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
写作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刚入门是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只有写作的基础打好了,以后的作文才会有保障,“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得自信和成功的金钥匙。教学中应做到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的热情与愿望,时时保护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马上就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低年级时只是看图说话、写话,而随着年级的递增作文水平也在“水涨船高”。学生渴求写好作文的心理十分迫切,但是循规蹈矩的陈旧套路却禁锢着学生的思维发展,这就必须重视小学作文写作技能的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本文谈谈我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1.注重观察,培养能力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的思维视界情感所能触及的范围小,起点低。教师让他们写作,他们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此时,教师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做的是指导学生观察,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可以使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丰富写作的内容,有了可写之物,就不怕提不起笔来。“多观察”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怎样观察呢?我让学生结合作文训练要求,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以至熟悉的植物、动物去观察,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观察事物时,主要注意外部表象,而对周围的人和事分析较少,因此,在写作时,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应逐步提高学生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引发对事物的联想和想象,进而产生了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认识。如:一二年级观察小动物时,只注意描写外部特征,而到高年级观察同样的事物,写作时要求就提高了,不仅要观察到外部特征,而且还要体现本质,产生合理的想象,这样认识就升华了,写出的文章也就有了创新,学会观察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写作的方法,帮助学生开辟写作的道路。
2.读写结合、养成习惯
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因为儿童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不容乐观而感到困惑,孩子读了许多书,学了不少阅读和写作的方法,为什么还是不会写呢?语文课上的一篇篇文章正是儿童学习写作的最佳范本,可为什么教了半天还是徒劳呢?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读写结合的观念和形式“写作本位”的读写结合就能够有效促进和服务于儿童写作。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的核心能力,是一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必备要素,是一个人得以历史性延续的关键,所以读的终极目标是写,要以写为本位。此外,还要使儿童学以致用,要把从读中学到的知识,技能用在写作中,要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在作文教学中,除了重视观察生活,联系课堂内容还必须加强口语训练,因为加强口语训练是提高学生书面写作能力的必经之路,利用口语交流容易激发孩子们的思维、想象能力。在命题作文中,对一个题目或者一幅图片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口头作文。如:写《我的家乡》大部分学生往往只介绍家乡有什么、景色怎样。我让学生先互相说说,学生互相补充,这样学生不仅能介绍上述内容,还能说出自己家乡的人们是如何勤劳致富的。家乡面貌发生了哪些巨大变化,歌颂党的富民政策和家乡人民的勤劳,学生叙述的有头有尾,教师及时指导学生能相互学习减少了内容空洞,病句连篇的毛病。
3.反复修改、提高质量
都知道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凭几节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小学阶段必须学习的应用文体之一,其应用的广泛性,记事的及时性和写作的经常性,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情感积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好一篇作文不可能一蹴而成,应该反复分析、反复修改才能使文章质量不断提高。唐朝诗人白居易说过“好句时时改”,可见反复修改不可忽视,反复修改不仅有数量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求得质上的飞跃。如:学生第一次成草稿经老师点评返回后,让学生进行修改,指导学生修改文章时,注意词语的推敲。老师再一次略作评析,给评判的成绩要提高而后抄写清楚,订正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由于学生掌握了修改文章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只有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不需要教”的目的,也是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之,我在写作教学中,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要充分利用文本教材,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以课文为模板,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书面语表达能力训练,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意表达,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善写、爱写、乐写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