如财富、收入、职业声望、教育机会、职业地位的不平等。社会不平等的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均等分配,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个体将获得不同的资源配置。我国学者陆学艺等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分化表述为阶级、阶层的分化,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并指出区分社会阶层的三个标准: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陆教授认为,在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由于组织资源具有最重要意义,所以在十阶层中,国家干部排的位次最高。在一定意义上,社会阶层划分对当代大学生“官本位”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一定的助推作用。
(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与一元化的用人制度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也加剧了人才总量与优质就业岗位稀缺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其一,终身性职业时代已经开始逐渐消退,职业流动与职业转换现象开始频繁呈现。这就意味着社会个体一辈子只从事一种职业的稳定的职业生活开始面临挑战。在新的就业形势下,社会个体就业环境的不确切性与不稳定性日益增强,社会个体职业选择的机会成本与风险也相应提升。在传统的思维惯性作用下,在校大学生更倾向于追求一份稳定的职业,而不愿意承担职业转换与流动的风险。因此,具有相对稳定职业环境的公共管理与行政部门对大学生群体便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大学生群体“官本位”意识的形成也就具备了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其二,就业竞争的加剧促使大学生群体把谋求“官职”作为增加就业机会与提高就业质量的砝码。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过程中,大学生群体的学生干部经历正在成为人才竞争的一项必要条件和砝码。
二、大学生“官本位”意识存在的消极影响
“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蔓延,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大学的文化创新及人文精神建设,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反思。
(一)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它是一种关心生命情感、追求价值意义、不断超越世俗生活的自主精神和批判精神。人文精神的实质,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其核心是如何做人,体现人的终极关怀,显示人的终极价值。人文精神是人存在的精神支柱,也是民族之魂。人文精神也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涵所在。在市场经济以及“官本位”思想的渗透与影响下,我国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大学的教育与学术环境正遭遇“官本位”思想的严重干扰。大学生“官本位”意识的存在,促使该群体接受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悄然改变。面对新的就业环境,在一部分大学生当中出现了“读书无用”的论调,一些很有学术发展潜质的大学生也失去了学术创新与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动力,重职位、轻学问的价值取向正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由于“官本位”意识在大学校园的蔓延,大学生群体对从政做官表现出强烈的欲望。于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发展的目光由考研转向了考公务员,由专心学习专业知识转向“跑官”、“要官”、“买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氛围正在被“官本位”思想所侵蚀。其二,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异化。在大学里,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本是学校正常运转的必要机构,是大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常设组织。大学生参加学生会等组织、当学生会干部的应然价值取向是谋求自我能力上的锻炼,培养自我的责任意识。然而,在“官本位”思想的渗透下,一些大学生组织公民行为的应然价值取向已经开始发生异化。大学生加入学生会组织的功利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利用权力为个人谋私利、拉选票、请客吃饭等不良社会风气正在走进大学校园。其三,大学生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官本位”思想在大学校园的蔓延,致使一部分大学生过度地热衷于竞争,热衷于个人利益的获得,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表现出自私、冷漠的态度。这些倾向都会对大学良好校园氛围的营造以及大学精神的弘扬带来消极影响。
(二)对大学生就业的消极影响
“官本位”思想会不断助长大学生群体的权力意识、做官意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能否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去,能否进入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看作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尺。在这样的就业价值取向下,很多大学生养成了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就业心理。这也构成了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难、难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官本位”思想给大学生群体就业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官本位”思想是导致大学生“主动性”失业,扩大社会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主动性”失业亦称自愿性失业,是指失业不是经济中难以避免的原因所引起的,而是劳动者自己造成的,是受某些制度或自身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劳动者放弃当前的就业机会而坚持等待理想的就业岗位的一种失业类型。当前一些大学生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盲目追求工作岗位的类型,更有甚者公然放弃从事已久的职业,非理性的择业标准致使他们加入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就业竞争队伍中去,造成社会就业结构的畸形化发展。其二,“官本位”思想是导致大学生延缓就业,造成自身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折旧的主要原因。“官本位”思想使大学生择业的价值预期上移,该群体不惜冒增加就业机会成本的风险延缓就业。这种等待性失业,造成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还没有机会发挥自我的专业优势与特长就已经被劳动力市场所淘汰。原因在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能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群体的延缓就业不仅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更是该群体社会经济价值弱化的推手。其三,“官本位”思想是导致大学生群体拒绝创业,大学生社会经济价值实现途径单一化、保守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以获得“工资性”就业岗位为主要特征的就业层面,创业意识严重不足。笔者认为,“官本位”思想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官本位”意识的存在使大学生养成了权力崇拜的社会心理,在职业追求方面,盲目追求稳定、声望及社会地位,严重缺乏创新与创业意识。
(三)社会的公平与竞争秩序面临严峻挑战
大学生“官本位”意识的存在,其危害已经由校园延伸到了社会。强烈的“官本位”意识使一些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把谋取权利、获得组织地位看作是实现个人发展的起点,并会竭尽全力地去建立个人的“社交关系”网络。更有甚者,一些大学生为了达到个人竞争的目的,将家长也列为有效竞争的资源和砝码。大学生利用家长的社会组织资源为自我在校内谋地位、谋利益的现象在我国高校已经开始出现。社会力量的介入,致使大学内部公平竞争的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意味着大学生“官本位”意识的危害已经由校园延伸到了社会,其直接影响便是社会的公平与竞争秩序面临严峻挑战。家长为了辅助子女的目标达成,利用个人的社会资源,千方百计地寻求建立与大学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达到相关目的,与教育相关的“权力寻租”现象便应运而生。在我国社会的法律与制度监督体系尚不十分完善的背景下,这种“权力寻租”行为尚存在一定的生存空间,社会的公平与竞争秩序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此外,大学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组织,并不是孤立于社会的其他组织而独立存在的。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知识创新的前沿阵地,与社会其他组织和机构有着广泛的联系。大学的“教育产品”最终将进入不同的组织和机构,从事相关的社会生产与建设工作。存储于大学“教育产品”内部的教育与文化精神力量也将在不同的组织内部进行释放,附带在大学“教育产品”内部的“官本位”思想也会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繁衍生息。
三、寻求标本兼治的教育对策
(一)建构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相统一的大学文化内涵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官本位”意识形成的深层社会根源是我国社会的传统文化与传统教育价值观。我国社会的“官本位”文化以及“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价值观都助长了大学生群体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弱化大学生群体的“官本位”意识,使其能够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取向,消除社会传统文化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十分必要。这一目标的达成,大学的精神文化建设责无旁贷。实践证明,大学精神是一种极富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引导作用的力量。运用好大学精神的思想导向作用,对于消除“官本位”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禁锢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国内外大学发展的历史,大学只有建立起适应社会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的大学精神与文化内涵,在思想上引领大学生站到时代发展的前沿,大学的文化育人价值才能够得到很好的彰显。建构适应并超越我国社会传统文化的大学文化内涵,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大学精神的价值建构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要把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标准作为建构的基本依据。其次,大学精神的建构要突破现实社会的功利性,大学必须坚守和发展自我的象牙塔精神,将钻研学问、追求真理视为一种崇高的生活方式。根据现实需要和时代发展,充实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文化精神内涵,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④。再次,大学精神的建构要以积极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大学必须加强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从而塑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从各方面潜移默化地提高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良好组织公民行为的形成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构建生存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官本位”意识形成的潜在社会根源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失衡以及由组织资源与个体生存利益的相关性所造成的社会权力崇拜心理。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官本位”意识,必须要使该群体从思想意识深处转变对社会公平、生存竞争以及人生价值的认识,进而转变既有的功利主义思想,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就要求大学必须构建起新的与社会经济发展,与大学生的发展特质相合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具体措施包括:其一,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从宏观走向微观,由抽象走向具体。大学的思想教育不仅要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建设,也要关注该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其二,大学的思想教育要有效引导大学生对自我未来发展的理性期望,由单纯的教育性教育转变为生存性与教育性并存。大学的思想教育要切实发挥出其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引领作用,要通过构建丰富的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确立理性的择业观、生存利益观以及人生价值观,从而超越社会上的一些庸俗主义、拜金主义思想。大学的思想教育要进一步接近大学生的就业需要、生存需要,发挥出信息资源供给与思想教育灌输相结合的应有功能。其三,大学的思想教育内容要具有动态生成性特征,既要体现时代特色又要具有前瞻性。大学思想教育的内容应是动态生成的。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需要对商品经济的挑战做出有效的积极回应。大学思想教育一方面要努力传播社会主流的、合法的公民价值观和道德观,另一方面要承担起教育大学生成为理性的“经济公民”的责任。大学思想教育要强调对大学生的权利与责任意识的培养,要教会该群体学会理性选择与价值判断。
(三)建立大学与社会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与纽带
大学生“官本位”意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社会。因此,消除该群体的“官本位”意识,大学内部的教育与调节功能是相对有限的。大学必须要与社会进行通力合作,寻求“釜底抽薪”与“扬汤止沸”双管齐下的教育对策。大学要与社会就业部门及相关机构合作,有效为社会的“官本位”氛围降温,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施加适时适需的思想教育。首先,社会就业部门应调整现有的带有“官本位”色彩的人才录用和选拔机制,弱化对大学生学生干部身份的认知,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与选拔标准。其次,国家应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职业准入制度,缩小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薪金差异,逐步提高非行政与管理岗位的薪酬与社会职业声望。再次,大学应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就业导向的大学教育体系,从而为大学生的就业及其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平台。最后,大学应增强自身办学的开放性,应与社会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为大学生良好社会认知能力的养成创造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