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卢汉对线性时间观的反思与对策

2013-04-18 11:37:50张亚东
关键词:卢汉现代人麦克

张亚东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一、人类语言观对时间观的制约

我们的时间观是社会政治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心理及其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对时间的感知从传统循环论转变为线性发展观,人们认为明天好于今天,未来优于现在,这种时间观主导着人们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一方面使人们在物质生活中有了追赶的目标,从而带来了社会的飞速前进,另一方面却令人们一味地逐新弃旧,甚至在追求物质满足、感官享受的漩涡中迷失自我,精神生活、内心的安宁遭到驱逐,原本自然自在的身心状态陷入永不满足、绝不停歇的困境。

我们的这种时间观的形成,与我们的语言观紧密相连。语言是存在之家,是思维之家,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观念必定受到语言观念的制约。对此,海德格尔这样说:“存在在思想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思想的人们与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家的看家人。存在惟有在语言中显现。我们只能在语言中和存在相遇。我们领会的存在是语言的存在。”[1]3同样,麦克卢汉从语言的角度对现代人的时间观进行分析,他考察了现代人和原始部族—特罗布里恩人在语言上的差异,他发现“我们的语言要求,几乎一切观点都用时间的语词来表达。然而,特罗布里恩语没有时态。动词没有时间概念。存在被当做整体去理解,而不是被当做很多属性去理解。这种观念对你和我都很困难。我们很难珍视存在本身,除非我们‘情迷而盲目’。”[1]428通过比较两种语言,我们得知,现代人使用的语言,是在线性时间观制约下的语言。在这种语言观、时间观的影响下,现代人重视时间,重视事物的发展变化,正因为过于重视时间,过于重视发展、变化,现代人忽略了事物的整体,事物被时间切割成碎片去理解,人们再也不能对存在作出整体的把握。不能把握整体,也就遮蔽了存在,遮蔽了事物的本质。

二、线性发展观两方面的内涵:重比较的时间观和重顺序的时间观。

在上述语言观、时间观的制约下,人们对事物的把握必须通过比较得以完成。在我们的现代社会里,爱情、友谊、亲情、美德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是弥足珍贵的东西,而是因为它们相对于其它事物是好的,美相对于丑来说是好的,善相对于恶来说是好的,但实际情况是,真、善、美本身就应该得到重视,而不需要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柏拉图反复强调美本身,“我请你以恰当的方式教我美本身是什么,尽可能精确地回答我的问题”[2]33,“你显然懂的最多,但是,我亲爱的先生,请再考虑一下,他问你的不是什么是美的,而是美是什么”[2]35。而如今,人们并没有把美、绝对精神、善本身置于绝对的高度,现代人的生存也就被抽去了稳固的精神根基。

面对这种思维困境,麦克卢汉尝试通过艺术给予解答:“也许只有在艺术领域是例外;不过,即使在艺术领域里,我们也在进入绝对观念的黄昏。如今,只有知道艺术品的价格、画家是谁,我们才知道如何作出回应;我们正在失去根据艺术品本身判断其价值的能力。”[1]428在艺术领域里,我们体验高尚的品德、优美的形式、高尚的情操以及深沉的思考,我们在艺术的空间里自由徜徉,在这自由中,我们才无需比较而直接关注事物本身的价值。在对艺术领域给出模糊的肯定之后,麦克卢汉旋即陷入悲观。他认为,即使在艺术的领域,我们关注事物本身、关注绝对观念本身的机会也在大大减少。艺术领域的实际表明,人们在特定语言观、时间观的影响下,过度关注艺术品的价格,过度关注艺术家的名气,甚至连艺术家都在市场的漩涡中难保清高,就像本雅明所说的:“波德莱尔明白文人的真实处境:他们像游手好闲之徒一样逛进市场,似乎只是随意瞧瞧,实际上却是想找一个买主。”[3]29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视了本应得到重视的艺术作品本身的价值,我们正在并将继续失去根据艺术品本身判断其价值的能力。

在讨论了现代人重视比较的时间观之后,麦克卢汉接下来开始探讨现代人重视顺序的时间观。麦克卢汉考察了现代人和特罗布里恩人对顺序的关注程度,他发现,对现代人而言,时间顺序极为重要,我们对顺序的关注程度超过了事件本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强调一个事件在事件序列中的位置而忽略事件本身,对序列和位置的关注使我们自然而然地重视和谋求事物之间的关系,仿佛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实质,我们重视因果,重视目的,恰恰在这个过程中,事物本身是什么被忽略了。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现代人的时间观在两方面导致了对事物本身的忽视。首先,过度重视比较,认为未来的新事物优于当前的事物,人们变得喜新厌旧,从不会满足于当前的事物。在面对形上价值时,人们同样毫不留情,价值观念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文化实践的考验,而现代人在这些“陈旧”的价值观念面前丧失了耐心,久而久之,支撑人类的价值体系受到动摇,形上价值和绝对精神遭到解构,这与现代人一味逐新弃旧的普遍的浮躁情绪不无关系;其次,过度重视序列关系、因果关系。面对一件事物、一个时间,人们往往把他们置于一定的序列关系、因果关系中进行考察,这样做,确实有利于更为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形状和特点,但是,一旦这种思维方式形成一种思维范式,我们就会走向迷失:关系凸显出来,而事物本身却隐匿消失了。

三、麦克卢汉的反思与对策:调整思维方式,重拾形上价值

麦克卢汉对上述时间观导致的线性思维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但这样的线性真的存在吗?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但我们认为它存在时就觉得更高兴……我们的幸福观与这条心中想道的路子有关系,这一连串的事情指向我们渴望的目标。我们的自由观依靠不干涉的原理,事情的发展就沿着这条线达到渴望的高潮。我们用走向高潮的观点看历史,所以就谋划未来的经验高潮,走向令人满意的或有意义的前途。”[1]432麦克卢汉首先质疑线性思维的存在基础,他认为线性思维确实存在,但是其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线性思维已经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乃至价值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要置于线性时间观的思维方式之下才有把握的可能,但是,人类的幸福观、自由观、人类存在的目的乃至人类的终极追求与线性思维方式有必然的联系吗?或者说,线性时间观能够把人类导向最终的幸福吗?对此,麦克卢汉显然持否定的态度。线性时间观建构了人类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历史观,在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最终成为人类的思维范式之后,它们又反过来重新建构人类的历史,但实际情况却是,这种历史与人类的终极追求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麦克卢汉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当今的现实状况表明,文化实践本身的矛盾已经显露出来。“对我们的文化里的人来讲,价值的理想境界在于变革,在于偏离陈陈相因的模式。我们希望明年比今年更好、更光明、与今年不同。我们希望明年带来变革,我们的广告商利用这一价值观赚大钱。”[1]433文化实践重视除旧革新,这已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状况的一个突出表征。我们的理想不是固定不变的终极追求、绝对观念,也不是有着稳定体系的人生观、世界观,我们的理想是彻底抛弃陈陈相因的模式,在这种理想价值的背后,其实是商业资本的运作,资本运作如此密集地进入到文化领域,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丹尼尔·贝尔说道:“开拓时期,人们无法确定审美的界限甚至无视道德标准,任由变幻无常的想象尽情驰骋。他们反复强调,经验的渴求是没有边际的,世上‘没有任何神圣’。”[4]1资本主义的强大就在于,任何文化模式都与建立在盈利基础上的商品生产方式直接挂钩。人们为了盈利的目的,肆意开拓市场边界,很快地,这种生产方式从物质生产领域向文化领域不断扩张,于是审美的界限被消除,绝对的神圣、终极追求被消解。麦克卢汉在抨击了现代人的线性时间观以后,旋即摆出了特罗布里恩人的生存方式:“刚好相反,特罗布里恩人希望并想要的是,明年和今年一样。新东西不好,旧东西熟悉,受人珍惜。在经验的重复中,他们发现的不是无聊,而是满意和安全……特罗布里恩人驶入已知的海洋,他不探索。他对新土地、新思想、新方式不感兴趣。”[1]433麦氏的目的显然不是让我们回归原始,而是警示我们,现代人在线性时间观的枷锁下,已经丧失了对事物乃至对人类幸福进行整体把握的能力。他呼吁人类调整思维方式,从整体上把握事物本身,重拾对绝对精神、形上价值的崇敬。麦氏的思想对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具有重要的策略上的纠偏意义。

[1][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2]柏拉图全集·第四卷·大希庇亚篇[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德]瓦尔特·本雅明.波德莱尔: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王涌,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4][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猜你喜欢
卢汉现代人麦克
为啥现代人总想静静?
1/2的魔法
小王子
生活很艰难,但你被爱着
知识窗(2021年4期)2021-10-02 15:30:06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现代人的避难所
解放昆明:起义义举中有憾事
猜猜我有多爱你
智珠
领导文萃(2018年8期)2018-06-27 10:28:26
卢汉与云南起义
新西部(2016年12期)2017-05-02 2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