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炭活性污泥法+Fenton试剂”强化处理抗生素生产废水的研究

2013-04-21 06:48魏胜军高彦龙沈博城
绿色科技 2013年6期
关键词:制药厂活性污泥废水处理

李 赟,魏胜军,高彦龙,沈博城

(1.石家庄市华通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050060;2.石家庄清特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050060)

1 引言

抗生素生产废水是一类成分复杂、色度高、生物毒性大的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是目前国内外水处理的难点。某药厂废水处理后必须满足以下要求:COD≤300mg/L,BOD5≤150mg/L,NH3-N≤25mg/L,SS≤200mg/L。由于该药厂废水处理站出水COD浓度达不到排放要求,为了尽快使其出水达标排放,做了以下小样试验。

粉末炭活性污泥法就是利用粉末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特性,使粉末炭与活性污泥相互吸附包裹生长,在吸附难生物降解、有毒污染物同时不断进行污泥回流,变相延长了有机物在生化池内停留时间,使得难生物降解、有毒污染物被微生物逐渐降解,活性炭得到再生,从而继续吸附有机物,另外加上Fenton试剂强氧化作用使得废水达到最终处理要求。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用材料

(1)试验用水:取自该制药厂抗生素生产废水处理站预处理段出水,其水质见表1。

表1 预处理完出水水质 mg/L

(2)试验菌种:取自该制药厂废水处理站生化池内泥水混合液,污泥浓度3g/L。

(3)试验仪器:2L烧杯2个、鱼泵2个、79-1磁力加热搅拌器1台、S-25p H计1台,其他玻璃仪器若干。

(4)试验药品:30%H2O2,FeSO4·7 H2O 晶体,粉末活性炭,95%~98%浓硫酸,NaOH。

2.2 试验方法

取该制药厂废水处理站生化池内泥水混合液4L,均分两份倒入准备好的烧杯中,根据粉末炭活性污泥法在废水处理上多年运行经验,向其中一个烧杯投加3g粉末活性炭,使粉末炭浓度达到1500mg/L,然后用鱼泵曝气一周后,开始向烧杯中进、出水,并向出水中加入Fenton试剂,化验记录进、出水COD浓度。

3 结果与讨论

国内处理抗生素生产废水的方法很多,该制药厂要求原有处理系统要充分利用,选择了“粉末炭活性污泥法+Fenton试剂”与“普通活性污泥法”进行对比试验,投加粉末炭的活性污泥经过一段时间培养驯化后,发现粉末炭与活性污泥相互吸附包裹生长状态良好,开始正常进出水,连续运行10d的化验数据如表2。

表2 进、出水COD浓度化验记录

8月1日 7576 783 89.7 162 97.9 8月2日 7846 794 89.9 178 97.7 8月3日 7858 787 90.0 197 97.5 8月4日 6749 759 88.8 195 97.1平均值7004.2 759 89.1 186 97.3

根据表2中数据绘制出水COD浓度对比和出水COD去除效率对比如图1和图2。

图1 出水COD浓度对比

图2 出水COD去除效率对比

从表2进出、水COD浓度化验记录上可以看出“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抗生素生产废水后有机污染物COD平均浓度为759mg/L,平均去除率89.1%,而“粉末炭活性污泥法+Fenton试剂”强化处理抗生素生产废水后有机污染物COD平均浓度186mg/L,平均去除率为97.3%,比“普通活性污泥法”去除率高出8.2%,另外从图1和图2可以明显看出,“粉末炭活性污泥法+Fenton试剂”强化处理抗生素生产废水比“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效果好很多,完全能够达到该制药厂废水排放要求。

4 结语

以上对比试验结果证明,采用“粉末碳活性污泥法+Fenton试剂”处理该制药厂抗生素生产废水,效果显著,可以达到排放要求,此方法针对该制药厂升级改造实际可行。

[1]买文宁,杨 明,曾令斌.抗生素废水处理工程的设计与运行[J].给水排水,2002(4).

[2]陈胜兵,何少华,娄金生.Fenton试剂的氧化作用机理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4,27(3):105~107.

[3]兰淑澄.活性炭水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103.

[4]张洪林.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技术进展[J].水处理技术,1998,24(5):24~26.

[5]程丽华,黎 明,倪福祥.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24(I):22~25.

猜你喜欢
制药厂活性污泥废水处理
化工产业园综合废水处理实例
活性污泥法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科研人员发现一类新型微生物
汽车涂装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
废水处理技术与水环境保护的研究
活性污泥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活性污泥法治理城市污水探析
制药厂分布式网络监控系统的开发
制药厂设计中工艺如何考虑节能减排
制药厂机电安装技术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