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超,庞 晓
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事件最常见的可调控危险因素[1-2],目前普遍认为基础血压水平是导致血管性疾病的重要因素[3-4],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中这一观念已根深蒂固,并成为所有指南的基础。在脑卒中方面,认为其主要与平均动脉压,尤其是收缩压的高水平有关[2],但是有不少新近的研究表明,脑卒中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也有关。目前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对脑梗死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平均血压和血压变异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连续入选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89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年龄30~85岁。所有患者经询问病史及相关检查,为新入院的初治或既往有高血压并且2周内未服用降压药物者。所有患者行颅脑CT或MRI检查,根据有无脑梗死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无脑梗死者65例(A组)、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者67例(B组)和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有症状脑梗死者57例(C组)。
1.2方法记录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体质指数(BMI),血糖,血脂,载脂蛋白(Apo)A、B。采用24 hABPM,所有患者于早10:00在左上臂佩带时间设定统一的全自动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符合美国医疗仪器发展协会标准。日间10:00~22:00,监测1次/30 min;夜间22:00~次日10:00,监测1次/30 min,同时嘱患者记录监测日志。计算机自动分析有效记录>80%的患者的数据,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日间平均收缩压(dSBP)、日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及血压变异性。
1.3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修订版)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慢性心力衰竭及内分泌疾病者。以ABPM得到的24 hSBP和24 hDBP、dSBP和dDBP、nSBP和nDBP的标准差作为血压变异的指标。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采用酶链免疫吸附法测定血脂。
2.1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B、C两组患者年龄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注:BMI=体质指数,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poA=载脂蛋白A,ApoB=载脂蛋白B;与A组比较,*P<0.05;△为χ2值
2.2平均血压比较B、C两组患者的24 hSBP、24 hDBP、dSBP、dDBP、nSBP、nDBP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血压变异性比较B、C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性(dSBPV)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3组患者平均血压的比较
注:24 hSBP=24 h平均收缩压,24 hDBP=24 h平均舒张压,dSBP=日间平均收缩压,dDBP=日间平均舒张压,n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DBP=夜间平均舒张压;与A组比较,*P<0.05
表3 3组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比较
注:24 hSBPV =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DBPV=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dSBPV=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性,dDBPV=日间平均舒张压变异性,nSBPV=夜间平均收缩压变异性,nDBPV=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性;与A组比较,*P<0.05
血压水平与靶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特别是SBP升高更易导致靶器官损害。然而,牛津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指出:即使日常血压正常,偶尔的血压升高也可能是导致脑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这个结论就是血压变异性的问题,提示血压变异性可以导致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肾脏等靶器官的损害。
既往国内外研究已证实:年龄和血压水平是脑梗死明确的危险因素,而血压变异性对脑梗死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的结果也不尽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凡是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无论有无脑梗死症状,其年龄均高于无脑梗死的患者。可能的机制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壁的硬化程度加重,顺应性也降低,血压以SBP增高为主,每个心动周期血压波动性明显增大[5],易导致脑梗死。本研究中,B、C两组的24 hSBP和24 hDBP、dSBP和dDBP、nSBP和nDBP均高于A组,说明血压平均值对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影响,血压水平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也越高。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是脑卒中的强预测因子,同时英国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UK-TIA)也显示:对于既往有脑卒中病史或颅脑CT报告有脑梗死的患者来说,SBP变异性越大,脑卒中风险越高[6]。亦有研究显示:相对于血压平均值,血压变异性具有更强的脑卒中风险预测价值[7],血压变异性增大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本研究结果也显示:B、C两组的24 hSBPV、dSBPV高于A组,表明血压变异性尤其是SBP变异性的升高对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综上所述,年龄较大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平均血压和24 hSBPV、dSBPV的变化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临床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同时应注意监测患者血压变异性,积极改善患者预后。本研究样本例数较少,希望今后能开展大样本研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高血压并发症提供指导。
1Warlow C,Sudlow C,Dennis M,et al.Stoke[J].Lancet,2003,362(9391):1211-1224.
2Lawes CM,Vander Hoorn S,Rodgers A,et al.Global burden of blood-pressure-related disease,2001[J].Lancet,2008,371(9623):1513-1518.
3Lewington S,Clarke R,Qizilbash N,et al.Age-specific relevance of usual blood pressure to vascular mortality: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or one million adults in 61 prospective studies[J].Lancet,2002,360(9349):1903-1913.
4秦培强,贾邢倩,王凤秀.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临床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3):453.
5陈敏生,刘世民,罗健东.心血管病学前沿[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32-83.
6Rothwell PM.Medium-term variability i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stroke[J].Cerebrovasc Dis,2005,19(2):51.
7Rothwell PM,Howard SC,Dolan E,et al.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visit-to-visit variability,maximum systolic blood pressure,and episodic hypertension[J].Lancet,2010,375(9718):895-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