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永
(福建省连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350500)
福建省冬种马铃薯一般在11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播种,2月下旬至4月下旬收获,主要分布在闽东、闽南沿海的平原地带。连江县位于闽江口的北侧,属中亚热带,降水充沛,干、湿季分明,夏有酷暑,冬少严寒,极端最低气温在0℃左右,一般出现在冬至前后,地理气候适合冬种马铃薯生长。连江县冬季大约有800 hm2冬闲田可利用,为合理利用冬闲田,提高种植户收入,2011~2012年连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引进马铃薯新品种中薯3号在琯头镇官歧村种植。该文总结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冬种马铃薯提供技术支持。
选择优良的品种和优质脱毒种薯是获得高产的基础。目前福建省审定的马铃薯新品种有中薯3号、闽薯1号、福克76等十几个,根据连江县的气候特点,结合品种的生长特性,为了能够提早上市,提高效益,应选用出苗早、生育期短、高产及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中薯3号。脱毒种薯的质量对产量影响很大,生产中使用的脱毒种薯应为原种二代,级别太低,达不到丰产要求。此外,脱毒种薯要从有经销种薯资质的公司购买,以保证种薯质量。
马铃薯属于块茎类作物,种植的田块要求土层深厚、疏松,土壤pH值5.6~6.0,排灌方便。马铃薯属于茄科作物,容易与同科作物相互传播病害,因此忌与西红柿、烟草、辣椒和茄子等茄科作物连作。田块要注意深翻耕、起高垄,起垄的高度一般要达到40 cm左右,除了可以营造良好的地下部生长环境外,还可以防止雨季块茎腐烂。
由于连江县冬种马铃薯种植时间在12月下旬,种薯若整袋堆放在密闭、不通风的场所,容易出现烂薯、长细芽,应该在通风、有散射光的地方摊晾,可以有效减低烂种,也可以起到催壮芽的作用。一般在播前2~3 d切种,每个薯块要有1~2个芽眼,切好的种薯放在避光、通风处。种薯发芽的先播,没发芽的统一催芽后再播。在切薯块过程中,避免切小块、挖芽眼和切薄片等错误切种方法,以免长出来的苗过弱,影响产量。此外,为了防止切好的薯种烂种,切薯块时每人准备2把刀,刀具在75%酒精或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 min进行消毒,每切7~8个薯块换1把切刀。薯种要保证重量有30~40 g。薯块要进行消毒,每50 kg种薯用2 kg混合药剂 (70%甲基托布津2 kg+农用链霉素100 g拌入50 kg滑石粉)拌种,在切块后30 min均匀拌于切面。
由于连江县的最低温出现在冬至前后,因此马铃薯播种宜在12月下旬进行。种植密度一般根据品种的主茎数及分枝数来确定,主茎数和分枝数多的品种,每667 m2控制在5 000株左右;主茎数和分枝数少的品种,应控制在5 500株左右。
连江县冬种马铃薯生长期间温度由低渐高,雨水由少到多,2月中旬以后雨水逐渐增多,所以在生产上要着重采取中期促进、后期保护的栽培措施。施肥采取“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多施钾肥”的原则。一般每667 m2施N 16 kg,氮磷钾比例为1∶0.4∶1.8,其中基肥70%、追肥30%。马铃薯忌涝,但应保持田间土壤湿润。田块表面干旱发“白”、土壤缺水,要及时灌水,应采用半沟跑马水灌溉,待土壤湿润后立即排水;春季雨水较多,应及时排除积水。特别是后期更应加强水分管理,严重干旱或积水都易造成畸形薯和裂薯。
病虫害防治是冬种马铃薯生产的关键环节。由于连江县地处冬、春作交界区域,因此晚疫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晚疫病要以防为主,如果遇到连续5 d以上的雨天,就容易发生晚疫病,可在封垄期用代森锰锌或甲霜灵或金雷多米尔800~1 000倍液每隔7 d叶底喷施1次,连续3~4次。对已发病的田块要在发病初期用75%克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叶底喷雾,每隔7 d喷1次,连续3~4次。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在播种时施辛硫磷颗粒等防治地下害虫,苗期如果发现有地下害虫为害,可选用48%乐斯本1 000倍或75%辛硫磷1 000~1 500倍或90%敌百虫1 000倍药液进行灌根。
收获时间应根据市场行情及田间落黄情况综合考虑。大多数叶片翻黄,表明已经成熟,应及时择晴抢收。采收时,马铃薯要小心轻放,尽可能减少蹭皮和机械损伤。