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承接转移开创四川纺织工业新局面

2013-04-18 00:39宋加斌
纺织科技进展 2013年1期
关键词:纺织工业四川纺织

蔡 竞,宋加斌,张 虹

(1.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四川 成都610016;2.四川省经信委轻纺处,四川 成都610015;3.四川省纺织工程学会,四川 成都610017)

纺织工业是我省的传统产业,也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民生产业。近年来,我省纺织行业积极贯彻落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等各项政策和措施,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四川“工业强省”战略的推动下,发挥劳动力资源富集、技术支撑有力、产业体系健全的综合优势,大力支持宜宾、遂宁、南充等地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龙头,全行业以超过30%以上的增速快速发展,一批纺织企业迅速成长。宜宾丝丽雅集团已发展成为全球粘胶长丝行业规模最大、能耗最低、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

1 近年四川纺织工业发展成绩显著,总体规模保持西部第一,跻身全国前十

目前,四川纺织工业发展主要取得了以下6个方面的成绩。

1.1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我省纺织工业规模迅速扩大,总体规模保持西部第一,跻身全国前十。2011年全省490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总产值实现1 173.43亿元,同比增长38.37%;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1 137.19亿元、64.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65%和71.17%,较同期全省工业提高2.95和28.57个百分点。

1.2 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纺织工业初步形成了缫丝、棉纺、化纤纺、麻纺、织布、织绸、印染、家纺、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产业设计、科研、人才培养相互配套,从业人员逾30万人的工业生产体系。2011年,纱、布、服装、化纤、生丝产量分别为95万吨、16.5亿米、1.05亿件、61.21万吨、2.8万吨,同比增长31.37%、18.75%、68.46%、32.49%、6.2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3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全省纺织行业共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个,国家级1个。聚苯硫醚纤维、醋酸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三聚氰胺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新进展。由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四川得阳科技股份公司等单位研发的“聚苯硫醚(PPS)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过技术改造和淘汰落后,国内外先进的特宽幅箭杆织机、清梳联合机、整经机、精梳机、无梭织机、全自动络筒机等先进设备得到广泛应用,约1/3以上的规模企业技术装备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4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技术改造,彭州家纺服装产业园、富顺纺织服装产业园等20余个纺织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华润锦华、依格尔、佳联印染、新绿洲印染等100余个纺织类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逐步投产达效。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行业发展后劲。服装、家纺成为全省纺织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涌现出成都欧度、雷迪波尔、琪达实业、祥和鸟、城缘家纺、琼星寝室、普伊康等规模较大和知名度较高的服装家纺企业。“雷迪波尔”、“欧度”、“琪达”等服装品牌在西部地区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宝珍”、“南丝路”牌丝绸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宜宾丝丽雅”被评为中国出口名牌。全行业拥有四川名牌产品41个,四川著名商标30余个。

1.5 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通过多年的发展,我省纺织工业逐步形成了以成都、德阳和南充等城市为中心的服装生产、销售集散地和南充丝绸纺织产业集群、遂宁棉纺织产业集群、达州苎麻纺织基地以及川南宜宾、自贡的西部化纤纺织原料基地。在县镇区域经济中,逐渐形成了大英、乐山市中区土主镇、井研、乐至的棉纺织,绵阳三台的染整,新都龙桥的童装和休闲装,南部、中江、隆昌、凉山攀西的丝绸,达州大竹和达县的苎麻等众多产业集群地。

1.6 重点产品培育取得成效

近年来,我省纺织工业涌现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产品。丝织品年产量2.3亿米,市场占有率达30%,居全国第2;生丝产量4.6万吨,居全国第2。棉混纺布产量5.2亿米,居全国第5;宜宾丝丽雅集团的绣花线长期占据全球第一位置,拥有较强的定价权,其粘胶长丝产量国内第一。

2 转型升级和承接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看到,虽然我省纺织工业发展有了明显进步,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产业链发展不完善、规模集聚效益未能充分体现等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在全国产业分工中还主要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经济增长方式上低水平、粗放型依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抓住新一轮国家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设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的重大机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进转型升级,力争“十二五”期间我省纺织工业总体规模翻番。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2.1 以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

支持传统的纺织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现有的技术装备水平,重点支持新型化纤和纺织面料的开发生产,支持技术含量高的各类纤维纺纱、织造、染整等重点环节改造。加大对具有资源优势的粘胶纤维、茧丝绸、优质苎麻等重点企业的支持,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以巩固发展服装类、优化扩大家纺类、提高增加产业用类为原则,实施重点项目带动工程,集中各种要素资源,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2 以园区建设推动产业承接

按照“业主建园区—政府作配套—产业链招商”的发展思路,以园区基础实施建设为平台,全面推动南充“中国绸都”、彭州家纺服装产业园、富顺纺织服装产业园、宜宾盐坪坝化纤纺织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围绕产业链填充、延伸、扩展等关键环节,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引进优势企业和项目,促进产业资源集聚,着力培养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和具有较强经营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进一步强化成渝经济区域合作以及与江浙、广东等地的跨区域产业协作,实现在纺织领域上的优势互补。

2.3 以技术创新助推转型升级

支持纺织企业建立和完善技术设计研发中心,围绕制约纺织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加大研发力度,集中实施科技攻关,重点突破紧密纺、丝绸高档产品后整理、印染生产废水治理、全电脑无缝加工等共性关键技术。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快纺织、印染等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的淘汰力度,提升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对优势自主品牌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品牌并购,加大品牌创建力度,积极争创名牌产品,提高四川造纺织品服装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2.4 大力推进产业用纺织品发展

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国家纺织技术水平的高低。不断拓展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提高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品总量中的比重,是西部未来一段时间纺织发展的方向,也是西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课题。我省要利用高性能纤维原料优势,包括芳纶、聚苯硫醚、玄武岩纤维等高新技术纤维材料,高起点地发展产业用纺织品;通过完善蛹蛋白纤维、竹浆纤维、醋酸纤维等新型纤维加工技术和提高粘胶纤维、聚酯、锦纶等传统纤维差别化率以及加大再生聚酯纤维的开发利用等方式,开拓产业用纺织品在新能源、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建筑交通、汽车、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的应用,努力形成从纤维材料、纤维加工到应用开发的新型产业链,促进纺织产业整体水平提升。

3 结语

四川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地处“东引西进”、“东桑西移”的战略枢纽,教育资源和技术人才资源优势明显,劳动力资源和消费市场潜力较大,必将在产业转型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十二五”期间,四川纺织工业要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历史机遇,巩固已有基础,强化比较优势,加快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四川省在西部地区纺织工业转型升级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开创四川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纺织工业四川纺织
A gift I treasure
澳洋纺织
2021年度纺织工业标准化发展报告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选载
隆重推出:2020/2021《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灾后两年新四川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