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3-04-22 03:37仲济斋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目标有效性评价

仲济斋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张,生源质量的整体水平在不断下降,教学效率不断下降,因此当前课堂教学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由于某些实施者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学的实际效果如何,或者是说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我认为,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是得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方面来进行研究。

1.制定准确、明确且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目标有效性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数学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合理建构,同时保证教学目标的落实。有的课堂教学追求热闹,追求新式,也确实培养出了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但是我觉得课堂的教学最重要的还是要照顾一般的孩子。我们在预设目标时,就要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要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摘到自己要吃的果子,也允许果子存在着大小之分。如果说,课堂仅仅是优等生的展示台,教师考虑的仅仅是自己的教、控制部分学生的学,那么再精彩的课堂也是无效的。

2.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过程有效性

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数学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我认为在新课改的形式下,要想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地处理师生关系,给教师和学生做出角色定位。

2.1教师角色定位。在有效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白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必须为自己正确定位,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水平。

2.1.1角色转换。以前的课堂只需要“传授”,教师的基本职能就是“照本宣科”,对学生“一刀切”、“齐步走”。然而这样的课堂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实行由“传授者”向“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变。

2.1.2方式转换。传统的教学“口耳相传”,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堂的主宰者,而学生则是完全地处于被动状态。随着新课程的到来,课堂也出现了生机,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实现了质的转变。由“传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这样就把教学过程变成了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1.3加强调控。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教师在课堂中必须明确自己的任务导向,把课堂教学组织好,把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尽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实际内容的教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对教学的速度、难度、密度进行调控。教师应做到“课前做好准备;准时上课;提炼和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提问技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1.4教学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切实地关系到每位学生。如何提高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对数学课堂教学也是个重大的挑战。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提到老师至关重要的五种教学行为是:“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我的理解是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得到发展。而教师的职责就是运用各种教学行为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2.1.5教学策略。新课标提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策略。

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策略有: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点燃知识火药的导火索。如教学中一些生活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精心设计问题,激励学生思考。具体地说,要做到:提问要富有启发性,要精练、要有度(难度、坡度)。

(3)练习形式多样,追求课堂实效。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学,有所发展。

2.2学生角色定位

2.2.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课堂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学习潜能进行一系列学习的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而教师的作用则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和“主动发展”。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了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争当学生良师益友,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2)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解放学生,不要压学生、治学生,使我们的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序,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与探究意识。

(3)采用有效激励方式,激发学生活跃课堂。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采用肯定、奖励的评价方法,积极向上的竞争方法,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来激活课堂。

2.2.2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数学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演“独角戏”的舞台,那么课堂也就没有了生命。有专家指出:“考察数学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我们要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让学生参与制订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质疑解惑,与他人合作和教学评价等全过程。正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的那样“使教育过程成为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成为真正合作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2.2.3学习策略

(1)鼓励学生思考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为此,我们在课堂中就要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

(2)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课堂上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在评价中当小老师,通过合作的方式突破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倡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学习方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之间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互相学习、组内竞争、互改作业等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2.3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2.3.1评价的尊重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升、情感的表达是千差万别的,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意愿,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在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是,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应当及时提出合理的、有针对性地修改建议。

2.3.2评价的激励性。评价的目的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促进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激励他们树立信心、积极向上。教师评价的激励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情态、行为上。如教师信任的眼神、鼓励的微笑、亲切的手势。在行动方面,如抚摸、拉手、奖励等行为。

2.3.3评价的参与性。改变教师的单一评价,要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更贴近他们的生活。另外,学生的评价,是相互尊重、倾听、合作、促进的过程,有利于形成民主的氛围。还要注意让学生自我评价,通过自我激励促进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要尽量把评价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多倾听学生的看法。

2.3.4评价的延缓性。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展开,为了给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教师的评价要迟缓一点,这也是改变过去教师过早下结论的做法。因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感受是不同的,老师过早的评价,剥夺了学生评价的权利,另外,学生对问题的思考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教师的这种等待是有必要的。评价的延缓也因问题而异,不能针对任何问题、任何学生都迟缓,那样,课堂教学节奏慢,会使教学效率降低。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学习。如此地潜心钻研与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必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目标有效性评价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