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宇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台湾文学独立论”驳论
施晓宇
(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的传承关系,本不是一个需要求证的历史常识。鉴于有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宣扬“台湾文学独立论”的谬论,仅从大陆与台湾密切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史缘关系,和海峡两岸同胞有文字记载的历经近两千年迁徙、交往、沟通及沈光文等抵台的文学传播活动,如成立台湾第一个诗社:东吟诗社等,即可有力驳斥其“独立”论点之荒谬。
台湾文学;中国文学;传承关系;独立论
一
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的传承关系,本不是一个需要求证的历史常识。鉴于1987年7月14日,蒋经国发布“总统令”,宣布自1987年7月15日零时起,解除1949年5月19日由蒋介石签发——1949年5月20日零时起实行的严禁一切违禁言论、演说、图书出版、报刊发行和标语张贴等自由的《台湾地区戒严令》(全称《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号》),实行了38年又56天的“戒严令”一朝废止,台湾的军事统治结束,立即党禁大开,同年就有三个新党成立:工党(1987年11月1日,吴庆辅);中国民众党(1987年11月21日,王忠泉);中国民主正义党(1987年12月25日,张大政)。次年又有五个新党成立:统一民主党(1988年3月2日,孙生莲);中国统一党(1988年3月9日,何茂松);中华共和党(1988年3月9日,汪英群);中国民主党(1988年8月14日,沈朝江);中国老兵统一党(1988年11月12日,张正煌)。
这其中,1986年9月28日由游锡堃发起成立的民主进步党(简称民进党)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特别是李登辉于 1988年 1月 13日——蒋经国逝世当天继任“总统”,旋即出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主政台湾后,“以‘本土化’、‘台湾化’为借口,解除了对民进党等‘台独’势力的政治压制与法律限制,使民进党的“台独”势力急速坐大,故而人称李登辉掌台时期是“台独狂飙十年”,结果导致2000年5月20日民进党取代国民党夺取台湾政权,“台独分子”陈水扁上台就任“总统”。2002年8月,陈水扁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抛出“一边一国论”,在不同场合一再声称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
正是在这样极右的政治形势下,台湾不乏别有用心的“史盲”开始断章取义、指鹿为马,主张“台湾文学独立论”。致使在霸道的“台独”高压氛围下,一些正直的台湾文学史家也不得不违心或“醒悟”地做自作检讨,不断引发“文学台独”的谬论迭出。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张羽、张彩霞二人在《台湾文学史的撰述与文化认同研究》一文里,于“从被删除的‘祖国’论述谈起”一节指出:
1977年,政治学科出身的陈少廷编撰了《台湾新文学运动简史》,此为第一部台湾文学运动史。在八万字的体例中,我们看到作者多次强调祖国文学对台湾新文学的影响……十年后,陈少廷受到“台湾独立”派论者的批判,陈芳明和彭瑞金在一次关于台湾文学的对谈中,两次提及陈少廷的简史,批评其论述的核心观点“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分支”是错误的……陈少廷不得不在简史诞生的十年后“忏悔”:“台湾文学有其独特性及其存在之社会文化背景,因此,把台湾新文学视为中国文学之支流,乃是不当之论。”一年之后,陈少廷还发表了《不堪回首话当年:我为什么要编撰〈台湾新文学运动简史〉》,大量改变简史中的表述。[1]
这显然是不符合台湾文学史实的。本文愿意就此以史料为根据,以史实为准绳加以批驳。关于“台湾文学独立论”,不能不先阐述何谓“台湾文学”?福建社会科学院程光副研究馆员在《“台湾文学独立论”与“文学台独”》一文指出:
“台湾文学”并不是新名词,在台湾光复前就有作家使用过。但这不等于说,“台湾文学”在任何时代或对任何人来说,意义都是相同的。“譬如日据时代的台湾文学,是殖民地台湾的心声,是精神与灵魂的表达;是挫折、希望、悲哀、喜乐的交融。但在同一时期,从日本统治者的观点来看,台湾文学是殖民地文学,谈些妈祖、木屐、南国风光、椰子树等等……”在(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出现了“台湾文学正名活动”,即对“台湾文学”定位的论争,这一论争的焦点是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对立。在这场论争中,以陈映真为代表的台湾作家认为,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而另一些作家则强调台湾文学对于中国文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后一种观点自80年代中后期逐渐演变出“台湾文学独立论”以及“文学台独”倾向。[2]
既然有人混淆视听,主张什么以“文学台独”为核心的“台湾文学独立论”,本文且从两岸密切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史缘关系和大陆文人抵台的文学传播活动来分析“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的传承关系,论证“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证明“台湾文学独立论”根本站不住脚。
二
2004年3月14日,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刚刚结束。当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台湾《联合报》一位女记者向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问:“温总理,3月20日台湾要举行大选,还要进行‘公投’,您认为‘公投’对两岸关系会产生什么影响?您关注台湾的大选吗?”
温总理斩钉截铁地回答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无论是祖国大陆还是台湾,同胞的血脉是相连的,这条海峡不能够把我们的骨肉隔断。明年是《马关条约》签署110周年,这里我想起了1896年4月17日,一位台湾诗人几乎是用血和泪写的28个字的诗,他的名字叫丘逢甲。他是台湾彰化人。他说:‘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我还想引用一位台湾著名的乡土文学家叫钟理和的诗(作者注:应为话),他说,‘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
温总理以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和台湾作家钟理和的话,有力地回敬了陈水扁搞“台独”不会有好下场的挑衅。温总理还充满深情地表示:“真心想到台湾看望台湾同胞,到阿里山日月潭以及台湾各地走走,走不动就是爬也愿意去。”
此话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中外记者,尤其是台湾记者。因为,温总理借阐明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源远流长的血缘关系,实际上也阐明了“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的密切关系,潜移默化地论证了“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推翻了“台湾文学独立论”根本站不住脚的谬论。
说到人称“倒在血泊里的笔耕者”的台湾作家钟理和,他的自传体小说《原乡人》,曾被列入“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原乡人》描写了台湾作家钟理和坎坷的一生。
钟理和生于台湾屏东县高树乡广兴村(日据时期为屏东郡高树庄大路关)一个相对富裕的农民家庭,平时父亲不断提醒钟理和,钟家的“原乡”在大陆,在广东梅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原乡”是台湾客家同胞对祖国大陆的称呼,他们把返回祖居地称为“转原乡”,把人的去世也称为“转原乡”。钟理和在短篇小说《原乡人》里这样写道:
我从父亲的谈话中知道,原乡原本叫做“中国”,原乡人叫做“中国人”。[3]
原乡,就是原来的家乡,就是我们中国。[4]
《原乡人》塑造了一位立志“转原乡”的年轻人,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认同“原乡”的意识。小说情节来源于作者的亲身经历。
18岁时,钟理和随父亲迁至美浓尖山下。他爱上了在钟家农场做工的钟台妹,但当地客家人的风俗是不准同姓人结婚便因此离家出走,远赴沈阳满洲日本人开办的自动车学校学习,两年后学成回到台湾家乡美浓,带着钟台妹私奔到了沈阳。为了生活,钟理和当出租汽车司机。随后就辞职不干,出于民族自尊心,又拒绝酬劳高的日本翻译工作。因为钟理和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日本侵占下的台湾度过。当时台湾的学校,只准读日本书,不准读中国书。但是在台湾的客家人,为了不忘自己“原乡人”的祖根,暗中办起了家庭私塾,专心教读中文。受到祖国文化洗礼的钟理和,成为一个执著的爱国主义者。就是在日寇占领下的沈阳,钟理和懂日语、会看日文书籍,也从不说日本话。他宁可失业,也决不替日本人办事。家境困难,在连儿子喝的奶都买不起的情况下,他也坚决拒绝以“日本侨民”的身份领取物资补助。
在最艰难的时期,钟理和为了保全民族气节,全家人不得不依靠怀孕的女主人公钟台妹为人糊鞋盒子谋生。后来钟理和带着钟台妹搬到北平,开了一家木柴小店谋生。1945年,30岁的钟理和在北京马德增书店以“江流”的笔名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夹竹桃》,收入短篇小说《夹竹桃》《新生》《游丝》《薄芒》。这也是钟理和生前出版的惟一一本小说集,他的作品多数是在死后才得以在台湾和大陆出版。譬如:1976年台北远景出版社出版了《钟理和全集》(八册);1997年高雄县立文化中心出版了《钟理和全集》(精装六册);1982年北京广播出版社也出版了《钟理和小说选》。
因此,钟理和在自传体小说《原乡人》的最后,安排一位“唐山人”遭到日本人的惩戒后,提醒了主人公“我”。加上对二哥的思念之情和对原乡的倾慕之意,主人公“我”最后也迈向了前往原乡的路途。
另外,根据《原乡人》改编的同名台湾影片曾经在海峡两岸同时放映。影片由李行导演、张永祥编剧,台湾著名演员秦汉与林凤娇主演《原乡人》里的男女主人公。电影主题明确表明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的血肉关系,反映了台湾同胞向往大陆,回归祖国的美好心愿。
1980年8月16日,台湾热播电影《原乡人》后,大陆几乎同期也放映了《原乡人》,成为台湾电影最早进入大陆播放的影片之一。
此片为纪念台湾作家钟理和逝世20周年而拍。影片以钟理和的生活经历为蓝本,展示了这位作家不平凡的爱情和艰难的成功之路。影片以“原乡人”作为片名,正是作者刻意描写主角对原乡(祖国大陆)的眷恋、怀念的自我认同。《原乡人》首演就选在台湾美浓镇,免费招待所有钟理和生前的乡亲,当时整个戏院几乎都被踏破了。因此,《原乡人》被台湾“中国影片人协会”评选为1980年十大中外佳片之一。而台湾已故著名歌星邓丽君当年演唱的电影主题歌《原乡人》,也使电影《原乡人》成为海峡两岸家喻户晓的名片。两岸青年都会传唱由庄奴作词、汤尼谱曲的主题歌《原乡人》:
我张开一双翅膀
背驮着一个希望
飞过那陌生的城池
去到我向往的地方
在旷野中,我嗅到芬芳
从泥土里,我摄取营养
为了吐丝蚕儿要吃桑叶
为了播种花儿要开放
……
一篇小说,一部电影,便紧紧将海峡两岸骨肉同胞的命运相连,情感相通,手足相牵,又岂是台湾极少数“台独分子”能够割裂得了的?
三
阐明了海峡两岸密切的血缘关系,本文再来论证台湾与大陆密切的地缘关系和史缘关系。
(一)两岸密切的地缘关系
台湾古称夷洲、流求、鸡笼、北港、东蕃、大员、台员、大湾等。
台湾形成于亿万年前。在距今2.2亿年前的古生代晚期,台湾从海中隆起后,由于海侵和海退,曾多次与大陆相连。当时就有大批华南相的动物群和以狩猎、采集为生的闽越古人类进入台湾。到了更新世后期,约2万年前(亦说1万年前),台湾最后一次漂离大陆成为海岛。台湾再次独立成岛后,最先迁徙的,仍然是居住在大陆东南、华南的新石器时代人,他们越海来到台湾。请看刘登翰等著《台湾文学史》(上)在第一章第一节《台湾远古文化和明以前史志文献记载的台湾》指出:
1968年底至1969年初,考古学家在台东县长滨乡八仙洞发掘出六千多件石器与一百多件骨角器……据初步鉴定,长滨文化约在一万五千年前。正如史学家所说:“长滨文化出土的发现,也把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文化渊源关系追溯到旧石器时代。”1963年,考古学家在台北县八里乡的大坋坑发掘到一枚双翼形青铜镞。据专家鉴定,约为一万年前至公元前二千五百年间的遗物,属殷墟文化系统……因此,考古学家和史学家认定:“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远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台湾和附件属于同一系统。”[5]
1545年葡萄牙海员最早发现了台湾岛。为宝岛的美丽惊呼:“咿呀,福尔摩萨!”葡语就是“美丽的岛”的意思。从此台湾出现在世界的海图上。1624年,台湾被荷兰人占领(同时被西班牙人占领,后被驱逐)。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宝岛前后被荷兰人占领达38年之久。1895年,由于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战败,台湾又被日本人强行割占达50年之久。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战败投降,台湾才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
(二)两岸密切的史缘关系
1.公元230年,三国时卫温、诸葛直率万人巡弋台湾。
西晋陈寿编著的《三国志》,历来口碑甚佳,皆因作者注重史实,故而可信度高。史载,卫温、诸葛直找到了夷州,即台湾,却未找到亶州(传为琉球群岛,亦说台湾岛)。卫温、诸葛直率军在台湾驻留一年后被召回杀害,罪名是“违诏无功”。
2.此后历代中央王朝都有遣吏抚慰和派兵巡弋。
3.宋朝,派兵驻扎澎湖列岛。
4.元朝至正二十年(1360年),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台湾隶属福建晋江。
5.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福建南安人郑成功与荷兰殖民者激战二百多天,至1662年2月1日荷兰殖民者投降。郑成功在台建立政权。
6.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由于郑成功死后,其孙郑克塽欲搞“台独”,福建晋江人施琅率军再次收复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施琅因功受封“靖海侯”,其子施世纶因此免于科考,26岁时直接任命为江苏泰州知府(后任扬州知府、苏州知府、顺天府尹等)。民间流传的侠义公案小说《施公案》(亦称《施公案传》《施案奇闻》《百断奇观》,共8卷97回),歌颂的主人公即是官声甚佳的施世纶。清康熙帝曾经夸奖施世纶为“天下第一清官”。
7.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改设台湾道,仍隶属福建。
8.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单独设省。清廷派刘铭传为台湾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在任上政绩堪嘉,为台湾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陕北黄土地区属于典型季节性冻土区。随着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化,黄土地区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与各类工程建设紧密相关的冻土学作为岩土工程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已在我国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冻土力学已成为冻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岩土力学的重要分支,其理论与实践知识,正逐渐被重视,成为指导国内外冻土地区各类工程建设的理论工具。
9.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治理台湾212年,至中日“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签定屈辱的中日《马关条约》,割台外还需付巨额战争赔款: 2.3亿两白银。
10.中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经中国人民8年抗日,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台湾在日据50年后重返祖国怀抱。
至于说到台湾原住民与大陆同胞的交往,也早在将近两千年前的三国时期就已存在。请看记载:
当时已有台民“至会稽市布”,会稽东县人也曾遇风漂流夷洲。隋唐以后,便有零星汉族移民出现。至宋,澎湖列岛上的福建泉州移民,已经“编户甚繁”,建屋二百余间。[7]
说到会稽东县人遇风漂流到台湾。这里的会稽,秦始皇时设郡,指的是吴县(今天的苏州),辖江浙一部分;到了西汉,面积扩大为江浙大部分地区及福建全省;东汉顺帝刘保(126-144年)时,郡治从苏州移至绍兴,辖区也大大缩小。所以后人多以为会稽就是指的今天浙江省绍兴市,误会台民“至会稽市布”,就是台胞到今天的绍兴买布。其实,台胞也可能到今天的江浙一带买布,范围大多了。
四
最后,本文再举一个大陆抵台文人沈光文的实例,以沈光文在台36年,不遗余力传播中国文学——将大陆古诗、散文介绍到台湾,并组织起台湾第一个诗社的经历,论证“台湾文学”确凿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
沈光文(1612-1688),字文开,号斯庵。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沈光文小的时候即读书刻苦,参加明经科考试得以进太学学习。明福王时期,清朝已占据绝大部分国土,沈光文作为明遗民跟随福王,并在福王——弘光帝朱由崧的小朝廷中任职,授太常博士,后晋升为工部郎。不久,明福王小朝廷遭清廷剿灭,沈光文于是到广东肇庆投奔桂王朱由榔,官至太仆少卿。清顺治六年(1649年),沈光文率家小乘船由广东潮阳到达福建金门。这时明桂王小朝廷也已无力支撑残局,朱由榔死时年仅40岁,比39岁死去的朱由崧多活一年而已。
1652年,沈光文原想举家迁到福建泉州居住。没曾想在从金门前往泉州途中,船只突然遭遇台风,被风吹到台湾,不得不在台湾住了下来。其后,沈光文在台湾卓然名家,提倡中国文学不遗余力,给后世留下的著述有:《台湾舆图考》一卷、《草木杂记》一卷、《流寓考》一卷、《台湾赋》一卷、《文开诗文集》三卷。
由于沈光文在台湾生活长达36年,从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及郑氏三世的盛衰情况,他都亲眼目睹而且用文字记录了下来,保存至今,为我们后人研究台湾历史提供了真实而宝贵的资料。沈光文从无意飘零台湾到最终卒于台湾,享年77岁。也由此,沈光文成为清初台湾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开台湾散文风气之先。其在台湾文学史上,是一个起承前启后作用的人。具体而言:(一)他把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古诗、赋传入台湾。(二)他开创台湾乡愁文学之先河。(三)他成立“东吟诗社”,开台湾文人联结诗社之先河。
沈光文被认为是台湾有史以来第一位诗人,不仅仅在于他创作了大量的诗作,如反映“海外依人”、生活困窘但不失心志的《山居八首》《己亥除夕》《柬曾则通借米》《题宁靖王斋壁》等。且以《感忆》为例:
暂将一苇向东溟,来往随波总未宁。
忽见游云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
梦中尚有娇儿女,灯下惟余瘦影形。
苦趣不堪重记忆,临晨独眺远山青。[8]
更因为沈光文到台湾后,组织成立了台湾历史上的第一个诗社“东吟诗社”。台湾进入清康熙时期后,大陆陆续来台文人做的第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就是于1684年成立了“东吟诗社”,该诗社在台湾文学史上的意义重大。所以沈光文在《东吟社序》一文中提到结社原委时特意强调:
爰订同心,联为诗社。人喜多而不嫌少长,月有会而不辞风雨,分题拈韵,折胜寻幽……初会余以此间东山为首题,盖台湾之山,在东极高峻,不特人迹罕到,且从古至今,绝无题咏之者,今愿与诸社翁共创始之。[9]
“东吟诗社”中14位主要社员,都是来自大陆的文人。如:无锡季蓉洲名麒光、宛陵韩震西名又琦、金陵赵苍直名龙旋、福州陈克瑄名鸿猷、无锡郑紫山名廷桂、武林韦念南名渡、福州翁辅生名德昌、无锡华苍崖名衮、会稽陈易佩名元图、金陵林贞一名起元、上虞屠仲美名士彦、福州何明卿名士凤、泉州陈云卿名雄略、宁波沈斯庵名光文。
以上社员,仅有两人在台为官:季蓉洲任诸罗知县,著有《海外集》;林贞一任府经历(知府的属官),著有《福台新咏》(失传)。其余都是大陆陆续抵台文人。作品流传下来的仅有沈光文、季蓉洲和陈元图三人,且陈元图只有一首诗作《挽宁靖王》存世:
匿迹文身学楚狂,飘零故国望斜阳。
东平百世思风度,此地千秋有耿光。
遗恨难消银海怒,幽魂凄切玉蟾凉。
荒坟草绿眠狐兔,寒雨清明枉断肠。[10]
由上,本文从两岸密切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史缘关系和大陆文人抵台的文学传播活动可知,一些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以“本土化”、“台湾化”为借口,否定“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否定“台湾文学”与“大陆文学”的传承关系,主张“台湾文学独立论”者,其谬论不值一驳,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注释:
[1]张羽、张彩霞:《台湾文学史的撰述与文化认同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3期。
[2]程光:《“台湾文学独立论”与“文学台独”》,《福建社科情报》2003年第4期。
[3][4]钟理和:《原乡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5][6][7][8][9]刘登翰等:《台湾文学史》(上),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67-69,5,5,106,110页。
[10]杨若萍:《台湾与大陆文学关系简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责任编辑:陈未鹏]
I206
A
1002-3321(2013)06-0090-05
2013-06-07
施晓宇,男,江苏泰州人,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