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兰
(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地位和引领作用作出的深刻判断。文化产业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流产业之一,也是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实践证明,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产业的精神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在政府和民间等多方合力下,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不足的矛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对于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2]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的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构成它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接受或拒绝一种文化,与是否认同其价值观有内在联系。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终归结为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价值观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要提升民众对文化的认同,关键是“创造出一种建立在自己文化的价值基础上,又密切回应时代和中国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能够成为中国人所愿意接受、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又反映和吸收整个人类共同利益新的价值体系”[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代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任何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产业的精神内核。文化产业是生产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的产业。文化产业首先是文化,是文化形态,其次才是产业,是现代经济形态的存在方式之一。这双重身份,决定了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商品经济属性。文化产业的发展跟其他产业一样需要经历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的投资生产、产品的服务和消费等环节,但不同的是,它必须在每一个环节上都设定一个具有长效功能的思想“过滤器”和精神“导航仪”[4],这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引领,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就会迷失方向,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将会丧失根本。所以我们应当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为人民群众提供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提升我国文化产业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1]当今时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壮大本国文化产业的同时,凭借其科学技术和文化产业的优势,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推销其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这必然会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造成很大冲击,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造成严重威胁。国内广大的文化产品消费者,在吸收西方先进思想理念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西方文化价值观。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只剩下对他人文化的认知、认同、认购,那么其将失去原有的身份认同,失去自立于世界之林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根本,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要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的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
2004年以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落后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还很不相称,我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究其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不足是导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矛盾的重要因素。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原材料”。如果没有文化资源,那么文化产业就会成为无米之炊。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许多地方都是文化资源的富矿、金矿,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之一。近年来全国各地在传承、整合与创新传统优势文化资源方面的力度逐步加大,尤其是在把文化资源与旅游等产业结合起来,培育和壮大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成绩显著,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文化资源的利用还停留在粗放型的开发阶段,人们对文化“软实力”的地位认识还不足,对其中蕴含价值的认同度日渐减弱。因此,传统节日的观念逐渐淡化;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日益湮没;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慢慢流亡到海外;许多优秀的文化资源被我们忽略,却被其他的国家利用变成知名文化品牌而获得可观经济效益的事例屡见不鲜。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因此,如何全面认识文化资源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当务之急的任务。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明确规定文化产业发展在财政、工商、税收、投融资等方面享有优惠的政策。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开放文化投资领域的力度,积极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已呈现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
但是,我国文化建设经费基数仍然较低,文化产业投资渠道不畅,文化企业融资困难等问题依旧存在。另外有些文化企业的投资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存在重复现象,甚至出现“泛娱乐化”和“眼球经济”等无效或不良取向,不仅给社会文化生活带来负面效应,也直接影响文化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对文化企业的投资加以合理的价值观引领,提高其社会效益。
当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了一些新期待和新要求。顺应时代和人们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的文化成果丰硕。如《亮剑》、《任长霞》、《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闯关东》等一大批优秀电视剧收视率节节攀升,《辛亥革命》、《建国大业》、《唐山大地震》、《建党伟业》等优秀电影一再刷新国内票房的记录,《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大红袍》等系列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也受到热捧。这些文化作品之所以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因为其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精湛的艺术制作及高雅的思想格调。
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要使文化产业强大而有竞争力,政府的重视是前提,技术的创新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是重要手段,而内容的创意才是关键。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虽然文化产品不断涌现,但知名的、可以反映民族精神与文明价值的文化品牌仍十分稀缺;代表文化生产力较高素质,具有文化传播力和市场竞争力较高水平的产品服务项目尚不齐全;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优秀作品还不多。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文化之“魂”,一切文化产品只有生动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魂”,才有主心骨,才有精气神[5]。因此,文化产业发展中如何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文化之“魂”,打造竞争力强的文化品牌和内涵深刻的文化产品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文化消费已成为消费时代的重要主题。随着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文化消费已成为价值认同的重要手段。文化产品可以通过蕴涵其中的生产者的价值观念、兴趣偏好、信息解读等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对所发生事件的理解和判断,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6]。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逐渐优化,文化消费进一步上升。文化消费的增长促进了人们审美情趣、文化内涵、欣赏能力和思想素质等的提升。
但也要看到,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总量偏低;文化消费中意识形态功能有时被刻意不露痕迹地消解,文化艺术产品中那些引导人们追求美的精神生活、追求社会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内容单薄了,而诱惑和刺激人们肉欲和物质欲望的东西增多了[7];一些居民在进行文化消费时存在着追求享乐性、功利性以及审美趣味的低俗化媚俗化倾向,迫切需要加以正确的价值引导。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通过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应遵循统一的规律,把握以下原则。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进行文化的传承、变革与创新。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应坚持地方特色与时代方位的统一。地方特色文化具有地域性、特殊性和文化属性,易于为当地民众所接受和喜爱。文化的地域性往往体现了民族特点和历史传统,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文化的特殊性体现了当地的语言风格、工艺美术、传统节庆、饮食服饰等方面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如果撇开传统、脱离实际,就等于割断血脉,丧失根本;但如果不融入时代元素,又难于为现代人所认同。因此,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就必须将地方特色文化植根于时代先进文化的土壤中,将地方特色与时代元素,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民族精神与世界潮流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华东师范大学朱贻庭教授提出:“文化也是一种生命体,具有‘形神统一’的生命结构。‘神’指文化的精神本质——价值观,是文化之魂;‘形’指文化之魂的载体,即各种文化样态。”[8]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既应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弘扬主旋律,也要包容多样,倡导多样化,坚持两者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性。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具有包容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在所难免。现代文化学研究也表明,文化演进与生物进化极其相似,也要求多样化的基因作为物质基础。一个民族如果离开多样化的文化基因,必然出现文化上的近亲繁殖,导致文化矮弱化和畸形化,甚至导致文化传统的丧失与荒芜,沦落为文化沙漠[9]。因此,必须正确处理意识形态领域“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关系,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1]然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是文化产业发展中最难处理但又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重大问题。之所以难于厘清,是因为文化产业原有的双重属性;另外,在商业化气息日渐浓厚的今天,许多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精神内涵、思想价值以及服务效能等被淡化,只剩下单纯的商业利润,这势必造成对社会精神领域的污染和对人们心灵的伤害。事实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矛盾,应该寻找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在本质意义上和正常情况下,只有内涵丰富、导向正确、形式新颖、品质纯正、时代精神强烈、民族特点鲜明、艺术风格质朴、生活气息浓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会是最有思想意义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才会是最具商业价值与市场潜力的[4]。因此,必须使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的前提下,促进两者的统一。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比重显著提升,文化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明显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在把握原则和规律的基础上,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和质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资源是文化生产的基础。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对文化资源加以保护并实现优化整合。文化资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价值。文化资源的传承、开发和利用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文化资源开发整合中要增强其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的认同度,注重挖掘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1)制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手段来约束和规范文化资源开发行为。既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从实际出发,寻找与其他产业相融合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2)挖掘地方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实现文化资源优势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3)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整合文化资源。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使传统文化资源在科技动力的驱动下实现其当代价值。
文化产业的发展,投资是前提。要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企业投资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认同,坚持公益性导向,把提升社会效益放在首位。(1)要加大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旋律作品的扶持力度,把对特色文化产业、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的投资立项放在突出地位。(2)吸引和鼓励非公有制资本投资公益性文化企业,引导其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实体,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但是要注意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文化企业的服务和管理,提升其社会效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1]要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在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中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才能提升文化产品的竞争力。(1)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化企业的创作理念、经营管理、生产加工和企业文化建设,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牢牢把握文化企业生产的正确方向,坚决摒弃低俗、粗俗、媚俗等不良倾向。(2)文化企业和文化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创作生产出经得起人民、时代和历史检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精品,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
增加文化消费总量,提高文化消费水平,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规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在文化消费中注意引导文明走向,增强人们健康的、高品位文化消费的认同度。(1)宣传、倡导文明消费的观念。通过宣传,使人们在文化消费中传承优秀文化,领略文化底蕴和文化精髓,在文化消费中自觉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把它转化为自己内心的信仰和行动的准则。(2)培养科学的文化消费观。文化消费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鉴别能力和欣赏水平,引导人们消费那些能体现美好的精神生活、厚重的人文底蕴、清新的时代气息以及优雅的艺术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品位。(3)加强对文化市场监督管理。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整治含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为维护文化消费者的权益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某一特定区域的价值取向,只有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民众的认同,才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风貌。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要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世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必须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针对我国文化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1)中华文化产品进入国际文化市场应该以高度的自觉体现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秀文化作品和服务,展现传统与现代融合、充满丰富内涵和艺术创造力的中华文化图景,展示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内的体现传统以及现代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2)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在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待外国文化,对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等都积极汲取,既博采众长,又创民族特色,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3).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3]赵剑英,干春松.现代性与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J].学术月刊,2005(1):9-16.
[4]艾斐.文化产业的精神规范与价值取向[J].红旗文稿,2011(22):4-6.
[5]永春.文化“魂”与“体”辩证关系刍议[N].人民日报,2011-10-26(4).
[6]宋振文.文化消费与核心价值认同[J].中国市场,2011(14):149-151.
[7]王艳.文化消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宁夏社会科学,2009(5):129-132.
[8]朱贻庭.论文化的“形神”结构与弘扬优秀文化传统[J].探索与争鸣,2007(4):60 -63.
[9]刘晨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