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娟
(福建省福清市种子管理站 350300)
莆花4号 (原名莆花23)系福建省莆田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粤油7号为母本,金花1022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在福清市试验示范几年来,表现产量高、生育期适宜、综合性状优异等突出特性,可作为福清市花生生产主推品种。
参加2009年福建省区域试验 (9个区试点),平均每667 m2(下同)荚果产量273.41 kg,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0.16%,增产极显著;2010年继续参加福建省区域试验 (7个区试点),平均荚果产量246.74 kg,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3.01%。福清市区试点,2009年荚果产量303.7 kg,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8.96%,增产极显著;2010年荚果产量195.8 kg(本年度因受极端天气影响,所有参试品种产量普遍较低),该品种仍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7.3%,增产极显著。
莆花4号于2011年进入福建省花生生产试验。8月3日,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花生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在福清市试验点进行现场考察评议,并进行实地收获测产,测产面积14.75 m2,实收花生鲜果19.5 kg,折算每667 m2鲜果产量881.4 kg;对照泉花7号测产面积14.13 m2,实收花生鲜果16.5 kg,折算每667 m2鲜果产量778.8 kg。莆花4号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13.17%。
2012年,在龙山街道瑞亭社区花生品种展示区,同田块种植的莆花4号、闽花6号和泉花7号各实收14 m2,其中莆花4号实收干果6.8 kg,折算每667 m2干果产量323.8 kg,分别比闽花6号和泉花7号增产9.62%和17.16%;在港头镇西芦村连片示范,经省、市有关专家验收14.4 m2,实收鲜果15.5 kg,经晒干后,折算每667 m2干果产量358.81 kg,比福花3号增产18.83%,比福花4号增产32.04%。
对莆花4号整个生育期进行跟踪观察及性状指标测定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强的种子活力,田间出苗率高;开花集中,且花量多集中在前期,有效花率高;植株长势较旺,苗期至花针期植株矮壮,茎节短密,叶色浓绿;成熟收获期植株清秀,叶片不早衰。综合表现为“前期苗壮、中期稳健、后期不早衰”。
根据2012年展示区考种结果:该品种属珍珠豆型,株型直立,集散适中,长势中上,主茎高41.4 cm,侧枝长48 cm,总分枝数6.4条,结果枝数5.4条,叶片宽椭圆形、浓绿色、中等大小,单株结荚11.1个,饱果率90.09%,双仁果率62.20%,荚果和籽仁较大,百果重209 g,百仁重83.24 g,公斤果数564个,公斤仁数984个,出仁率68.96%,春植生育期126 d。
莆花4号经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青枯病人工室内接菌鉴定,2009年表现感病;2010年为抗病,平均发病率为0。2009年和2010年参加福建省区域试验综合表现为高抗叶斑病、中抗锈病。在福清市种植,田间没有发现青枯病,叶斑病和锈病田间发病率均为1级。田间抗旱性和抗倒性表现较强,耐涝性表现中等。
据2009年9月福建省粮油中心检验检测,莆花4号果仁脂肪含量59.0%、粗蛋白含量23.7%、油酸含量39.8%、亚油酸含量40.4%、O/L值0.985。
选用新鲜、生活力强、对低温等不良天气抵抗力强的秋花生种子作种。
福清市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前后播种,播种前可带壳晒种5~6 h,连晒1~2 d,以提高种子生活力和发芽势,有条件的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和催芽播种,有利于提早出苗。同时掌握好播种深度,一般以浅播3~5 cm为宜。播后用细土盖种,以确保全苗。
根据多年来的生产经验,每667 m2种植密度粘质壤土以1.8万~2.0万苗为宜,沙质壤土以2.0万~2.2万苗为宜,一般采用宽行窄株穴播,每穴播2粒。花生忌连作,要选择轮作的田块进行种植,增产效果较显著。水旱轮作是有效防止枯萎病发生的措施之一。
施肥上应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每667 m2施 N 12 kg、P2O56 kg、K2O 12 kg、CaO 4 kg,适量补充镁肥,以提高结实率,增加饱满度。建议每667 m2施钙镁磷肥50 kg、复合肥25 kg作基肥,追肥施尿素、硫酸钾各15 kg。
春植花生播后立即喷除草剂,开花下针期应及时清沟、中耕培土,特别是要加强边际培土,促进果针入土。后期视苗情根外追肥,注意防旱,防止植株早衰。水分管理上,前期要注重排水防涝,开花下针期如遇干旱需灌“迎针水”,促进果针入土结籽,成熟期防止夏旱,要保持润果状态,促进荚果膨大充实。注意预防后期遇下雨积水造成烂果、贪青、徒长等现象发生。同时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