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石湾陶塑瓦脊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

2013-04-18 01:22刘妹姚素媛
江苏陶瓷 2013年2期
关键词:陶塑技艺文化遗产

刘妹 姚素媛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广东佛山528041)

1 石湾陶塑瓦脊的历史概况及文化渊源

石湾陶塑艺术,是岭南民间艺术之奇葩,早已名扬神州,声播海外,被人们誉为“东方明珠”。清代初期,著名学者粤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范端昂的《粤中见闻·缸》中也记载:“南海之石湾善陶……各级工巧,通行两广”,印证了当时石湾陶塑的兴旺。

石湾陶塑瓦脊是石湾陶塑的分支,历史久远,据考古研究,唐代石湾酱黄釉高身陶坛顶部陶屋饰就有鱼形脊吻,表明这一时期的岭南建筑就已经用陶塑瓦脊进行装饰,宋、元时期,陶瓷业在社会消费时尚的推动下得到空前发展,从事陶瓷制作的窑场遍布全国,陶塑瓦脊品种不断增多,造型、款式日益翻新。明、清时期是石湾陶塑瓦脊的全盛时期,特别是清代,涌现了文如壁、英玉、美玉、均玉、吴岐玉、黄古珍等行业知名的瓦脊名家。最著名的是文如壁,他心灵手巧、才思敏捷,擅于工程设计和指挥制作,最先将陶塑瓦脊人物应用于建筑主体,开创了陶塑人物装饰于建筑的先河。从此以后,陶塑瓦脊突破了以往只用于屋脊飞檐边角的局限,大屏的戏剧人物群像、亭台楼阁和花木山水景物构成了建筑主体的正脊,广泛流行两广、港澳和东南亚的宗祠、庙宇、书院等地。石湾陶塑瓦脊不受官窑的约束,创作自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雅俗共赏,是陶瓷艺术、雕塑艺术和建筑艺术三位一体的造型艺术,既起到了建筑美化装饰的作用,又具有防水、防晒的功能,是岭南民间风情的又一体现。

石湾陶塑瓦脊有其自然发展的历程,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自始至终受到岭南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民风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塑造出具有自身独特的风格和地方特色,成为岭南建筑装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石湾陶塑瓦脊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1 石湾陶塑瓦脊的现存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佛山周边地区,发现岭南传统建筑陶塑瓦脊在国内保存比较完好的为佛山祖庙、广州陈氏书院、三水胥江祖庙、德庆悦城龙母祖庙和惠州罗浮山冲虚古观五处(不包括港澳台)。其中佛山祖庙现存陶塑脊饰13条(均为清代原作,6条安装于屋脊之上,7条陈列于大院内);广州陈家祠现存陶塑脊饰11条(均为清代原作);三水胥江祖庙现存8条(其中清代原作2条,其余6条为1991年与1992年重塑);德庆悦城龙母祖庙现存l0条(其中清代原作6条,其余4条为1985年、1990年、1992年与2005年重塑),惠州罗浮山冲虚古观现存清代陶塑脊饰1条。

2.2 石湾陶塑瓦脊保护与传承概况

2005年,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发〔2005〕4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政策,代表了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2006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据上述两个文件的指导精神,下文将“石湾公仔”陶塑艺术收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5月,“石湾陶塑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9月,佛山市博物馆联合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成立了“石湾瓦脊”专题研究小组,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2007年6月成立“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07年,陶塑大师刘泽棉先生被国家文化部确定列入广东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传承人名单。后续又有石湾陶塑大师黄松坚、廖洪彪等成为该项目的传承人。至今还在一线从事石湾陶塑瓦脊创作的人已经为数不多了,庞文忠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他从石湾陶塑各前辈身上继承了传统石湾公仔人物创作技艺,为其瓦脊创作奠定了基础,当接到瓦脊项目时,他从图纸设计到作品的整体布局、制作方法、釉色的搭配等方面进行认真把关,严格把握好整体效果,被刘泽棉称为“石湾陶塑瓦脊第一人”。

2.3 面临的问题

2.3.1 石湾陶塑瓦脊技艺面临失传的困境

石湾陶塑瓦脊技艺是清代各陶塑名家苦行修炼的结果,这种传统的技艺形成有许多道工艺步骤,如构思创作、选料、泥料炼制、成形、装饰、施釉、烧窑、出窑等,每一道工艺都有严格的要求,这就需要从业者多年的磨练方能具备该方面的技能。现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此热情不高,能以此为终身职业的更是凤毛麟角。再加之现代建筑的冲击,陶塑瓦脊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小,因此石湾陶塑技艺的传承岌岌可危,即将面临失传的困境。

2.3.2 创新与发展的问题

陶塑瓦脊大多装饰于岭南传统建筑的屋脊上,从现在的市场看,其业务范围也仅限于对古建筑的修复和仿古建筑的装饰,因此如何将石湾陶塑瓦脊融入现代社会,让现代人不仅了解这项民间艺术,还能参与进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石湾陶塑瓦脊呈可持续状态积极发展,这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3 石湾陶塑瓦脊保护与传承机制的构建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文件中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其核心概念是“传承”,根本目的是“保护”,让有价值的文化遗产能不断地延续下去。在当代环境下如何保护和利用石湾陶塑瓦脊,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不但是传承人面临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和有识之士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在对石湾陶塑瓦脊生存现状进行调研后,初步探讨其保护与传承对策:

3.1 立法保护机制

近百年的文化遗产保护告诉我们:法制是关键。要想取得文化遗产保卫战的最终胜利,必须从上至下,建立起一支由政府、社团组织以及科研机构等共同组成的文化遗产保护队伍。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和民间社团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共同参与,共同组建一种彼此协作的管理模式,有效地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为文化遗产保护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方针,急需制定关于石湾陶塑瓦脊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法律。建立和完善石湾陶塑瓦脊的保护制度,明确职责和分工,确定具体的保护体制和法规,将保护石湾陶塑瓦脊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当地政务工作政绩考核中,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全面提高全民法律保护意识并逐渐完善立法保护机制。

3.2 认定与投入机制

认定机制包括调查、认定、建档等,对石湾陶塑瓦脊的保护和传承首先要由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对各地的陶塑瓦脊现存状况和传承人情况进行普查工作,这需要其他各地工作人员的密切配合,全面了解传承状况,理清传承谱系、传承路线,同时对石湾陶塑瓦脊的创新与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查。认定各门类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建立传承人、传承谱系数字档案,为后续工作的延续性提供方便。这一点或许日本的“人间国宝”政策能给我们一些启发,1950年日本首创“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保持者制度”对于传统技艺有特殊贡献的人就能荣获“人间国宝”殊荣。如2003年7月,日本全国认定了10名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能保持者,这个制度设立半个多世纪以来,至今已认定360多名“人间国宝”。

此外,资金投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重要前提。国家也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但是如何根据需要增加投入并合理利用,各地方政府应该建立比较稳健的投入机制,形成专项经费配套机制,增强传承人信心,使石湾陶塑瓦脊技艺传承质量得到保障。

3.3 激励与培养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们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动机,而动机又是由需要决定的,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满足需要能激发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石湾陶塑瓦脊的传承人,我们需要从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大的方面肯定他们的贡献,解决传承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之更加努力地为石湾陶塑瓦脊的传承服务。

3.3.1 传承人的激励与培养

口传心授的师徒制培养一直是石湾陶塑瓦脊最传统的传承方式。清代瓦脊市场需求量大,社会兴起装饰庙宇祠堂,各个陶塑瓦脊名家店号都有自己的绝活,师徒传承因此也得到了普及。而到现代,由于市场商业化的冲击、人们欣赏观念的变化以及现代建筑形式占有量的不断增加,石湾陶塑瓦脊的市场需求大大减少,从业人员大多为了生计不得不另谋生路,师徒传承方式岌岌可危。在采访庞文忠大师的时候,他谈到没有带徒弟,如今来石湾美术陶瓷厂工作的基本上都是正规美术学院毕业的学生,工作室都是隔开的,缺乏一起学习和研究的氛围。从庞大师无奈的表情中让人担忧这项传统技艺是否能完整的传承下去。鉴于此,对于石湾陶塑瓦脊技艺传承,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与培养政策,学习日本的做法:日本对于传统技艺传承人都支付特别扶助金,鼓励传承者不断提高自身技艺和悉心培养传承者。政府的激励与培养政策能激发民俗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和社会团体参与到这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中,为陶塑瓦脊传承事业的有效传承而努力。

3.3.2 大众保护和传承意识的培养

石湾陶塑瓦脊根植于民间,因此除了国家工作人员和传承人以及民间人士、社会团体,更多的是如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保护意识,形成民俗文化遗产不断传承的观念。首先,学习荷兰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荷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十分注重原真性,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原产地陈列展品,并有人现场演示和教学。石湾陶塑瓦脊艺术如能每年规划出面向大众讲座,并设置现场演示,配备高清晰度的实物照片展览,一定能吸引不少市民和游客参与,从而使石湾陶塑瓦脊艺术不再成为少数人欣赏谈论的焦点,走上大众传播的路线。

其次,让石湾陶塑瓦脊走进课堂。要调动年轻人学习的积极性,最好的方法是让石湾陶塑瓦脊艺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佛山本土有多所高校,如佛山科技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高校都开设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石湾陶塑瓦脊以课程的形式走进课堂,聘请石湾优秀的陶塑瓦脊传承人为学生们授课,让青年学子们能充分了解这项艺术,好好研习,传承中发展创新,让石湾陶塑瓦脊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得到长久的发展。

3.4 科研机制

科研机制设置能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持续研究提供保障。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专门撰写石湾陶塑瓦脊的书,在相关石湾陶塑的书籍中,对陶塑瓦脊的阐述基本上都是简略的、零星的,缺乏组织性、系统性。因此,石湾陶塑瓦脊科研机制的设置显得尤为迫切,科研的形式有很多种,如专著、课题、论文等,通过一定的鼓励政策,吸引传承人和爱好者积极参与,以系统的科研形式保护与传承石湾陶塑瓦脊。此外,还可以采取研讨和论文评比的形式,优秀的科研成果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结集出版,以充分调动科研队伍的积极性。

3.5 监督机制

监督管理是石湾陶塑瓦脊传承机制中重要的要素之一,监督管理可以设置绩效评估来达到目的。绩效评估可分为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对传承人的评估,每年评估该传承人带徒授艺情况、上课活动的规模及技艺传承的效果。其次,是对国家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和审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落实到人,只有把握好这一点,才能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次,对国家文件执行程度、可操作性进行评价。最后,相关专业人士对于石湾陶塑瓦脊的关注度进行评价,包括各种媒体的报道、科研论文发表状况、大众了解程度等。

4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石湾陶塑瓦脊的发展构想

石湾陶塑瓦脊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当下的文化选择与文化发展。在现代化、城市化起主导作用的当代社会,文化旅游业的开发是陶塑瓦脊的另一生存空间,如广州番禺宝墨园、香港荔枝湾公园等旅游景点近年来都定制了陶塑瓦脊,以增添景点的古典文化感染力,并获得文化增值。

陶塑瓦脊继承与发展还可与其他产业挂钩,如将陶塑瓦脊的形式运用于现代家居装饰,提取其中的故事场景或动物、人物形象做成挂饰,可根据风格需要装饰于特定的空间,或将陶塑瓦脊引入现代包装设计,如与酒的内包装相结合,提升其文化品位,创造出既有实用功能,又有收藏价值的包装形态,刺激更多普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总之,只有想多种方法将石湾陶塑瓦脊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发展空间才能不断扩大。

5 结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石湾陶塑瓦脊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在政府的倡导下制定科学的保护与传承机制,尊重其传承方式,开拓传承面,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石湾陶塑瓦脊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未来,石湾陶塑瓦脊一定能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成为大众喜欢的艺术形式,得到长足的发展。

[1]屈大均.广东新语[M].中华书局出版.1985.

[2]钟汝荣,史鑫.石湾陶塑[M].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3]林明体.石湾陶塑艺术[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4]刘孟涵.石湾公仔[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5]胡继云.传统武术拳种传承人保护机制研究[D].2010.

[6]曹金燕.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石湾陶塑瓦脊[D].2010.

[7]周彝馨,吕唐军.岭南传统建筑陶塑脊饰及其人文性格研究[J].中国陶瓷.2011(5):38-39.

[8]http://www.fsheritage.com/zh-CN/index.php,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页.

猜你喜欢
陶塑技艺文化遗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虎啸山林,傲骨嶙嶙
——陶塑《虎啸山林》的外貌形态及内涵分析
与文化遗产相遇
汉代陶塑审美特征对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启示探讨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陶塑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